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临安府行用

临安府行用

临安府行用钱牌,长6.7厘米,宽1.8厘米,厚0.2厘米,重10克,是一种宋朝文物。

历史背景

南宋末年,面对金、辽的威胁,宋王朝迁至江南地区,国内经济困难,财政紧张。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和战争造成的国库空虚,政府开始大规模铸造各种铁钱。同时,此举也有助于防止铜钱流向北方的金、蒙地区。据记载,南宋时期发行的“临安府行用牌”分为铜质和铅质两种材质。铜质背面刻有“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准伍佰文省”三种面值;铅质则有“准一十文省”“准四十文省”等面值。这些钱牌的铸行时间较短,属于代用币性质,流传稀少,价格高昂。它们的独特形状使其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珍贵的收藏品。

发展历程

随着南宋政权建立,杭州市成为首都,赵构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升级为府,此后百余年间均称为临安府。在景定年间,由于钱币流通不畅,杭州市区增加了焊锡牌的铸造,以方便使用。当时,大面额纸币会子难以用于小额交易,而临安府禁止铜钱流出城外,导致铜钱供应不足,因此出现了牌帖。然而,由于国家命运不佳,对民众的剥削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很快商人和市民就拒绝使用这种钱牌。《宋史·度宗本纪》记录了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七月颁布的法令,禁止民间使用牌帖。

货币制度

钱文中提到的“省”是指省陌,这是五代十国以来延续的一种金融流通制度。例如,《五代史·王章传》中提到:“官库出纳缗钱,皆以八十为陌。”这意味着八十文钱相当于一百文。宋代继承了这一制度,将七百七十文规定为一贯钱,七十七文相当于一百文。因此,“准伍佰文省”相当于三百八十五文铜钱;“准叁佰文省”相当于二百三十一文铜钱,这些都有历史资料佐证。

参考资料

临安府行用钱牌 .个人图书馆.2024-10-30

南宋临安府行用 两种材质居五十名珍.网易.2024-10-30

临安府钱牌,为代用币,面文楷书“临安府行用”.百家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