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大连大学内设二级学院。
学院前身是大连大学化学化工系,历史可以追溯到1978年,是大连大学较早的专业之一,2004年更名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据2024年1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拥有2个一级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教职员工79人,在校本硕学生1000余名。
历史沿革
1978年,旅大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和大连理工大学分院的化工系分别建系,是大连大学较早的专业之一。
1987年,大连大学三校合一,化学系隶属师范学院,化工系隶属工学院。
1995年,大连大学搬迁到开发区,两系合并,成立化学化工系。
2004年,更名为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办学条件
机构专业
截至2015年6月,学院设有化学教研室、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环境科学教研室、环境工程专业教研室、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研室等教研机构。
据2024年1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设有4个本科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化学。
师资力量
据2024年1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共有教职员工79人,专任教师58人,博士占比近90%, 教授15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百千万层次人才10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4人,培养了大连市杰青2人。
孙旭东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二岗教授。潘立卫教授、刘袖洞教授是“辽宁省为千百万层次”人才。詹世平教授为辽宁省教学名师。
学院拥有博士生导师2名(孙旭东、詹世平),硕生导师20名。
二岗教授(1人):孙旭东。
三岗教授(5人):詹世平、尹静梅、李慎敏、李争宁、潘立卫。
学科建设
据2018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建有2个一级硕士点,7个二级硕士点。“有机化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化学”学科是“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的立项学科。
二级硕士点(7个):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教学建设
据2018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有机化学”和“化工原理”课程为省级精品课。
学院建有基础化学实验室和环境与化工专业实验室。
基础化学实验室下设无机化学室、分析化学室、物理化学室、有机化学室、仪器分析室和大型仪器室,1998年4月通过辽宁省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2005年1月通过辽宁省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复评。实验室面积约1816m ,实验设备700多台(件),设备总值约1650万元。基础化学实验室曾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评估工作先进实验室,“大学化学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获辽宁省教育厅第五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环境与化工专业实验室下设多个分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环境科学实验室、多媒体室、化学专业实验室、过控专业实验室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专业实验室,面积约1108m ,共有实验仪器设备500多台(件),设备总值1400多万元。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2018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学院建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特种光学功能晶体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工环保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工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3年成功获批为辽宁省第三批高等学校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基地。
科研成果
据2018年3月官网资料显示,近三年学院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授权专利30余次,国家发明专利7次;横向课题年均220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
文化传统
院训:求实、创新、和谐、发展
求实:包括真实、诚实、老实等方面。所谓真实,即不唯上,不唯权,只唯真。对教师来说,要坚持真理;对学生来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谓诚实,即不弄虚,不做假,实事求是。教师要有师德,有学术道德;学生要讲诚信,不作弊。所谓老实,即说实话,办实事,做老实人。
创新:大学是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地方,所以创新是学院得以发展的关键所在。所谓创新,就是在工作上不墨守成规,在学习上不迷信书本,在科学研究中要敢于并善于独树一帜。
和谐:和谐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是实现求实与创新的保障。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中,师生员工才能“求实”而不必“求虚”,才敢创新而出彩,不需保守以求安。
发展:发展不应是人为追求的目的,而应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结果。即全院师生员工在和谐的环境下,通过发扬求实精神,塑造创新品格,而带来的客观效果。
参考资料
学院介绍.大连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