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东晋时代的画家顾恺之偶然读到三国时代(220-280年)文学家曹植写的《洛神赋》后有感而作的。由于顾恺之所作原本现已亡佚,仅存数套摹本传世。
辽宁本《洛神赋图》应是赵构时期,大约1162年之前所做的摹本,忠实保留了六朝时期原本(约成于560-580年)的构图、图像与图本部列的图貌。
创作背景
此摹本的摹成反映了当时南宋的政治背景。当时宋高宗在临安区即位,重建南宋政治中心,朝廷官员为宣誓效忠,同时向北方金朝(1115-1234年)宣示南宋的政治及文化正统地位,因此在绍兴二十年(1150年)左右便开始推动许多文化复兴,包括大量制作相关的书画作品,辽宁本《洛神赋图》即在此背景下完成。先由高宗的宫廷画师临摹原画,再由书者抄录赋文。
作品鉴赏
辽宁本《洛神赋图》采“图文融和法”,将赋文分为长短不一的段落,并和相关图像形成不同组合,使图画与文字在画面上产上一种动态的互动效果与整体的韵律感。有了赋文引导,使人能了解整则图像相互之间的故事情节和关系。是六朝时期创行的图文配置法,显示这些赋文在六朝构图中就已存在,并不是南朝临摹时才加上的。
同时,作者采用半连圈式的空间设计,用许多小土丘作为空间的区隔物,以界定各场景的范围,使场景和场景之间更为段落分明。
第一幕:邂逅
该卷一开始两景〔离京〕和〔休憩〕已佚,现今所见的是一些简单树木与二十列小楷书,内容所抄录的是《洛神赋》题目和赋文开端的三十八句文字。“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余告之曰:“其形也,...”
此段文字正是在描述,日落时分,曹植在南洛河边林木漫步时,忽见洛神;然其他人都无法看到,于是请曹植描述出他所见到的洛神有多美。
接着第三景:〔惊艳〕所图写的场景是曹植向御者描述洛神的美艳。伴图分布在洛神四周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扶出波。”在此景里出现两组人物图像,右边一组的曹植和八个侍从站在河岸上的两棵柳树下,及左边一组站在水边的洛神及形容其如何美丽的图像:“惊鸿”、“游龙”、“秋菊”、“春秋”、“轻云蔽月”、“流风回雪”、“太阳昇朝霞”、“芙蕖出绿波”。
其中曹植穿戴藩王服饰,头戴梁冠,身着宽袖长袍,脚著笏头履;侍者头戴黑纱笼冠,身穿v形领直袍,长裤和高齿履。另有一童子站在右边,投梳双鬟,手持羽扇。画者也将赋文中的节奏感与音律变化转移在人物站立位置的高低与疏密,创造出视觉的上连续与顿挫。而洛神则是站在水畔,身体朝左,头部向右,左手举至胸前,手持圆形羽扇,右手轻举至肩,四周分布着描写其美丽的八个图像,这八个图像与文字交错,在画面上忽高忽低,如有旋律式的组合关系,是画面充满动感的视觉表现。
在左方山谷上旁则抄录了对洛神系部描写的赋文:“纤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步踟蹰于山隅。”
第二幕:定情
第三幕:情变
第一景〔众灵〕依据赋文所记,应包含四组女灵在“戏清流”、“翔神渚”、“采明珠”和“拾翠扇”,但“或采明珠,或拾翠扇”此段的赋文与图像已佚失。
在场景的右上方山林间及左边小山林下各出现两列赋文。第一段赋文:“于是众灵杂,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画中右下方出现两个女神在水中嬉戏,描绘“或戏清流一句”。画中左上方则是两个女神在岸上的天空处悠游,居左者手持羽扇,居右者似持莲花,描“或翔神渚”此句。
接着是两段较长的赋文,描写促使洛神徘徊不忍离去的缠绵的感情。第一段赋文:“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若危若安。”与此段赋文可能相关的图目前已经佚失。第二段赋文:“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阿那,令我忘餐。”相关附图在文字下方,描绘曹植望着徘徊不忍离去的洛神。其中曹植坐在炕上,侍者站在后方杨林间,洛神为在左边,以四分之三的侧面朝右,微俯望着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