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郑复生

郑复生

1995年,徐州团市委等组织为郑复生筹集了一笔医疗费用,送他到南京市治病。 ”1997年,郑复生迈出了回报社会的第一步。在活动现场,郑复生坐不下来,累了就让人把他直挺挺地放倒,在水泥路面上歇一会儿。

人物介绍

郑复生,人称“徐州保尔”,被中国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主办的“身边好人·温暖中国”全国征集推荐活动评选为“身边好人”。男,生于1967年4月,汉族泉山区湖滨街道西社区居民。他拖着病残身躯,长期坚持从事慈善事业,为1000多名残疾人、重症患者和困难群体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爱。《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等先后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郑复生原名郑学军,1988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他突患罕见的强直性脊椎炎。这种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患病者最终将全身关节强直,失去活动能力。1995年,徐州团市委等组织为郑复生筹集了一笔医疗费用,送他到南京市治病。此后,郑学军将名字改为“郑复生”:“我要让自己牢记,是社会的关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1997年,郑复生迈出了回报社会的第一步。在徐州团市委支持下,他创建了“爱心书屋”和“心缘”志愿者服务队,队员们向残疾朋友送书,帮他们洗澡、理发、读报、做家务。郑复生什么都做不了,却从不“缺勤”。他说,残疾人最需要精神的慰藉,我可以陪他们聊天、谈心。

病、急病患者发起并组织义卖、募捐,或是到社区、学校组织义演、发表演讲,动员更多的市民、学生参与助残、环保、社区服务等公益活动。

郑复生最常用的出行工具是一辆硬板三轮车。他经常被硬板三轮车磨破皮、磕出血。有时为了赶时间,他也“打的”,志愿者们要放倒前排椅背,像装填炮弹一样把他往里送,如果角度不对,就要一次次地“退弹”、“装弹”。

在活动现场,郑复生坐不下来,累了就让人把他直挺挺地放倒,在水泥路面上歇一会儿。每天回家后,郑复生还要用两只拐杖,把身体架在齐胸高的电脑前,在他建立的“志愿者网站”上逐条回复求助信息,写活动策划方案、演讲稿,往往一“架”就到深夜。

多年来,郑复生收到的每一笔募捐,都交由一位会计义务代管,他本人不经手一分钱,也不接受对他本人的捐助,母子二人一直靠救济金、低保金生活。郑复生身上的衬衫、裤子、袜子都打着补丁,床上铺着用广告布幔缝制的床单。然而清贫的郑复生也是“富有”的,多年来,他和他的团队累计为特困、病残家庭募捐善款近50万元,助残济困1000多人次,被人们誉为“徐州市的保尔”。

他根据自身经历所写的报告《爱,就是我的生活》,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企业、监狱等单位进行演讲二百余场次,听众数万人。

郑复生为他的志愿者服务队取名“心缘”,意为“以真诚无私的心,结美丽善良的缘”。十年来,“心缘”共组织各种公益、慈善、环保等活动1000多次,助残1000多人次,向特困病残家庭捐款40多万元,受益群众几十万人,而“心缘”也由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近千人。

郑复生总是坚持出现在心缘志愿者服务活动当中。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精神影响着周围的人们:“心缘”队员房海,曾经冒着大雪为残疾朋友送书;志愿者覃浩东因为脑瘤曾经动过六次手术,如今经常拎着沉重的资料袋到政府、企业和社区联系宣传志愿者行动;志愿者杜平在自己身患白血病期间又被人骗去10万元救命钱,悲怆愤激时得到郑复生的耐心开导,并为他的坚强和爱心所感动,如今成为志愿者中的积极分子,还带着自己仅有的一辆汽车为郑复生做兼职司机。“他是我们心中的精神丰碑,”杜平这样评价郑复生。

参考资料

郑复生:一次复生,一生播爱(人生境界)-搜狐新闻.搜狐新闻.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