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冢雉科

冢雉科

冢雉科(学名:Megapodiidae),该科冢雉共7属21种。体大如鸡;嘴呈圆锥状;头部大多无羽,皮肤裸露,现黄或红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为主;趾强大。冢雉具有独特的繁殖习性,采用类似爬行纲的孵化方法。冢雉将卵产于用枝叶和土堆成的土冢中,利用自然界的温度而不是体温来孵化,早成雏孵化出来以后自行破土而出,并独立活动。主要产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岛一带的热带森林中。

形态特征

冢雉科是鸡形目的1科。体大如鸡;嘴呈圆锥状;头部大多无羽,皮肤裸露,现黄或红色;雌雄羽色相近,均以黑褐色为主;趾强大。分为3个生态组:

冢雉组:小型,暗色,短尾,多为岛栖型。包括冢雉属12种、摩鹿加冢雉、苏拉冢雉。普通冢雉体长38厘米,体羽大都黑色。枕部具短羽冠。头顶和上背淡灰色;翅、下背、腰和尾上复羽褐色;颏、喉和下体黑色沾灰,腹部沾褐色。

雨林冢雉组:大型。包括丛冢雉、营冢雉属3种、肉垂冢雉属2种。雨林冢雉体长35厘米,上体暗黑褐色,下体暗灰而具白色阔边;头、颈裸露部分粉红色,具稀疏黑褐色状羽,肉垂黄色沾红。

眼斑冢雉:眼斑冢雉是冢雉种比较著名的种类,长相跟雉科的孔雀眼斑雉略为相似,体长65厘米。丛冢雉,是冢雉科丛冢雉属的代表性鸟种,也较常见,体型修长,类似雉类的鸟,颈部细而裸露、并悬垂着一堆多皱的皮褶(颈部肉垂)。

栖息环境

冢雉科主要栖息于东南亚到澳大利亚和西太平洋岛屿热带雨林和茂密的森林。

生活习性

冢雉科性情孤僻,常单独活动,即使在繁殖季节也很少成对活动。飞翔能力较弱,可在小树上栖息和短距离飞行,不能长途飞行。但非常善于奔走。食物主要是植物的花、种子、果实等。

分布范围

冢雉科主要产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岛一带的热带森林中,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地区,包括在西太平洋,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华莱士线以东的岛屿,也生活在孟加拉湾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其分布随着人类的到来而在太平洋地区收缩,斐济汤加和新喀里多尼亚等一些岛屿群体已经失去了许多或所有的物种。根据移民的描述:新西兰领土和科马德克群岛的主岛劳尔岛,也可能曾经有冢雉的物种。

繁殖方式

冢雉科以不同方法孵卵。苏拉冢雉和摩鹿加冢雉把卵产在阳光充足的海岸沙坑中,利用太阳能进行孵化。普通冢雉常在火山区的温暖土地上挖1米深的坑,用沙土和树叶堆成直径12米、高5米的大型孵化堆。从树叶等有机化合物取得部分孵化热力。丛冢雉、营冢雉和肉垂冢雉的繁殖方法完全相同,即在稠密的树林中,由雄鸟用爪把树叶和其他植物质扒在一起,建成一个直径3米,高1-1.5米的完全荫蔽的孵卵堆。在雌鸟产卵前,雄鸟每日巡视,翻倒树叶使其发酵。发酵以后,才让雌鸟到它挖开的洞穴中产卵。雌鸟先张开嘴,试探洞中温度是否合适,然后才产卵进去。每只雌鸟产卵10-13枚。孵化期为49-84天。在产卵和孵化期间,雄鸟继续把新鲜植物质堆在冢上,以求不断产生热力,而保持必需的孵化温度。眼斑冢雉澳大利亚中部半干旱地区,以矮小症白千层属的枯叶营冢。

物种保护

该科物种虽然分布范围广泛,但数量正在减少。这是由于当地的原始森林正在被砍伐和被栽培作物取代,冢雉科栖息地面临严重的破坏。

冢雉科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所有物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