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东巴文化博物馆

东巴文化博物馆

东巴文化博物馆以东巴文化为特色,占地7亩,包括历史、自然、艺术在内的综合性民族民俗博物馆。博物馆主体建筑形式为仿古纳西族四合院式,根据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山水环境条件,形成以群体院落作为主体建筑带的古建筑。

简介

“博物馆不是古董的坟墓,而是新思想的孕育场”。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历史走过的足迹,更可以激发您的智慧与灵光。丽江市历史上的沧桑变迁、风云往事,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踪影,可以在这里寻到它的遗韵。

那古朴粗糙的铜斧,那锈迹斑斑的步枪,那展翅欲飞的五风楼,那挺立在金沙江边的红军渡江纪念碑,那粗犷而富丽的白沙壁画……无不蕴涵着一种悠悠的历史情韵,隐藏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云南省西北部的丽江市,有一个全国独一无二而又蜚声海内外的民族文化博物馆——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

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原名为丽江县博物馆,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1999年7月才正式更为现名。博物馆现收藏了12000多件文物,多年来为保护、传承和弘扬东巴文化,宣传丽江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布局特色

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以东巴文化为特色,位于黑龙潭旁边,占地7亩,博物馆主体建筑形式为仿古纳西族四合院式,根据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山水环境条件,形成以群体院落作为主体建筑带的古建筑群。

丽江纳西东巴文化博物馆建筑,按纳西族民居的发展进行布局,利用玉泉水源和象山西麓的自然景观,由北向南开辟了古人类洞穴居、巢居、半穴居、帐篷居、吊脚楼居以及木楞房、三坊一照壁、四台五天井等不同阶段的传统民居,并在其中展出反映各时期纳西族生产力水平的民俗文物资料。

开辟“祭天”、祭风”、祭署”(自然神)等民俗、宗教仪式场景,为观众进行东巴祭祀仪式展演。除此以外,还可以在这里看到有关东巴文化的各种图片文字介绍,还有经书、绘画、祭祀法器等实物资料,以及纳西族古老的生产生活用具等,是云南省最值得一看的博物馆之一。

意义深远

所谓的东巴文化其实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因其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东巴教是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为基本特征,信奉万物皆有神灵。其教徒称“东巴”,意为“智者”,他们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至今保留在民间的东巴象形文字,共有1400多个单字,被誉为当今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东巴象形文字记载的东巴经文典籍,多达2万多册、1500多种,其内容有哲学、历史、宗教、医学、艺术等,堪称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早在19世纪,东巴文化就引起了外国学者的重视。如今,美、英、法、德等17个国家和地区收藏有东巴经书,先后从文字、历史、宗教、音乐、舞蹈等对其进行了系统的翻译、整理和研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数十年的历史空白,东巴活动在丽江市许多地方已近消失,除了极少数专家学者和几个老东巴外,大多数人对东巴文化知之甚少,东巴文化面临着成为仅存于博物馆展览、图书馆资料里的“死文化”的危险。

因此,无论是在丽江,还是在国外大学的讲坛上,李锡不停地为抢救保护东巴文化而大声疾呼。他认为,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并非仅仅是古代文化或是单纯的宗教文化;东巴文化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现在应该还于民间;东巴经书的书写文字是象形文字,现在普遍使用的“纳西东巴文”的提法不准确,应该正名为“纳西象形文”;对东巴身份应重新定位,东巴首先是有智慧的劳动者,其次才是主持各种东巴仪式的祭师。

东巴文化未来的发展应遵循“学术研究是龙头,产业开发是动力,民间传承是基础”的方向,与时俱进,随整个民族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发展、充实、进步;作为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东巴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极其浓郁的民俗性的一面,它不仅存在于古代纳西人的生产、生活中,也存在于近代乃至当代纳西人的生产、生活中,人民群众才是东巴文化能够真正保存、发展的关键。

修建意义基于良渚文化的独特内涵以及它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重要意义,1992年良渚博物院破土动工,1994年5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从此承担起传承、发扬良渚文化的光荣使命。博物馆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主楼建筑分上下两层,屋顶顶角以良渚文化典型玉器——玉琮为造型,使整个建筑既融入了良渚文化元素,又显得古朴别致。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坐落在良渚镇荀山边上,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博物馆内设一个序厅和三个展厅,共展出良渚文化器物400余件(组)。序厅以赵朴初先生题写的“文明曙光”四个鎏金大字最为醒目,整个序厅的墙面用块石叠砌成壁,并施以不同的颜色分别示意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最下层代表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最上层代表的是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时代,中间一层突出体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文化,每层上面都刻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纹饰与器物。石壁上嵌着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的题词——“文明曙光”,作为基本陈列的名称,为全馆所展示内容起到提纲挈领之意。设计特点1.内外空间和功能设计博物馆依山面水,在建筑样式上,既体现了当代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又体现出良渚文化内在精神在时空上的延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与周边环境得体地对话,成为一道“自然的”风景。在内部单元的组成上,充分考虑当代先进博物馆在教育普及、学术研究和收集保管三个方面的要求,设有基本陈列室、临时展室、影视报告厅、学术会议室、观众服务设施和休息区域、贵宾接待室、阅览室、技术用房、行政用房等。同时,通过恰当的造园手段,使内外空间自然过渡,内景、外;景互相呼应。在展示手段上,采用考古文物陈列、多媒体演示、场景仿真模拟、专题片放映、面和立体图表的示意等多种手法,配合现代的声光系统,以求给观众清晰的印象和直观的感受。2.多方位、多角度的内容表现3.用文化时空坐标(联系到中外的同期文明和文化,也涉略到与良渚文化有传承关系的文化形态),阐明良渚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无法取代的崇高地位,以及良渚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起源探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4.尽可能多地运用考古实证的陈列,辅以生良渚博物院要让参观者在近距离的接触中,真切感受那温和圃泅中蕴涵的大气和刚性,品味那掩藏在东万式神秘和浪漫中的天地自然观念。并告诉他们对精神和文化的不懈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所表现的非凡的厚创精神和原创能力,正是造就良渚文化1300年辉煌的根本动曰。它既呈一个庄严的当代文化祭坛,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让公众感觉到亲切的场所。活、生产场景仿真模拟,集中展现良渚文化时代,先人们在大规模农业生产、工程建设、水上交通、玉石器制作、制陶业和纺织业的发展、市井的形成等诸多博大精深的创造性成就。5.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手法,表现独立于物质文化±外的形态完整的良文化礼制及其对后代中曰社会意识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发掘良渚文化的精神内校在今天依然具有的现实意义。6.运用文化比较的方法,展示良渚文化与玛雅文化、美洲文化及环大洋文化的(相互关系,核理出良渚女化向海外传播的文化脉络。7.叙述良渚文化的发现和发掘过程,展示良渚文化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尚未解决的相关课题,激发参观者的探究热情。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