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艳阳天
《九九艳阳天》是1957年上映的电影《柳堡的故事》中的插曲,由胡石言、黄宗江作词,高如星作曲,禹鼎、潘文林、呼延生、孙佩华演唱。
歌曲在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时,与电影剧情紧密配合,电影放映过程犹如起了教唱作用,观众看完电影差不多就可以背唱下来。
歌曲赞美英雄、赞美爱情、赞美时代,深受到广大观众喜爱,传唱半个世纪仍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堪称经典音乐作品。
音乐制作
创作背景
在拍摄《柳堡的故事》时,黄宗江既是编剧之一,也是《九九艳阳天》歌词的作者之一,他找到高如星请他为《柳堡的故事》写一首民歌体的插曲。高如星当时年仅24岁,虽然没进过音乐学院,也没有师从名家,但他从小就会唱很多民歌,他不仅记得民歌的歌词,还记得同一首歌词几种不同的音调,几种不同的唱法。他很快完成了创作,由此诞生了传唱半个世纪的经典歌曲——《九九艳阳天》。
制作人员
歌曲结构
歌曲歌词
影片《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共分四段,每段对应一个剧情场景,与画面紧密结合,贯穿全剧始终。
歌曲曲谱
歌曲鉴赏
《九九艳阳天》的歌词大量运用了民间的素材和民歌中赋比兴、问答和重复等表现手法,让整首歌曲充满活泼的生命力,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歌词的风格朴素、通俗易懂,而且语言洗练,有形象化、口语化的特点。
曲作者基于歌词的优点,采用了典型的江苏民歌小调式的表现手法,曲调中用了较多的切分音,有规律地使用在每一乐句开头的一或二小节上,抒情的韵味十足,节奏明快,柔美悠扬,婉转俏丽,音域跨度不大,恰似劳作休闲时所哼唱的小曲,又如年轻恋人的对唱,充满着浓郁的地方风味和民歌情趣。
该曲传唱半个世纪仍保持着旺盛生命力,被普遍认为是一部经典音乐作品。
翻唱改编
以上资料来源
专业评价
《九九艳阳天》这首歌曲通过一种优美的方式去表达小人物在战争背景下的爱情追求,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也能引导人们去思考战争中所失去的东西。在任何时代,美好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艺术创作有时是为了社会需要,但同时也应当注重艺术性和情感需求。如果能把艺术性和社会性诉求结合在一起,这种音乐作品才会永世流传,《九九艳阳天》正是如此。(新华日报-文艺周刊·视点栏目 2021年访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陈新坤评)
《九九艳阳天》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故事情节的完美配合,使得这首歌口口流传,经久不衰。(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繁花栏目 2022年访宝应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崇德评)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寓意,《九九艳阳天》唤起了我们心中对于当下生活的珍惜之情,这样的歌曲永远不会落伍。(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繁花栏目 2022年访扬州宝应县文化馆副馆长张爱民评)
相关事件
《九九艳阳天》是曲作者高如星在24岁时为《柳堡的故事》写的插曲。该曲自传唱开来,人们对它的评价褒贬不一。否定一方从时代背景(上世纪50年代末期)出发,认为歌曲不合时宜, “与当时的大时代格格不入”。比如它的 “曲调是软绵绵的,转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若不细听歌词,则像是又置身于当年的上海滩。”、“表现了一种小布尔乔亚的粉红色的爱情幻想。”甚至直言批评“作曲家不应该以不健康的情绪来表现今天人民健康的爱情生活”和“坏的音乐使人萎靡不振”。
到“文革”时,因高如星曾经到过苏联及东欧列国访问演出和歌剧《枪之歌》得到过罗瑞卿将军的赞誉而惨遭迫害,造反派对他突击审讯,严刑逼供,逼迫他交代“苏修特务”罪行,交代写《九九艳阳天》靡靡之音的罪恶目的,高如星拒不认罪。
1971年2月14日高如星含冤而死,时年42岁。在弥留之际,他让妻子帮他穿上军装,钉上帽徽、领章,说:“将来让咱们的孩子看看,他的父亲不是坏人,是一位曾经南征北战、堂堂正正的解放军战士!”1978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党委为其平反昭雪。
参考资料
九九艳阳天.qq音乐.2023-11-01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唱出战士的情怀、战士的爱.百家号-中国军网.2023-11-20
九九艳阳天——影片《 柳堡的故事》插曲.知网空间.2023-11-20
谈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知网空间.2023-11-20
搜索 -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qq音乐.2023-11-23
从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在解放初期所遭遇的境地看今日音乐艺术的创新.知网空间-《黄河之声》2014年16期.2023-11-23
对“九九艳阳天”的两种不同意见.知网空间.2023-11-24
高如星_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 .红色晋绥.2023-11-24
《九九艳阳天》作曲者高如星的逆境婚恋——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