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灰燕鵙

灰燕鵙

灰燕鵙(学名:Artamus fuscus),又名灰色燕伯劳、灰伯劳、灰身了我,英文名Ashy Shrike、Swallow Shrike.,是雀形科燕鵙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6-18厘米,主要以飞行性昆虫为食,既能紧靠地面飞捕昆虫,也能像鹰一样在相当高的空中捕食昆虫。多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和中南半岛等地。

形态特征

灰燕鵙雄性成熟个体的显著特征有:嘴基周围、前额、眼周、颏部和眼下缘的羽毛均为绒黑色;头顶至枕部、耳羽和上颈侧羽毛呈暗石板灰色;后颈、背部、肩部和腰部羽毛为石板灰色,并带有少许葡萄灰褐色;尾上覆羽为灰黑色,边缘沾有灰褐色,长形尾上覆羽为污灰白色;尾羽为暗石板灰黑色,边缘灰褐,尾端边缘灰白色;翅上覆羽和初级飞羽为深灰黑色,边缘有褐色狭缘,初级飞羽共有10枚,其中第一枚短小退化,第二枚与第三枚长度相近;次级飞羽边缘为灰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为灰白色。下体颏喉部为暗灰褐色;胸部和腹部呈淡葡萄褐色,腹部中央和肛门周围颜色较浅;尾下覆羽为污灰白色。

灰燕鵙雌性成熟个体的主要特征与雄性相似,但颜色较为暗淡。

灰燕鵙幼鸟的主要特征是:头顶颜色比成鸟更深,上体葡萄褐色更为明显;翅初级飞羽外侧带有灰褐色;下体羽毛为灰褐色,颏部和喉部带有浅葡萄褐色,胸部和胁羽末端边缘污灰白色,形成不明显的斑纹。

灰燕鵙的虹膜为红色或红褐色;喙为蓝灰色,尖端黑色;跗蹠为石板蓝或暗褐色,爪为黑色。

分布范围

灰燕鵙分布范围为印度至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包括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国家;地区性常见于云南省西部、南部及东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广东省南部及海南岛的开阔地区,高可至海拔1500米。

栖息环境

灰燕鵙主要生活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矮山丘和平原地区,偏好常绿阔叶林的栖息环境。它们也常可见于次生阔叶林、新生的林地以及林缘的稀疏林地。此外,灰燕鵙较偏爱以棕榈为主的河谷森林。

生活习性

灰燕鵙常在以棕榈科植物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中筑巢,倾向于结成小群或30至50只的大群进行活动。灰燕鵙会进行季节性的局部迁徙,在山脚平原和山区之间往返。灰燕鵙的觅食活动多发生在山脚开阔地带,而繁殖则选择在山区的高大乔木上。灰燕鵙多栖于裸露树枝或其他栖处,作盘旋巡猎飞行以捕捉昆虫,有时飞行于水上。飞行常作燕式冲滑。常群鸟紧贴栖于一处,相互以嘴整理羽毛或一道晃尾。敢于围攻鹰类及乌鸦。

灰燕鵙的饮食以昆虫为主,包括白蚁蛾类花蝇科等,偶尔也会食用花蜜。灰燕鵙的鸣叫声尖锐刺耳,如“chek-chek-chek-chek”或“chake-chake-chake”,在发情期和早成雏孵化后鸣叫尤为频繁。

繁殖方式

灰燕鵙繁殖季节通常在每年的4月至6月,选择在高大树干的洞穴或枝丫,以及椰子蒲葵等植物的叶柄基部筑巢。灰燕鵙的巢穴由细藤条等材料编织成蚌壳状,每窝产卵2至3枚,偶尔也有4枚的情况。其卵呈白色,表面有大小不一的棕黄或棕褐色斑点,平均卵的尺寸为22.5mm×16.7mm,最大可达22.9mm×16.8mm,最小为22mm×16.6mm。筑巢和孵卵的任务由雌雄鸟共同承担。

保护现状

灰燕鵙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其已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物种发现

2022年9月6日,道县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队在开展动物资源调查时,在该县寿雁镇十里桥村黄家自然村首次发现了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灰燕鵙。

2022年海口五源河中国湿地公园生态监测工作中,共发现14个物种新记录,其中包括灰燕鵙。

参考资料

鸟纲雀形目燕鵙科灰燕鵙(灰色燕伯劳、灰伯劳、灰身了我)Aves Passeriformes Artamidae Artamus fuscus340-1.pdf.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共享平台.2024-08-06

..2024-08-06

Artamus fuscus.IUCN.2024-08-06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8-06

刷新湖南省鸟类名录新纪录 道县首次发现灰燕鵙.今日头条·华声在线.2022-09-06

海口五源河今年已发现14个物种新记录.今日头条.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