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镇江寺

镇江寺

镇江寺始建于爱新觉罗·旻宁十四年(1834 年) ,位于中江县城盐市街的凯江边,是中江县保存比较完整的走马转角楼式样的古庙,为在凯江从事航运的船帮祈求水运平安而集资所建,取镇水妖、避鬼邪之意,故名镇江寺。1985 年被中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拟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江寺年代久远,曾经历经多次社会动荡,其建筑功能也发生过多次改变,随着每次变动,都受到人为的改变,或拆除,或加建,或改建,加之南方雨水充沛,气候潮湿,建筑现在糟朽,霉变,虫害等病症也相当严重。

建筑形式

镇江寺坐东朝西,为两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戏楼、大殿、后殿,两侧建筑为回楼和厢房,整个布局规整、严谨、对称。

戏楼和山门

戏楼为单檐式筒瓦屋顶,穿斗式梁架,内部分为两层,屋顶呈前后两进,飞檐翘角向前院中央凸出,两端连接回楼,山门正门为转砖石面墙,开有三个门洞,石拱形双扇大门上方有"镇江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两侧小门上各有匾额,题有"河清"、"海晏" ,山门内部面阔为四柱三开间,,通面阔 14.65 米,山门带戏楼,通进深 11.88 米。

回楼

回楼位于山门和戏楼的南北两侧,对称分布,两层。一楼为茶楼,二楼为雅间。回楼为悬山屋面,施小青瓦,穿斗式梁架,无飞檐翘角。

大殿

大殿由前殿、中殿和后殿三部分组成,其中,中殿南北两侧各带一小天井,三重大殿屋架相连,浑然一体,建筑形式十分独特。

前殿为卷棚式歇山筒瓦屋顶,抬梁式结构,面阔四柱三开间 14.5 米,进深两柱一间 4.85 米,高度为 7.02 米(脊上皮高度)。南北两侧有耳房与厢房相连,耳房面阔 3.6 米,进深 3.92 米。

中殿也为卷棚式歇山筒瓦屋顶,穿斗式结构,面阔 5.3 米,进深 5.22 米,高 8.2 米(脊檩上皮高度),.南北两侧各有一小天井,天井南北两侧尚存做工精美的镇江寺灾后维修工程照壁墙体。

后殿是整个大殿的主体,歇山屋面,施筒瓦,抬梁式梁架,体量较大,面阔六柱五间23.1 米,进深七柱六间11.85 米,高度为9.27 米(脊檩上皮高度) ,其中,明间前檐柱与中殿共用,殿内尚存雕刻精美的驼峰等装饰构件。

南北厢房

南北厢房位于大殿两侧,回楼东侧,对称分布。厢房为悬山屋面,施小青瓦,穿斗式梁架,无飞檐翘角,厢房结构以前殿耳房为界,东西两侧朝大殿方向檐部结构又有不同,西侧朝天井方向檐部出挑两个步架,下施垂花柱,做工讲究,耳房以东厢房出挑一个步架,无垂花柱,做工相对简单。

后殿

后殿已被拆除,其基址上现为糖酒厂仓库,所幸的是中江县文管所保存了一份简易的后殿勘察数据资料,得以知道后殿的建筑结构、布局等。后殿为歇山筒瓦屋面,抬梁式梁架,面阔四柱三开间,通面阔 14.5 米,进深三柱,近7 米,高度为7.0 米(脊檩上皮高度),前檐柱与金柱间留为廊道,左右两侧为厢房。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