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隶属于黔西市,全乡总面积56.1平方公里,有耕地12794亩,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住人口12546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苗、彝、满、汉等民族聚居的乡镇。由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代管,地处黔西县西北部,东与仁和彝族苗族乡交界,南与洪水镇相连,西与红林彝族苗族乡毗邻,北与大方县普底彝族苗族白族乡、大方县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74.21平方千米。

清代时期,划归黔西州黔兴里,始称煤洞场;1991年7月,石板乡的井星、年丰2村划入,改为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2007年,红林乡石笋、岩脚2村划归金坡苗族彝族乡。截至2018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户籍人口为20974人。截至2020年6月,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辖5个社区、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红场社区。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划归黔西州黔兴里,始称煤洞场。

民国初期,划归黔西市东二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金坡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复为乡。

1953年5月,分置金坡、桶井、石板3乡。

1955年6月,桶井土家族乡并入金坡乡。

1957年6月,金坡改苗族彝族乡。

1958年9月,乡改农村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乡。

1991年7月,石板乡的井星、年丰2村划入,改为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

2007年,红林彝族苗族乡石笋、岩脚2村划归金坡苗族彝族乡。黔西市将金坡苗族彝族乡委托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代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位于贵州省黔西县西北部,地处“中国百里杜鹃森林公园”中心腹地。东与仁和彝族苗族乡相依,南与洪水镇相连,西与红林彝族苗族乡毗邻,北与大方县接壤。乡政府驻地距县城24公里,野普公路穿乡而过,交通便利,有“黔之喉,方之腹”之称。行政区域面积74.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大部为丘陵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533.6米。境内最高峰八抱山位于化哪、石笋两村交界处,海拔1821.2米;最低点位于附源村一组。海拔1246米山峦起伏,沟谷纵横,属石灰岩侵蚀山原地貌。

气候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多年平均气温12℃,全乡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48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58天。年平均日照市1100小时。

水文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河道属乌江水系。源于化窝村的雨灌河和源于煤洞场村的永河自北向南汇入附廓水库,河流长12千米。

自然灾害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凝冻等。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72年,持续时间65天。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82年,低洼堆积处经月余未融化。最严重的一次凝冻灾害发生在2008年1—2月,持续40多天,造成道路交通中断,通信受阻,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主要有煤炭、铁、磷、硅等。其中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地质储量7.5亿吨,均为优质无烟煤,集中分布在岩脚、石笋、化哪、化窝、煤洞场等村,煤田总面积3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6560亩,其中水田80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100亩。

特殊的地质构造,赋予了金坡丰富的自然资源。“鹃山煤海”绘构了金坡的自然概貌,

展现了金坡的资源状况。勘查数据显示,该乡优质无烟煤储量达4.5亿吨之多,国家对矿井的进驻开发,构建了该乡在国家西部煤电开发中的初步框架。富含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地质板块和高湿的气候环境,酿造了特殊的立地和气候条件,为该乡杜鹃花属的良好生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该乡地处中国百里杜鹃森林公园中心腹地,杜鹃花品种齐全,有百合、马缨、露珠、绣叶、团花、美容等19种,花色有深红、雪白、淡紫、淡绿、乳黄等,树形各异,俏秀多姿,花球玲珑,十分可爱。进入林区如入花海,但见千山铺锦,万簇争艳,色彩缤纷,绚丽非凡,倍感盎然生意,格外心旷神怡。可谓该乡永不褪色的品牌旅游资源;该乡溶洞发育完好,大坑洞即为精品之作,外洞奇险,内洞钟乳石形态万千,维妙维肖,每逢民间庙会时节,远近香客如织,人入洞中,无不惊叹大自然的天工巧作;东南边附廓水库岸掩垂柳,水卷漪波,与花海奇洞遥相呼应,加之该乡苗、彝、满等少数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情,造就了该乡一副精美的旅游画面,是游客的理想休闲去处。

该乡资源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茶叶、辣椒,野生植物有生漆、天麻、竹笋、香菇等。乡内有宜牧草山草场5000亩,为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有林地12000亩,森林履盖率为37.65%,是营造用材林、经济林,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资源宝库,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地下矿藏有煤、铁、磷、硅等,其中煤炭极为丰富,勘查储量为4.5亿吨,均为优质无烟煤,目前全乡有合法矿井13对,设计年产量达100万吨,是黔西火电厂规范供煤的主要乡镇之一。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红场、化哪、煤洞场、化窝、雨灌、附源、大洞口、林丰、锦星、岩脚、石笋;下设9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辖5个社区、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红场社区。

人口民族

总人口13059人,少数民族人口9048人,占总人数的70%,是苗、彝、满、汉等民族聚居的乡镇。

2011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总人口1798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75人,城镇化率18.2%。另有流动人口1275人。总人口中,男性9704人,占53.94%;女性8285人,占46.06%;14岁以下3875人,占21.54%;15—64岁12946人,占71.97%;65岁以上1168人,占6.4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724人,占31.82%;有苗、彝、满、布依族仡佬族、蒙古、白等10个少数民族,共12265人,占68.18%。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苗、彝、满3个民族,其中苗族423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55%;彝族3856人,占31.44%;满族3698人,占30.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5.23‰,人口死亡率7.78‰,人口自然增长率7.4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7人。

截至2018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户籍人口为20974人。

2021年6月30日,黔西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常住人口12546人。

经济

综述

2001年以来,全乡各族人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科技为先导,改革开放为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富民兴乡,认真实践“三个代表”,使金坡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3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220万元,粮食总产量从2000年的4500吨增加到5441吨,财政税收从2000年的92.8万元上升到619.5万元。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社会治安稳定,文教卫生事业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计划生育创建优质服务达标,“两基”攻坚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

2003年,全乡共完成国民生产总值920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698万元,占51%,农业产值842万元,占9%,其它业产值3660万元,占40%,人均完成7045元;完成财政税收619.5万元,人均474.4元,粮食产量5441吨,人均416.6公斤;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6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800万元,占65%,农业及其它产业收入2560万元,占3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元,上述指标自2001年来连续三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3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共完成生产总值9200万元,人均完成7045元;完成财政税收619.5万元,人均474.4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元。

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财政总收入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9.5%。

2018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农业

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完成农业总产值3801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0.07%。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357吨,其中玉米1324吨,稻谷26吨,小麦240吨,豆类152吨,薯类615吨。

截至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652亩,林木覆盖率达62%,活立木蓄积量308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3900亩,主要有桃、梨、李、枇杷等。

工业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形成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工业总产值达到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2011年,工业企业14家,职工3686人。其中煤炭企业10家,产煤120万吨。

金融业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1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文化

居住在金坡的苗、彝、满等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创造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情,流传着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

地名由来

金坡古称“煤洞坡”,后人户渐增,形成乡场,改称“煤洞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制时,人们忌讳煤(霉)字,民间习称煤为“乌金”,始取名为金坡。

交通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有738县道经过。新修维修村级公路37公里。

社会

教育事业

2000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教育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到2003年全乡共有中小学校11所,在校中小学生达2595人,小学入学率达99.3%,中学入学率97.4%,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157人,顺利通过省政府“两基”攻坚工作验收。在全乡从业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80人,占从业人数的3.7%。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10所,教学点1个,在校生1985人,专任教师10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1所,在校生582人,专任教师3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5%,小升初升学率9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5%。

文体事业

医药卫生方面,全乡现有医疗卫生院(点)18所,执业医生24人,病床位20个,完善了卫生防御体系,加大了监控机制,基本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不出乡。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优生优育风尚的形成。2003年,全乡计划生育率为99.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6‰,人口出现了低增长、高素质的良好势头。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综合文化站1个,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2万多册。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2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550套,广播电视普及率90%以上。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体育场地3处。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7个;病床16张。专业卫生人员31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2万人,参合率97.2%。

社会保障

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户,人数29人,支出2.15万元,比上年增长41.15%,月人均61.72元,比上年增长15%;城市医疗救助2909人次,支出14.55万元,比上年增长6.6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26户,人数3115人,支出227.69万元,比上年增长34.1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8人,支出3.8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567人,支出4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2.89%。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6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557人次。

基础设施

2000年以来,各级政府投资及招商引资,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了对学校、卫生站所以及“三通”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三年来,共投入资金536万元,新修维修学校、卫生站(点)6所,安装输水管道120公里,修建蓄水池26个,现全乡8个村,村村通电、通电话,村村有电视转播站(点),架设高、低压电线路25公里,村村通公路、通邮,村村通自来水,全乡已普遍实现“三通”。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0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2千米,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500件,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265件,征订报纸286份、期刊26册。电信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546户,比上年增加82户;移动电话用户5240户,比上年增加860户;宽带接入用户156户,比上年增加32户。

经济建设

自200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招商引资不但招来了外地资本,同时也创造了金坡市场的繁荣。新的文化生活取代了过去的不良习俗,良好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刑事案件、社会治安案件逐年减少。2003年全乡发生刑事案件4起,治安案件5起,人民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

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2000年以来,全乡新增砖混结构住房面积18000m2,小汽车16辆,摩托车258辆,彩电、洗衣机进入普通百姓家庭。全乡现有小康村一个,小康农户345户。

该乡已初步进入经济——人口——生态——教育——经济的良性循环状态。全乡人将继续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迈步前进,建设美丽的家园,创造辉煌的明天。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逐渐调整。自2000年来,全乡累计退耕还林还牧还草7700多亩,实现了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全乡现有煤井13对,吸纳了全乡近3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由2000年前的不足百人增到现在的750多人,工业及其它业的产值由2000年前的不足60%增至现在的90%以上,实现了农业向工业和其它业的转换。全乡现有从业人员7624人,农业从业人员5069人,由2000年前的82%减少到现在的66.5%,工业及其它业人员2555人,由2000年前的18%增至现在的33.5%。

开发项目

旅游项目:金坡乡居于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景区”中心区,是目前已开放的主要旅游景点。在离杜鹃花属景点约一公里的大坑洞内,各种钟乳石各具形态,巧夺天工,若经开发,极具观赏价值;在大坑洞南边约6公里,即是风景秀丽的附廓

水库,如能在岸边垂钓,湖面荡舟,必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在附廓水库——大坑洞——百里杜鹃的一路旅游中,还能领略到金坡苗、彝、满等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感到不虚此行。

煤炭开采项目:金坡乡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4.5亿吨,均为优质无烟煤,按金坡现有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足够开采数百年!黔西火电厂的兴建,野普公路的贯通,为金坡煤炭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发前景可观。

旅游

风景名胜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素有“鹃山煤海”之称,杜鹃花属品种繁多,花开时节争奇斗艳,是百里杜鹃森林公园的主要旅游景点;

喀斯特溶洞发育完善,大坑洞内钟乳石各具形态,巧夺天工;附廓水库岸掩垂柳,水卷漪波,与花海奇洞遥相呼应,组合为奇特的金坡旅游区。

参考资料

黔西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黔西市人民政府门户网.2021-07-01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www.stats.gov.cn.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