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上峪乡

上峪乡

上峪乡位于淇滨区南部,东部与鹿楼乡庞村镇接壤,西部依太行山余脉同大河涧乡林州市交界,南部与淇县相连。总面积62.46平方千米。1985年11月11日,从鹿楼乡划出部分村庄成立上峪乡。截至2018年末,上峪乡有户籍人口9048人。截至2020年6月,上峪乡下辖17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新老区快速通道中段西。

2011年,上峪乡财政总收入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各主要税种收入分别为营业税0.12亿元,增值税0.1亿元,企业所得税0.11亿元,个人所得税0.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6%、0.4%、0.5%、0.7%。人均财政收入5400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8700元。2018年,上峪乡有工业企业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概况

上峪乡位于淇滨区南部。辖上峪、上庄、柴家坡、水泉、卓坡、柏尖山、桑园、白龙庙、纸坊、南山、安乐洞、朔泉、西柴厂、中柴厂、后沟、鹿厂、邪、老望岩18个行政村。名胜古迹有白龙观青岩古镇绝石窟和白龙潭瀑布

沿革

1985年建乡。1997年,面积64.2平方千米,人口9048人(2018年户籍人口),辖水泉、柴家坡、上庄、上峪、中柴厂、西柴厂、卓坡、柏尖山、朔泉、安乐洞、纸坊、老望岩、白龙庙、后沟、鹿厂、桑园、邪圹、南山18个行政村。

【2010年代码及城乡分类】410611200:~201 210上峪村 ~202 210上庄村 ~203 220柴家坡村 ~204 220水泉村 ~205 220卓坡村 ~206 220柏尖山村 ~207 220桑园村 ~208 220白龙庙村 ~209 220纸坊村 ~210 220南山村 ~211 220安乐洞村 ~212 220朔泉村 ~213 220西柴厂村 ~214 220中柴厂村 ~215 220后沟村 ~216 220鹿厂村 ~217 220邪圹村 ~218 220老望岩村

资源优势

矿 产资源丰富。主要矿藏有煤炭、白云岩石灰岩、矿泉水等。乡集体企业鹤壁市许沟煤矿年产原煤30万吨,石料厂加工企业11家。上峪火山地幔景区内所开发的幔泉矿泉水经省有关部门鉴定为低纳,含和硅酸的优质天然矿泉水。旅游资源丰富。悠悠淇河横穿全境,两岸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北魏石窟,天然太极图,白龙庙等人文自然景观连同其美丽的传说包含着丰厚的历史底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上峪乡加大资金投入,修建了鹿上公路、西南旅游专线。投资7000万元兴建了太极图生态公园综合旅游开发项目。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已快速发展。

行政区划

代码:410611200

上峪乡辖18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总人口9048人(2018年户籍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一1.07%。。

上峪乡辖18个村委会:上峪村、上庄村、柴家坡村、水泉村、卓坡村、柏尖山村、桑园村、白龙庙村、纸坊村、南山村、安乐洞村、朔泉村、西柴厂村、中柴厂村、后沟村、鹿厂村、邪圹村、老望岩村

产业发展

上峪 乡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新鹤壁市、中原崛起争先锋”的目标要求,求真务实,加快发展,工业有了较快发展,已形成煤炭、食品加工、汽车模具、建材等支柱产业。其中投资1.5亿元的鹤壁新东方食品有限公司年产米果近万吨,年产值近亿元,成为全国及亚洲较大规模的米果生产基地。产品出口到中东澳大利亚、北美等地区;引进技术资金、兴建了天汽模具有限公司;室内光缆、室外光缆和天淇模铸等项目建设正在强力推进。

大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建立了优质杏、优质核桃等干鲜杂果示范基地1万余亩,已初步形成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四川白鹅养殖项目作为上峪乡的新项目、促民致富项目正在兴起。

农业建设

淇滨区

区上峪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使乡域经济实现了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全乡人均增收达200余元。 2005年,全乡共投资46万多元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增强了传统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了2005年粮食增收目标的实现;该乡坚持科技兴农,全力构筑科技网络,做到乡有专业技术人员,村有科技骨干,组有科技明白人,并成立科技协会20多个,还聘请专家和乡土技术人员组成科技服务团进行科技服务,使农业技术入户率达到80%,每种农作物都有1~2个当家优良品种,优良品种推广面积达到5000余亩;该乡投资2万余元建成了鹤壁市第一家乡镇网站,免费为群众提供信息;他们按照一村一品、集中连片的原则,将全乡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发展林业、养殖、特色种植、旅游观光等产业;该乡注重打农家品牌,创绿色效益,注册30多万元在白龙庙村成立了一家农家土特产包装销售公司,产品深受市场的欢迎,带动了山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荒山建设

淇滨区 上峪乡荒山面积6万余亩,约占全乡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该乡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乡范围内进行荒山承包,调动起群众绿化荒山的积极性,使林地面积迅速扩大,林果业收入大幅度增加。一是先后五次组织干部群众到荒山承包发展较好的市县参观学习,开阔干部群众视野。二是聘请市区深入山坡荒沟进行现场指导,举办科技大集、散发资料,提高群众的科技水平。三是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联系,测定土壤肥力,划定苗木种植适宜范围,引导群众有目的地栽种。四是对上山承包荒山的群众前3年免收承包费,对承包荒山效果较好者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提供适合山区生长的优质种苗,协调占地关系,帮助群众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五是成立农家土特产包装销售中心,收购承包户的核桃、柿子及其他山货,解决群众的销售问题,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使大量农家产品走出了大山。如今上峪乡荒山绿化面积已达2.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20%提高到40%,山区群众人均增收达300多元。

植树造林

为搞

好植树造林工作,上峪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使退耕还林政策深入人心,做到了宣传到位;区、乡两级政府统筹安排苗木供应,做到了服务到位;该乡的退耕还林工作于2002年底顺利通过了市、区验收,并使补助粮款做到了发放到位。“三到位”使朴实的山区群众对退耕还林利国利民、惠泽当代、福延后世有了更深的理解,消除了他们的种种疑虑和认识上的各种误区。于是,2003年一开春,该乡退耕还林计划一公布,接受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户就根据区、乡的统一安排,纷纷来到田间地头,植树的植树,培土的培土,忙得不亦乐乎。上峪乡有荒山绿化任务6500亩,主要围绕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一工作而展开,重点是天然太极图景区、上峪火山地幔窗口景区、沿淇两岸以及进入景区的鹿上公路、南山青岩寺道路两侧等。为切实搞好这项工作,上峪乡的荒山绿化主要采取专业队承包造林为主,继续沿用鱼鳞坑造林、植物体外输液法等新技术,造林时实行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以确保各区域绿化工程高质量全面完成。以青岩寺生态经济发展示范区业主、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四荒”治理开发示范户李水生和有多年植树造林经验的秦喜明为首的两支专业队已投入到天然太极图景区的绿化工作中。这对其他农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上峪乡的退耕还林和荒山绿化等项工作正在全乡轰轰烈烈地展开。

乡村特色

上峪 乡强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全乡各村选择信誉好、积极性高的农户作为第一批农家超市连锁示范店,统一标准,合同管理。一是购物间达60平方米以上,做到干净整洁,推行敞开式购物,为顾客创建舒适的购物环境。

二是与裕隆连锁超市合作,建立裕隆农家超市连锁店,其经销的商品90%以上由裕隆连锁超市统一配送,并规定商品价格变动的幅度,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

三是与农家超市连锁店签订合同,杜绝经销假冒伪劣和过期商品。该乡已有9个村兴建了农家超市连锁店,农家超市的销售额比原来增加了50%左右。

道路养护

上峪

乡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区交通强乡,现已硬化道路66公里,道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为加强对乡村道路的养护,该乡通过招聘,建立了一支由20名农民组成的护路队伍,且实行培训上岗,成功突破了“管理不到位、重建轻养”等养护瓶颈,使乡村道路全部实现了“有人管、有人养、有钱养”,养护管理覆盖率达到100%。建立机构,实现了乡村公路“有人管”。上峪乡成立了由分管副乡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各行政村主要干部为成员的乡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辖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

健全队伍,实现了乡村公路“有人养”。从本乡实际出发,在乡村公路沿线村户选聘了20名农民养护员负责乡村道路日常养护管理,且对农村公路养护员实行月检查、季考核、半年初评、年终总评制度,奖优罚劣。

加大投入,实现了乡村公路“有钱养”。投资13万元购买公路洒水车1辆和垃圾清运三轮车6辆,乡政府每年从乡财政拿出100多万元用于道路建设,加大管护力度,保障护路员工资发放和新建、改扩建道路维护,同时寻求财政项目支持,以更好地构建现代化路网。

新农村建设

淇滨区上峪乡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创建新机制,打造强班子,并以此提升建设水平,促进乡村和谐。

一是发展新经济。该乡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指导基础条件较好、有发展潜力的村因村制宜,突出特色,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的特色兴村格局,拓宽了农民致富路。二是培育新农民。该乡将“阳光培训工程”与“巾帼星火科技培训工程”相结合,努力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拓宽了农民增收路。三是倡导新风尚。该乡广泛开展以先进文化、文明风俗、良好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进农家”活动,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形成人人讲文明、爱文明的良好风尚,并开展“十佳好村民”、“好婆婆、好媳妇”等文明评比活动。四是创建新机制。该乡对村务事项,实行召开“四全”(即村“两委”全体成员、全体党员、全体村民代表)会议制,进行集体民主决策;凡是涉及重要的村务财务或群众关心的大事都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定期在公开栏公开,接受全体村民监督。五是打造强班子。该乡着力构建“双强”村党支部,以“选、培、管、树”四位一体机制把村党支部建设成一支冲锋在前的队伍。全乡涌现出“双强”型党员90多名、“双强”村支书10名淇滨区上峪乡在新农村建设中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创建新机制,打造强班子,并以此提升建设水平,促进乡村和谐。

上峪乡该乡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按照“政府搭台,部门推动,市场运作,讲求实效,农民受益,经济盘活”的思路,大力实施“素质工程”,狠抓免费技能培训,全乡呈现一个“大培训、大转移、农民收入大增长”的良好局面。2007年,该乡完成免费技能培训312人,实现转移就业281人,转移就业率达90%,培训转移就业人员当年打工收入达到285万元。

在技能培训工作中,上峪乡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永久型”人才为目标,制定了“培训一个群众、致富一个家庭、影响一个村组”的培训宗旨,在专业设置上,把长线专业、骨干专业和短期培训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上峪乡的经济开发。除设置林果、养猪、肉鹅养殖等长线骨干专业之外,还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计算机、电子维修、美容美发、电动缝纫、工艺品编织等“短、准、快”辅助性专业,先后培训骨干人才1100余人。该乡受培训农民就业率达到95%以上,通过免费技能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每年打工收入达280余万元,占全乡农民纯收入的18%。

参考资料

上峪乡.行政区划网.2016-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