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汉墓
老山汉墓位于石景山区图书馆老山南麓,是一座西汉古墓。该墓是公安部门在1999年底破获的一起盗掘古墓案中发现的,并于2000年2月24日正式开始进行抢救性发掘。老山汉墓的发掘在北京市考古发掘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为研究汉代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变迁以及汉代王陵制度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2001年7月12日,老山汉墓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99年10月23日,八宝山派出所获悉盗墓信息。同年12月9日、10日,侦查员和民警钻进盗洞取证,老山汉墓被发现。同年12月23日凌晨3点10分,三名盗掘老山汉墓的犯罪嫌疑人被当场抓获。
2000年2月24日,老山汉墓正式开始抢救性发掘。同年8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对老山汉墓的发掘进行了现场直播。
2002年12月,老山汉墓女主人的颅骨三维头像复原成功。
2003年5月,老山汉墓女主人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确定。
建筑格局
老山汉墓的封土外观呈覆斗形土山状,南北宽55米,东西长60米,高约12米,顶部的四周为缓坡。墓地坐北朝南,为汉代诸侯王级土扩木梓墓。墓室平面旱“甲”字形,由墓道、甬道、椁室、“栗木题凑”、内外回廊组成。墓口南北长24米,东西宽22米,墓道长24米。老山汉墓的“题凑”为“栗木题凑”,门长5米,高2.5米,由每根长约90厘米的长方形栗木、油松属码放而成。共分19层,每层27根。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6米,东西宽13米。建筑布局可分为前、后室两部分,后室中部有内、外两重棹,内有三重棺。
文物遗存
老山汉墓早年被盗,但仍出土有漆案、丝织品、金器、玉器、铁制工具、彩绘陶器、木俑等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漆案,漆案长2.3米,宽0.5米,底色为褐色,上面绘有红色花纹。由于漆器制作工艺复杂,对制作技术要求很高,而且价格昂贵,所以漆器是西汉随葬物品中炫富的时尚物品。再者,因环境气候的缘故,漆器的使用在南方较多,而北方地区则不多见,因此老山汉草中出土的漆案文物研究价值较高。在墓中还发现截至2011年中原地区北方唯一保存较好的丝织品——朱绣,绣品图案内容新颖,是截至2011年发现的唯一珍品。
科研成果
栗木题凑
老山汉墓墓室中所采用的“题凑”并不是历史上所说的“黄肠题凑”而是“栗木题凑”。柏木色黄,木材为有脂材,材质优良,纹理直,结构细,质细、气馥、耐水、耐腐。中国古代上好的棺木也用柏木,取其耐腐。“黄肠题凑”即为用上千根柏木杭整齐堆叠而成的围障,就是取其芳香而防腐的特点。栗木质坚耐磨,但在气馥、耐水、耐腐等方面不如柏木。
墓主身份
考古学家俞伟超根据墓主死时为30岁、古墓被盗时尸体还能被完整拖出并且将玉衣扒下、老山汉墓出土漆器上的金色花纹出自西汉晚期的“金银平脱”技术、汉墓被盗时间与绿林赤眉大起义时间基本吻合等作出推断,推定老山汉墓墓主可能是燕王中最后一个的王后,即广阳王刘齐嘉的王后。
颅骨复原
老山汉墓女主人三维容貌复原图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成功复原老山汉墓女墓主颅骨三维头像,复原头像显示墓主是位30岁左右、长相端庄的中原女子,面部扁平而略呈长方形,鼻梁较高但鼻根低平,颧骨比较突出,下颌较宽。老山汉墓女主人骨骼的体质性状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并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较为接近,是典型的古代中原地区居民的代表,与现代中国北方汉族属同一类型。墓主生前身高约为159.8厘米。
DNA序列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确定了老山汉墓女主人的DNA序列属于亚洲M谱系,代表了东亚地区现代人群的某种祖先类型的遗传学性状,是古代中原人的代表。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对汉代王室成员进行的考古DNA研究,也是首次在古人类遗骸脑组织中成功提取出DNA,历史意义重大。从古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来讲,老山汉墓女主人的DNA研究成果价值远高于颅骨复原。
文物价值
老山汉墓是1980—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为汉代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变迁以及汉代王陵制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文物保护
2001年7月12日,老山汉墓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老山汉墓位于石景山区图书馆老山东南麓。
交通路线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961路公交车,在田上路口西站下车前往。
驾车。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距离老山汉墓约2.1千米,驾车约8分钟。
发掘情况
据人民日报报道,该汉墓的发掘,是在北京地区考古发掘史上继1956年昌平明十三陵定陵和1974年丰台区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重大考古发掘工程,将对汉代北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变迁以及汉代王陵制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汉墓墓道的整个西壁完整地显现了出来,由此,墓穴的外形结构展露无疑。王武钰说,“国际劳动节”前,膏泥和木炭就可以清除完毕,墓室顶板以及内外回廊、“黄肠题凑”等所有的木材就会全部露出。再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清除棺上及周围回廊的土,然后开棺了。各方专家已经作好迎接它们“重见天日”的准备。
考古专家透露,这是一个西汉墓葬,而且,其周围地区极有可能存在一个墓葬群。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长赵福生说,之所以作出这个判断,是基于两点依据。其一,有专家推测,这座墓的墓主可能是刘旦刘旦,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刘旦夫人墓也应该在其左右。按汉代殡葬礼制,王侯夫人所葬之地,应该与其夫君墓葬为邻。换个角度考虑,即使这座墓是刘旦夫人之墓,则刘旦之墓也应该在其附近。因此,老山地下不应该只这一座汉墓。其二,据史料记载,刘旦死后建“戾陵”,下葬之地又称“戾陵堰”,在梁山(今石景山区)一带。古代“堰”通指水利设施。有专家考证,“戾陵堰”在永定河附近,而老山显然距永定河故道稍远了些。这又说明,现在发掘的老山墓的墓主可能不是刘旦,而是另一位燕王墓。史料记载,西汉分封的燕王有8个,他们死后理应葬在自己的属地。
如果此说成立,可以设想,老山周围地区还会有一个相当规模的西汉王侯墓葬群存在。
待解之谜
墓主到底是燕剌王刘旦还是燕王夫人?或是其他燕王?是否曾经被盗?棺内有无金缕玉衣、马蹄金?是否还有其他陪葬品以及由此推测出的墓群?一切都将以开棺定论。
2002年12月27日中广新闻从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主女人颅骨三维头像近日在吉林大学复原成功。复原头像显示:这是一个三十岁左右、长相端庄的中原女子。
从在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复原的头像可以看到,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诸侯王后妃相貌端庄,是个典型的中原女子。她的面部扁平而略呈长方形,鼻梁较高但鼻根低平,颧骨比较突出,下颌较宽。该中心的相关报告说,老山汉墓这个女主人骨骼的体质性状呈现出具有蒙古人种的特征,并与现代东亚蒙古人种较为接近。也就是说,她是个典型的古代中原地区居民的代表,与现代中国北方汉族属同一类型。他们将发掘现场实测左侧股骨和腓骨之最大长代入蒙古人种女性身高估算公式计算,该女性平均估算身高约为159.8厘米。
参考资料
老山汉墓.北京市文物局.2023-12-23
石景山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2024-09-07
长安街边上竟发生盗墓案,老山汉墓揭开一段不为人知的北京史.百家号.2024-09-07
去挖掘现场探究谜底,老山汉墓明日起开放.北京晚报.2024-09-07
复原三维头像显示:老山汉墓女主人是中原女子.新浪科技.2024-09-07
老山汉墓女主人DNA序列确定.中国青年报.2024-09-07
“石景山区古墓探秘”系列第三篇——老山汉墓.百家号.2024-09-07
老山汉墓昨日大白天下 内棺空无一物.中国新闻网.2024-09-07
百度地图.百度地图.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