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乡
高东乡位于上海市川沙县县县境东北部,距川沙县城偏北17.38公里。地处高桥镇东,故名高东。东濒长江口,南至杨园乡,西为高南乡,北与高桥乡接壤。全乡共4413户,总人口15298人,其中农业人口14602人,劳动力8417人,人均耕地面积0.72亩,劳动耕地面积1.2亩。
建置沿革
建国前
民国初期,区域划分沿袭清代,本地区仍以老界浜南北为界,分属松江府上海县与苏州府宝山县分治。民国元年,上海县析高昌乡建立高行乡,本地区南部地区属高行乡。
民国十六年(1927年),上海市划为特别市。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上海县高行及宝山县高桥等乡划入上海特别市,原乡改为区,区域不变。
1936年,高行、高桥两区合并为高桥区,至此,本地区从两县分治合为一区所辖。1937年,上海沦陷,改高桥区为浦东北区。
1938起,实行区、镇、乡三级制,本地区为高桥镇所辖的楼下乡及东、南乡一部分。
建国后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十一月上海市高桥人民政府成立,各办事处相继成立乡人民政府,本地区为高东乡。
1951年6月土地改革完成,原高东乡政府撤销,本地区建立沙港、高东、陈家墩三个基层政权乡(小乡),各乡分别成立人民政府。
1953年,各行政村撤销,各乡建立选区。沙港乡划分二十五个选区;高东乡划分二十四个选 区;陈家墩乡划分十七个选 区。
1953年,随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开展,本地区农民纷纷组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5年初级社合并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本地区共有八个高级社、一个初级社。
1956年2月,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高桥区与洋泾、杨思两区合并,建立东郊区。本地区原沙港、高东、陈家墩三个小乡同时合并,成立高东乡,乡政府设在田图宅十九号。
1958年8月,东郊区与东昌区(原属市区)合并为浦东县,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决议推动下,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九月浦东县成立了东风、红旗、五一三个人民公社(大公社)。本地区为东风人民公社的第七(原沙港小乡)第八(原高东小乡)第九(原陈家墩小乡)三个大队。
1959年4月,东风人民公社第七、八、九三个大队合并为高东大队。
1959年6月,东风人民公社撤销,改为四个人民公社,本地区为高东人民公社,下辖九个大队。
1984年4月,政社分设,成立高东乡人民政府,同年,原高东公社下辖的九个大队,建立了九个村民委员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高东乡位于川沙县县东北部长江入海口的东海之滨,距川沙县城二十公里,东濒长江口与宝山县长兴岛隔海相望;南与杨园乡毗邻;西与高南乡交界;北与高桥乡接壤。乡人民政府、公社管理委员会设在老宅镇高东新路500号,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平均海拔为吴淞零上4.2米,乡境东西长4.75公里,南北长2.85公里,总面积为12.23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6623亩,耕地面积10286.8亩。
地形地貌
地呈三角形。本乡系江海冲积平原,土质西部多粘性,东部多砂性。土壤的主要类型为沙泥和黄泥,是粮棉夹种区。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水陆交通便利。高桥港和戴家浜两条河流自西北至东南贯穿全境;海徐路、杨高路是乡内主要交通公路,有高川线、高高线公共汽车通过境内,各村之间修筑钢渣支道。全乡干支道总长34公里。
气候特征
受季风影响,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四季变化分明。每年天气变化不规则,气温升降有迟有早。四季分布大体上是:三、四、五月为春季,六、七、八月为夏季,九、十、十一月为秋季,十二、一、二月为冬季。
春季是气温逐步回升的阶段。三月初,气温一般回升到五度以上,进入早春季节;三月底日平均气温已达十度以上;四月下旬,气温一般回升到十六度左右,进入晚春季节;五月底气温上升到二十度以上,开始初夏天气。进入早春以后,春雨明显增多,多数年份有一个明显的春雨阶段,并常出现连续阴雨和大雨。
夏季六月初气温已超过二十度,并继续上升,至黄梅县雨季结束时,气温一般已升至二十七至二十八度。进入盛夏季节。
秋季入秋后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本地气温逐步下降,从二十五度下降到十月下旬的十六度左右,进入晚秋。到十一月底气温开始低于十度,进入初冬季节。
冬季十二月初,气温低于十度以下,到十二月底下降到五度以下,开始进入隆冬季节,隆冬时间一般在五十天左右,平均气温约三到四度,最低气温多数在零度以下,群众中习惯把冬至日起每隔九天为一个“九”,隆冬最冷的天气一般在“三九”和“四九”。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元年~十六年(1912~1927年),高东地区界浜以南地区隶属江苏省松江府上海县高行乡,界浜以北属江苏省沪海道宝山县高桥乡。
民国十七年(1928~1935年)起界浜以北属上海特别市高桥区。
民国五年(1936年),高行区与高桥区合并为高桥区,设保,甲。界浜以南为十五、十六保,界浜以北为一、二保。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上海市沦陷,改高桥区为浦东北区;日伪时期沿袭中国国民党政府乡、保、甲制。
1938年起,实行区、镇、乡三级制,本地区为高桥镇所辖的楼下乡及东乡区、南乡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1949年),属上海特别市三十一区,原高桥镇公所改组重新划分保、甲,本地区为第一、二保及十五、十六保的一部分;1948年又将第一保中部分村宅划出,成立第二十九保。
区划详情
1949年5月,本地区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任命张绍文为高桥区接收专员。高桥区下设五个办事处,本地区为第四办事处,同时废除旧保、甲制,建立行政村。本地区共划分为十九个行政村,各村设村长一人。
1949年11月,上海市高桥区人民政府成立,许思潮为区长。各办事处相继成立人民政府,本地区为高东乡,乡长宫义树。
1951年10月,土地改革完成,原高东乡政府撤销,划分为:沙港、高东、陈家墩三个小乡。
人口
1949年建国初期,总户数2078户,总人口8692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与1964年第二次普查比较。总户数增956户,比1964年增31.19%。其中:男性增896人,比1964年增15.66%;女性增693人,比1964年增8.9%。出生人数比1964年少3人,其中男性少1人,女性少2人。死亡人数增31人,比1964年增31.6%,其中男性增28人,比1964年增68.30%,女性增3人,比1964年增5.2%。
总人口的增长率比总户数的增长率低18.9%,说明分户的增加,实际人口并未相应增加。
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低140%,说明人民生活安定,死亡率大大降低,特别是女性更为显著。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解放前,本地区的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全公社境内没有中学,只有几所小学和私塾。民国初年,沙港、楼下、湾斗、盐仓等地先后在私塾的基础上兴办了四所小学。这些小学规模较大的有学生五六十人,规模小的仅二三十人。民国九年(1920年),楼下镇黄明高为解决子女入学在家中兴办私塾,同时,也招收了一些农家子弟入学,后改为广益小学,于三十年代关闭。
高东中心小学该校创办至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最初系私塾,民国五年(1916),由上海华盛保险公司经理孙荆山与其岳丈黄翰庆(清末绅士)共同创办。民国九年(1920年)二月,孙在私塾的基础上,购地数亩,于沙港村宅改办新学。起初,学校仅有一个班级,招收学生三十余人。学生除了来自沙港村附近的农家子弟以外,也有高桥镇周围的瞿家宅、徐家桥等地的学生前来就读。当初,该校为高桥区第五国民小学校。民国十三年(1924年),学校更名为高桥区第五初级小学校。在此期间,先后有张家等人前来学校担任校长。学校聘有五名教师,设两个班级,学生达一百十五人,教育经费四百九十二元。民国十七年(1928年),孙又出资建造校舍三间,以发展地方教育事业。1945年8月,经上海市教育局批准改名为市立盐仓国民小学。民国三十六年(1947),该校更名为上海市第三十一区沙港国民学校。为了加强所谓的国民教育,特设国民教员一名。
医疗事业
解放前,本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环境卫生很差,露天粪缸遍布各个村宅,每年夏秋季节,苍蝇蚊子大量孽生,各种传染性疾病经常流行,严重影响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本地区霍乱大流行,仅张家宅二队一个小村宅就有十余人染病身亡。人死后,由于无钱收殓,就用草包裹后入土或暴尸荒郊。肺结核病对本地区的危害也很大,据头图宅一位老人回忆,全村二十多户人家,死于此疾者达十人之多。其他还有天花、伤寒、麻疹、疟疾等疾病也有时发生。
民国初年,楼下镇开了一爿中药店,最多时开三爿。遇有一般疾病的患者,往往到中药店去问病买药。在此期间,也有一些别处来的民间医生到中药店坐堂设诊,替人看病。二十年代,楼下镇黄明皋在家中开设了一个私人诊所。此人擅长喉科,至解放前夕停诊。至五十年代初,本地区尚存楼下镇二爿药店,医生则寥寥无几,几乎形成空白。
高东卫生院的前身是医疗卫生所,开办于1957年元旦。新址在竹园大队朱家湾。卫生所借用民房八间计一百十平方米,设立内、外、妇幼保健等科。医务人员由东郊区卫生科分配而来,共十二名。当时,卫生所的主要任务是内、外各科的门诊和出诊,兼搞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妇幼保健及爱国卫生工作。初办时,所内的医疗设备十分简陋,如遇到疑难杂症,一般都要转往上一级医院诊治。1958年,卫生所设置了四只简易病床,以利路远病人观察治疗。
1960年6月,卫生所迁往麦家宅。两个月后卫生所又迁至竹园田图宅,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充实医务力量,将卫生所改建成卫生院。卫生院建成以后,建筑面积增至四百平方米,卫生技术人员逐年增加。卫生院的科室也由原来的一个内、外科综合大科和一个妇幼保健科,逐年扩充分设为内、外、妇、儿、中以及放射科、检验室、防保组等近十个科室。医疗设备也从少到多,日趋完善。近年来,还先后添置了心电图机、超声波检测仪等一些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疾病的诊治率。
1982年11月,经上海市卫生局批准,卫生院在公社新规划的集镇区落水沟桥西,开工建造一座新大楼,大楼的总面积一千七百平方米,投资金额达二十六万余元,1984年春,大楼建成使用。
1985年,卫生院有职工四十四名,其中医务人员三十五名(大专四名,中专二十四名,初级七名),全年门诊数四千七百零九人;全年住院病人数九百七十一人,治愈好转率达到95.6%。
经济发展
建国后,设立高东乡,属上海市高桥区,1956年属东郊区,1958年属浦东县,1961年1月起属川沙县。1984年建立高东乡,辖9个行政村、81个村民小组。1985年全乡有4413户、15331人。乡境珊黄村黄家湾为新老护塘(老护塘、钦公塘、人民塘)的会合处,俗呼“合护塘”。明成化年间,黄于此筑海塘。黄家湾处“五好沟”口,南离川沙县城15.05公里,北距吴淞口14公里。境内交通水路有高桥港、戴家浜自西北至东南纵贯全乡。公路有海徐路、杨高路过境,高高线、高川线公交车设站。高东乡党政机关设在试验场村(高东新路500号),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当地传统的手工艺品特别是绒绣工艺品都进入国际市场。近些年来,工业发展迅速,1985年底乡、村、队办工业共有77个,职工4608人,个体户29个,工业总产值3632万元。主要产品如柠檬酸已列入国家计划,出口日本、马来西亚,“画眉牌”沥青烘漆、BB—B系列油泵,均行销国内外。1985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605万元。创建于1932年的高桥海滨浴场,1985年6月由高桥海滨旅游开发公司集资500多万元,仍在原处修复开放。
参考资料
浦东史志.浦东史志.2015-08-13
高东乡志.浦东史志.2015-08-11
行政建制.浦东史志.2015-08-17
高东乡.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