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娘酒
梅州客家娘酒指的是用糯米特制的黄米酒,在梅州地区的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蕉岭县、平远县共2区1市5县。也经常称之为“老酒”,在当地已经成为了一种深入民心的民间饮品。娘酒醇厚香甜,独具特色,它不仅具有客家独特风味和保健作用,而且成为一种展示客家礼仪和联络感情的赠品,更是旅游开发推广的产品。
简介
梅州娘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以民间流传的方式传承着。酒类品牌林立的今天,梅州客家人依然喜欢或是习惯在过年前,各自酿酒,对亲戚朋友相互赠送上自家酿的酒。对很多外出工作定居的梅州客家人来说,妈妈酿造的客家娘酒,是世上最美的最香的酒。可在现实中,娘酒更多赋予了另一种价值的普及,因为其滋补,每个客家女人坐月子时就喝此酒做成的菜系,可见深入了百姓的平常生活范畴了。然而娘酒的酿造工艺一直以民间流传的方式传承着,这种传承很微弱。据了解,上世纪70年代以前,梅州市大多数妇女会酿客家酒,但至今,这种酿造工艺在梅州(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蕉岭县、平远县共2区1市5县。)大部分乡镇已失传,年轻人一代能熟练操作酿酒的更少了,只有少量的农村妇女小心地传承着祖辈的工艺。
娘酒是采用糯米为主要原料,通过发酵、压榨、澄清、多年窖藏而成,酒色红褐透明,其味香芬甜美,色泽温赤,饮之通天地之灵气,活经络之神脉。娘酒香气浓郁、乙醇含量低,能帮助血液循环,具有养血美颜、舒经活络的功效。客家娘酒是客家人长年常用的滋补品,善补五脏,能益气养血,健脾胃,治疗虚损。客家人常用娘酒做娘酒鸡滋补身体,也是坐月子用来恢复元气、补托身体、催奶的最佳食品。娘酒鸡气味乙二醇,且具温中驱寒、养血美颜、强身健体的功效。制作流程可以概括为选料、蒸煮、发酵、炙酒。酿酒需要准备的器具:大锅、蒸笼、背箕、瓦缸、大圆筛、酒瓮等。经过几道程序酿制的娘酒的营养成份含量是十分丰富,据化验分析,包含有十八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含量最高,居各种酿造酒之首,是啤酒的九倍,红葡萄酒的三点五倍,而且高于鸡蛋等食品。梅州客家娘酒的发热量高,每升米酒的发热量二千卡。由于客家娘酒是用粮食经糖化发酵而成的,原料中的蛋白质和淀粉酶分解为低分子的葡萄糖和氨基酸等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有人把客家娘酒誉称为“液体蛋糕”。
文化内涵
梅州客家人喜欢喝娘酒,因“酒气清香,其价又廉,不时需之”,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娘酒,娘酒成为客家人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酒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出客家民性及梅州客家文化特质,具有鲜明的特色。
1、梅州客家的娘酒文化内涵丰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人们一般将文化理解为与精神文明相关的内容,实际上,广义的文化应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个层面。客家的娘酒文化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
2、梅州客家娘酒文化体现出客家的儒家文化特质。
儒家重“孝”。“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说文解字》)可见,“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事父母”。儒家始祖孔子重视“孝”,“孝”后来成为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他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孔子关于“孝”的思想,为后世儒家以“孝”作为伦理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基础。客家人的酒文化中,“孝”是其突出的特点,在酒宴上,年轻人一定是主动地先为父母和长辈倒酒。
3、梅州客家的娘酒文化也反映出客家妇女的社会地位。
从梅州客家人的娘酒文化来考察客家妇女的地位,我们可以看到客家妇女的地位呈现为一种奇特的矛盾状态。一方面,客家先民从移垦的艰辛生活中深深体验到人丁繁盛的重要性,无论对外抵御侵犯,或是对内发展生产,人多均是第一优势。另一方面,传统的父权制思想及社会普遍对女性生理的误解又使客家妇女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
参考资料
时令美食丨艾草娘酒炖鸡汤.梅州网.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