1. 简单百科
  2. 文峰塔

文峰塔

文峰塔是唐朝最早期塔之一、是想将儒家文化纳入佛土或认同儒之峰的象征之塔、是唐代以文治国方略之产物。

简介

山东金乡文峰塔是唐代最早期塔之一、是想将儒家文化纳入佛界或认同儒之峰的象征之塔、是唐代以文治国方略之产物。

佛塔原来是指为了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等材料构造成的建筑物,但是到了后代,多与支提(梵名caitya)混同,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四谛处、涅盘处、过去佛陀经行处、有关佛陀本生谭的圣地辟支佛佛窟,乃至为了安置诸佛菩萨像、佛陀足迹、祖师高僧遗骨等,而以堆土、石、砖、木等筑城,作为供养礼拜的建筑物。

相关介绍

金乡文峰塔,《金乡文史资料选辑》第四辑记“宝塔名文峰塔,位于县城中心。始建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由大将尉迟敬德监造。塔系砖石结构,高49米、顶为铁质葫芦形。”砖塔呈八角形、八边尺寸相等,各层开窗或在壁面做供佛。门窗的壁龛都采用券项。在外观方面总体朴实无华,层楼与塔室层楼一致、空筒式结构,塔身的各层外壁逐渐收进的楼阁式塔、内部结构主要以厚壁来承担上部的重量、由壁体传达至基础。所以,文峰塔在建筑风格上是最有代表资格的唐初楼阁式塔,也是现存的佛塔中八角形塔的最早期塔之一。其历史价值与考古价值在于可改写唐初佛文化和塔文化之史。因为当前出版的诸多佛学著作和古建筑学书籍甚至有些专家们在研究现存的唐朝楼阁式砖塔时,提到的认为最早和最有代表意义的大都还是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所建的西安兴教寺玄奘塔、唐开耀元年(公元681年)所建的西安香积寺塔,都忽略或未发现现存的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所建的文峰塔。

文峰塔所建之早是属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它比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自治区早11年,比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大师从印度求法回来早15年,比李炎(公元841—846年)时以会昌二年到五年(公元842—845年)武宗下令拆毁寺宇、敕令僧尼还俗(当时拆毁大寺四千六百余所,小寺四万余所,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余人)早200多年。而且有幸没有遭到拆毁,这也有可能与文有关。较有影响的塔是济宁铁塔在山东济宁市,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是一座楼阁式八角形九级铁塔。崇圣寺三塔大理白族自治州县城西北二里许,许多学者认为此塔始建于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笔者认为从其密檐式风格来讲可能是唐后期所建或后重修时改建为密檐式。六和塔浙江省拉州市南高峰下,宋开室三年(公元970年)所建。四门塔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原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塔,建于隋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是一单层方形塔,可它不属唐朝之塔。大慈恩寺塔西安市和平门外,李治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唐僧为存放从印度取回的佛教经典向朝廷建议修造此塔。塔名来自印度佛教故事:据说有一位菩萨曾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以建塔,故名大慈恩寺塔。在山东较有影响的辟支塔建于唐元宝年间(公元753年),它的主要特点是有重檐、属密檐楼阁式,其建筑风格可能是密檐阁式塔的开例。

在大型书籍记载占“文”字的塔,除山东金乡文峰塔之外,还未发现第二个塔;占“峰”字的有两座,一座为杭州雷峰塔(公元1522—1566年),另一座为五台山邓隐峰石塔;更是内容上“以文为峰”的只有金乡文峰塔,佛土中以文为峰的也属文峰塔。《原人论》等书中,完全肯定释迦、孔子老子都是至圣,以提倡“三教同源”、“会通本末”为已任,和儒家同声鼓倡孝道,甚至以儒家文化的四德(元、享、利、贞)配佛教文化的“四德”(常、乐、戗、净),乃至以“五常”配“五戒”,这完全可以证明佛教园融之举。以此推断文之峰在金乡县,也就是孔子之乡、佛教在金乡建文之塔目的就很清楚不过。如果这一推理成立,不用从广义上讲就从狭议上讲也可认为孔子的庙在曲阜市,塔就在金乡,也就是唐佛教纳儒之意和以文以佛以军治国之略产物。所以说文峰塔在唐初在孔孟之乡宣传佛教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