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于1981年11月在昆明市成立,现设立于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中国西南西南民族学会是地方性民族学研究团体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由全国各地研究川、滇、藏、黔、桂五省区少数民族的学者组成,随着学会的发展,重庆市、湖北、湖南省等地的学者也纷纷加入。除学会出面编辑文集外,出版有学会通讯《西南民族研究动态》。

成立背景

1980年10月在贵州贵阳召开了中国民族学界的代表大会,并成立了“中国民族学研究会”(1984年10月改称为“中国民族学学会”)。会上决定成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筹委会”,马曜任“筹委会”主任,李绍明任秘书长,何耀华、童恩正李干芬周光大平措次仁等人任委员。随后开始了“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筹建工作。

成立历史

第一届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于1981年11月在昆明市成立,并举行了首届年会,选举马曜为理事长,顾问有吴泽霖黄现璠等民族学界重镇。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是在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全国性一级学术团体。

发展状况

1981年至1985年,学会总部设在云南民族大学;1985年至1988年设在贵州省民族研究所;1989年至2003年设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2004年 1月7日下午,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总部回迁云南民族大学,回迁揭牌仪式在云南民族大学学生会堂前隆重举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名誉会长丹增发来了贺信。截至2005年底,有团体会员456个,个人会员508人。

学术成就

学会成立24年来,始终致力于对中国西南地区34个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艺术、宗教、语言文字的研究,关注西南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中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央和滇、川、黔、桂、藏、渝、湘、鄂八省区市党政领导机关的科学决策服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年会摘介

第一届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年会,于1981年11月3日至7日在昆明市举行。包括全国十三个民族的一百二十多

位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广泛交流了学术研究经验,通过了学会章程,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与会同志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认为四川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五省(区)内,不仅民族众多,而且民族内部支系纷繁,同一民族的支系多达十余种乃至几十种。同一民族的语言,又有方言、次方言和土语之别;反映在民族文字上,也有差异。民族分布多不以行政区划为限,各民族间乃至民族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解放后,大家对各民族的历史和现状虽然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有关省(区)间协作不够,因而对于跨省区的民族,缺乏整体的、全面的研究和认识。至于同一语族的各民族的综合比较研究,则开展得更少。这不仅给科学研究工作带来不利,同时也影响到民族工作。成立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团结、组织西南各省(区)从事民族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和干部群众,进行有联系的综合研究,正确认识和掌握各民族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从而为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当前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赋于我们的使命。

与会同志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铲除了各民族间互不信任的根源,开辟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但是,要彻底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差别,还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深入开展西南民族研究,在总结历史上处理民族关系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族问题,对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和为四化建设服务,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西南民族研究,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和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贯彻党自“双百”方针,为新时期党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总任务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西南各民族的历史研究,研究他们的族源,研究他们与中原文化的渊源关系和与东南亚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关系等等。研究这些问题应当理论联系实际,从历史到现状,既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又着眼于长远的考虑。

第十三届

2006年 4月1日至4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3届年会暨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蒙自市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市四川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湖北、湖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等10个省区和越南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以大会发言和小组讨论两种形式展开,会上先后有l8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学者们分别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综合研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从不同层面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以宗教、生态、旅游、经济、教育、妇女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尽管与会代表的观点有时针锋相对,但会议还是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圆满结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会议收到的75篇学术论文包括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基础研究,对中国西南地区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多角度、多途径、多视野的独特思考和探讨。无论是来自内地湖北、四川省的学者,还是来自边疆省份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的学者,都根据自己的研究视角和地域特色阐述了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如何耀华研究员的《怒江水能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郑伟林教授《论哈尼族的“和”文化对构建哈尼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影响》,沙马拉毅教授的《中国彝族及东南亚各国保保族之比较研究》等学术论文,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除此之外,许多学者还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态建设、民族教育、妇女等问题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研究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并提出了诸如“教育”、“贫富差距”、“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资源开发与保护”、“文化传承与发展”等一系列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院院长许宪隆对大会所作的总结以及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覃乃昌所作的闭幕词都认为此次大会取得了成功和理想的结果。

此外,会议用民主投票的方式进行了换届选举,何耀华、许宪隆教授当选为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新一届会长,并确定2008年在武汉召开第14届年会。

第14届

2008年10月24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4次年会”在湖北武汉中南民族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主办,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从事西南民族研究的民族学人类学学者共1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陈达云到会祝贺,校长雷召海致欢迎辞,副校长雷振扬段超参加开幕式。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李绍明教授,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段渝教授出席了这次西南民族研究的盛会。开幕式由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许宪隆主持。

开幕式上,何耀华教授致开幕词。何耀华教授指出,中南民族大学为开好这次大会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筹备他代表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对中南民族大学党委、校行政及会议筹备组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在百忙之中前来出席会议表示热烈的欢迎。

会上,何耀华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原地区西南民族的改革发展问题,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中国西南民族地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获得了空前的提高,但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粗放型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尚未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还在不断出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大的部署,为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活力。深入研究和实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的决定,为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已成为中国西南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各民族的农村改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既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关键,又是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原地区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具有用学术研究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传统。希望这次会议继往开来,通过全体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把这次大会开成推进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农村改革和科学发展研究的大会;开成为第16届世界民族学、人类学大会鸣锣开道的大会……,催生当代中国民族学西南学派的大会;开成构建和发展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青年论坛的大会。

开幕式上,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揣振宇书记发表讲话。揣振宇书记首先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祝贺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揣振宇书记说,在中国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中,中国西南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西南地区不仅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和丰富的多元民族文化,它还蕴含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稀缺的物种等自然资源。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与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长期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拥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西南地区聚居的各少数民族不仅积累了认识、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传统知识,并且与西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了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其社会文化中,确立了西南人民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继为说,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成立27年来,在领导和组织西南民族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了很多科研人才,为我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主管单位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和维护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工作,继续关注和参与中国西南民族的研究,努力促进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发展。

参会者围绕民族学研究理论、西南民族走廊、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与文化考察、民族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研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