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芫花
水芫花(学名:Pemphis acidula J. R. et Forst.)是千屈菜科、水芫花属多分枝小灌木有时成小乔木状,高可达11米;小枝、幼叶和花序均被灰色短柔毛。叶对生,厚,肉质,叶片椭圆形、倒卵状矩圆形或线状披针形,花腋生,花二型,花萼裂片直立;花瓣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至近圆形,雄蕊长短相间排列,最长的雄蕊长不及萼筒,较短的雄蕊约与子房等长,在短花柱的花中,最长的雄蕊超出花萼裂片之外,较短的雄蕊约与萼筒等长,子房球形,果革质,宿存萼管包围,倒卵形,种子多数,红色,光亮,有棱角,互相挤压。
分布于东半球热带海岸。中国台湾南部海岸亦有分布。多生长于热带岩石岸礁与珊瑚岛礁之上,耐盐碱力很强。适应强光照、高湿度的气候。
水芫花木材坚硬,不易劈裂而易光滑,常用作工具把柄,也可供制锚、木钉等;也作护岸树种。
形态特征
多分枝小灌木,高约1米,有时成小乔木状,高达11米;小枝、幼叶和花序均被灰色短柔毛。叶对生,厚,肉质,椭圆形、倒卵状矩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3厘米,宽5-15毫米;无叶柄或叶柄仅长2毫米。花腋生,花梗长5-13毫米,苞片长约4毫米,花二型,花萼长4-7毫米,有12棱,6浅裂,裂片直立;花瓣6,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至近圆形,与萼等长或更长;雄蕊12,6长6短,长短相间排列,在长花柱的花中,最长的雄蕊长不及萼筒,较短的雄蕊约与子房等长,花柱长约为子房的2倍,在短花柱的花中,最长的雄蕊超出花萼裂片之外,较短的雄蕊约与萼筒等长,花柱与子房等长或较短;子房球形,1室。蒴果革质,几乎全部被宿存萼管包围,倒卵形,长约6毫米;种子多数,红色,光亮,长2毫米,有棱角,互相挤压,四周因有海绵质的扩展物,而成厚翅。
生长环境
多生长于热带岩石岸礁与珊瑚岛礁之上,能从岩石和极有限的土壤中吸收营养而生长,也有与其他红树植物伴生的情况。水芫花属于嗜热窄布种,能适应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大于20℃)。水芫花为中国最不耐寒的半红树植物。
水芫花在海南清澜港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海岸石滩上,而在台湾、西沙群岛等地,主要是位于含盐量及pH值较高的石灰质岸礁或珊瑚礁上,而且往往可以形成优势群落,这说明其耐盐碱力很强。此外,水芫花分布位置多位于阳光充足之地,而且降雨量大,如海南清澜港年均降雨量1541.3-1759.1毫米,可以推测水芫2113花适应强光照、高湿度的气候。
分布范围
水芫花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海岸,在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冲绳县地区、基里巴斯等地都有记载。水芫花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十分有限,仅存在于海南省文昌市清澜自然保护区、西沙群岛以及台湾省南部海岸。
生长繁殖
水芫花具有独特的二型花柱繁殖体系,自交不亲和,因此必须同时具备二型花柱并具有有效授粉媒介才能正常结实,形成有繁殖力的后代。而中国海南省文昌市清澜港的水芜花种群1653植株数目太少,可能达不到适当的花型比例,或者缺乏适当的授粉媒介,这都可能是采收种子无法萌发的原因。然而,水芫花不易种子繁殖的详细机理及其相应的保育措施。
主要价值
材用:水芫花木材坚硬,不易劈裂而易光滑,常用作工具把柄,也可供制锚、木钉等。
环境:水芫花也作护岸树种。
观赏:自然条件下,水芫花是天然的优良盆景材料,在中国台湾、菲律宾等地是名贵的盆景树。
药用:水芫花的提取物具有抗肿瘤、消炎、抗氧化和抑菌等活性,可用于生物医药中。
科研:水芫花还是具有千屈菜科植物中独特的二型花柱,对于研究异型花柱植物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水芫花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意义。
分类争议
水芫花作为一种红树植物,属于真红树还是半红树植物仍存在一定争议。林鹏等确定了真红树植物和半红树植物的分类标准,即真红树为专一性地生长于潮间带的木本植物,而半红树植物为能生长于潮间带,有时成为优势种,但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壤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由于水芫花多生于高潮线以上的岩石缝隙、沙质堤岸或珊瑚礁缝隙中,根据这一标准,大部分学者将其归为半红树植物,但也有学者认为其属于真红5261树。为解决这一争议,牟美蓉对33种红树植物成熟叶片的结构性性状(肉质化程度、比叶面积SL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及单位面积叶氮含)和叶片主要元素积累等叶片特征之间的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发现,水芫花叶片具4102有高肉质化、低SLA的特征,具有真红树的结构特征,因而建议将其归为真红树类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