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雅
信、达、雅(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是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faithfulness)即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文是翻译的基础。“达”(expressiveness)指译作的语言通顺流畅、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雅”(elegance)则是更高的一则翻译标准,是严复翻译原则的最高境界。
严复在汉译的《天演论》的例言上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他接下去又详细解释说,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对译文要通顺,还要文雅。有时为求译文通顺不免要颠倒原文字,甚至在原文之外,还要斟酌补足。这种补足,只是发挥原意,绝非节外生枝。有些原文的含义很是艰深,难得理解,他便要在这些句的前后,酌加“引衬”。
严复翻译标准被誉为现代汉语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信”和“达”同样重要且相互支持,而“雅”则是翻译的更高标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为中国译者提供了完美的翻译标准。郁达夫将“信、达、雅”视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林语堂认为“信、达、雅”包罗万象,蕴意丰富,胡适则做了对此较为详细的解释。胡适曾这样评价:“严复的英语与古中文程度都很高,他又很用心不肯苟且,故能勉强作到一个达字。”“信、达、雅”在后人的继承和发展中成为我国翻译界影响最深、最具生命力的翻译标准。中国现当代伟大的翻译家钱锺书就是受影响者之一。
理论提出
严复是19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他痛感清廷腐败顽隘,于是向西方寻求振国利民之道。但他面对的又是一帮“庸腐”“老硬”“优达”“板滞”“鄙俗”的士大夫顽固派,为对付这帮“非先秦笔韵不读”的顽固分子以及中国广大社会中的应和者,严复唯有采取“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的策略,不如是,则断乎不足以发聋振聩,影响其时中国文坛、政坛与学术界于万一。严译《天演论》(EvolutionandEthicsbyTHHuxley)初版问世,这种译文被誉为“与晚周诸子相上下”(吴汝纶,《天演论》严译吴序)。
“信”的命题源于老子。在老子的美学思想中,“信”与“美”(伪善虚饰之美)是互相对立的、互不相容的。刘魏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为了达致对原文的“诚信”“事信”,严复提出了“达”的主张作为一种手段,也就是他所说的“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在思维表述中,“达”确实与说理有很密切的关系,就是《吕氏春秋》中所说的“理塞则气不达(“重已”),这里的“达”也就是通顺,所以高诱在注疏中说:“达,通也”。文艺修辞美学中的“达”源于孔子的名言“辞达而已矣”,后世的文论家也都信守孔子的正确主张。三难之说其实也是翻译思想,它的特征在“雅”。在严复的翻译美学观中,“信、达、雅”是三环联袂的统一体,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文采:“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严复“信、达、雅”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严复在翻译《天演论》之初所追求的只是“求达”,为通顺易为读者所接受。并未关注“信”和“雅”,后两者是他再后来“求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的。严复虽然作为放眼看世界的首批中国人,其留学(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归来后,始终未能获得重用,而科举又无望。为了使自己的译本能够让当权者所喜,严复只能以桐城市派的文风进行翻译,以期得到桐城古文大家吴汝纶的赏识。“这是传统读书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阶层所建构的一种特殊沟通话语模式”。严复的观点是:“雅”也是要为“达”服务的,也就是说,“雅”原来也是追求达的手段或方法而不是一个独立或超出信达之外的范畴。严复其实并不是要逐字逐句的去翻译,“信、达、雅”始终是以内容为主,而取足喻人也就是要把内容和意义更好的告诉读者,让读者清楚明白。这是严复翻译理论的中心所在。
理论内容
严复在汉译的《天演论》的例言上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他接下去又详细解释说,翻译时对原文要忠实,对译文要通顺,还要文雅。有时为求译文通顺不免要颠倒原文字,甚至在原文之外,还要斟酌补足。这种补足,只是发挥原意,绝非节外生枝。有些原文的含义很是艰深,难得理解,他便要在这些句的前后,酌加“引衬”,以便使得原文的意思可以明显他不说“解释”也不说“说明”,而说“引衬”是很有道理的。“引”是“引申”,“衬”是“帮衬”,即帮助的意思,所以“引衬”,是说多加几个字进去,以助了解。他说“信而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可见单是忠实于原文,而译文不能表达便失去了译介的作用。令人看不懂的文字,无论内容怎样好,也是无用的。他为求译文通顺,采用了四种办法:(一)颠倒原文字句。(二)有时补足一点。(三)遇到原文长采用意译。(四)原文含义深奥的地方,便酌加引衬。单是译文通顺,他还不满意,必须做到文字优美才罢手。这儿说的优美,不但是字面上的美而且要有声调之美。这便是严复翻译理论的要点。清末以来,这就成了中国人翻译西籍的准绳。
“信”的含义
“信”即忠实于原文。忠实于原文是翻译的基础。若译者随意添加内容或思想,那就是重新写作而非翻译。严复表示,对原文中内容和思想的忠实表达是译者应遵循的首要原则。翻译家杨宪益曾说,翻译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意味着翻译应忠实原文,不应偏离,它就好比玫瑰是英国人最喜欢的花朵,而牡丹是中国人喜爱的花朵。但如果你把玫瑰译为牡丹,那么就是遵循了翻译的“达”但却并不“信”。“信”的实现,要求译者在准确理解源文本的基础上忠实地传达原文意思、风格特色和语言风格。
“达”的含义
“达”指译作的语言通顺流畅、符合译入语的语言规范。中西语言在句法的组织上,差别较大,逐字逐句的翻译,不但不能“信”,而且也不能“达”。从文法上来看,英文多复句,修饰较多比较复杂。而中文弹性较大,如若用字颠倒排列,意义并无变化,且中文没有英文的关系代名词之类,所以很少有复句。如果按照原文的顺序翻译,非但不“信”,也不能“达”,所以结果也等于不“信”。因此,为了确保翻译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译者必须通篇理解文章的含义,然后才能在笔下传达整个意义。如果原文内容太过深刻,译者应该阐述其含义。具备所有这些条件,译文才能够通顺流畅,才能忠实原文。
“雅”的含义
“雅”则是更高的一则翻译标准,是严复翻译原则的最高境界。完美的翻译不仅忠实通顺,而且文雅。在严复看来,译文的美感和优雅品味可以促使译本广泛传播。但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译文追求“雅”,并不能一味追求其文雅,应注重译文尽可能再现原文的意境神韵,再现原文风格特色。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艺术美,“雅”则是传递源文本的文学之美。在文学翻译中,最困难和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传达诗歌意象、源文本的风格,因此译者应该尽可能地达到“雅”这一标准,这也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和水平。但若原文本身意境朴实无华,而译文一味追求文雅,则会令目标语读者感受不到源文本的魅力,因此,追求“雅”也需要反复斟酌。正如王佐良曾言:“雅不是美化,不是把一篇原本就不典雅的文章译得很典雅,而是一种努力,传达原作者的心智特点,原作的精神光泽。”
理论影响
自“信、达、雅”说提出以来,曾被无数学者接受和推崇。郁达夫将“信、达、雅”视为翻译界的“金科玉律”,林语堂认为“信、达、雅”包罗万象,蕴意丰富,胡适则做了对此较为详细的解释。胡适曾这样评价:“严复的英语与古中文程度都很高,他又很用心不肯苟且,故能勉强作到一个达字。”“信、达、雅”在后人的继承和发展中成为我国翻译界影响最深、最具生命力的翻译标准。中国现当代伟大的翻译家钱锺书就是受影响者之一。作为严复翻译标准的推崇者,钱书指出在《管锥编》中引用了三世纪佛经翻译家支谦的《法句经序》,令人信服地指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三字皆出自《法句经序》,同时表达了他对“信、达、雅”翻译标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境”的文学翻译标准。中国署名的法国文学翻译家傅雷,其翻译理论“重神似不重形似”也是在严复“信、达、雅”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严复的“信、达、雅”是中国翻译理论的基石,是中国翻译界影响最深、最具生命力的翻译标准之一。
相关研究
国学来源说
关于“信、达、雅”这三字的来历,钱锺书在《管锥编》中有专门的讨论,指出可以从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找到蛛丝马迹。严复的《天演论》中,唐则以信为主。如果说这是翻译方法上的取法,即取自六朝的译法,那么,理论上的取法则比较清楚,那就是取自中国传统的写作原理。严复的原文(见严复:《天演论·译例言》)是这样的:《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西方来源说
严复所谓的“信、达、雅”来源于中国奠基中的文章学原理。关于严复的“信、达、雅”三字诀的来源,还有另外的说法。那就是非来源于国学,而是来源于西学。如:伍鑫甫在《伍光建的翻译》一文中说,其父伍光建谓“信、达、雅”“来自西方,并非严复所创”,金在《谈中国的翻译理论建设》一文中说:“我觉得他(指严复)可能是受英国梯[泰]特勒的影响。
理论内涵
在大多数人看来,严复的“信”是指“忠实”于原文,其中伍光建、廖七一的观点较有代表性。伍光建说,“信达雅”三个字的分量并不一样,“信”或“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及风格,应奉为圭桌”。廖七一也说:“严复在《译例言》的开篇就提到“信达雅’,随后便用“题日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来为自己“达旨’的翻译策略开脱。严复对翻译理论的表述与其翻译实践形成了鲜明反差与错位,他所强调的信有着明显的策略性”[9)。但是,若严复的“信”是指“忠实于原文”,那么,严复缺没有选择“忠实”的“忠”,而是选择了“信”,由此,一种推测即是严复使用“信”还有其他意思,严复的“信”其实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即“诚实不欺”。再者,“忠实于原文”中的“忠实”应是动词、《辞海》中解释道:动词“忠实”的意思接近“忠”。
严复称《天演论》是“侯官严复达旨”,而非“翻译或译文”。所以严复的“达”是“达旨”,而非“通顺、畅达”。严复意识到文章意思并非词语意思之和,故不能按照原文字翻译。因此,在意义“不倍原文”的前提下。可使用“词句之间。时有所慎倒附益”的翻译策略,进而理顺句子的实际意义。
“雅”指译文的文字水平要高,即“汉以前字法句法”,严复求“雅”是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所以求“雅”的最终目的是求“信”,即把西方思想介绍给中国士大夫阶层,以期通过他们推行改革来救国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