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家砭镇

张家砭镇

张家砭镇位于绥德县西部,总面积96平方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4千米。镇内辖1个社区和17个行政村,总人口31814人(2020年数据)。张家砭镇东与名州镇接壤,南连田庄镇,西邻子洲县苗家坪镇,西北接石家湾镇,北靠四十里铺镇。2015年,陕西省民政厅批复同意撤销张家砭乡,设立张家砭镇。2011年,张家砭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

历史沿革

因早年有张姓人家居大理河北岸此砭而得名。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绥德县中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秋,实行保甲制,属中山镇联保。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实行区、乡、村行政建制,属沙滩坪区。

1949年10月,属张家砭区。

1961年7月,成立张家砭公社,辖32个生产大队。

1984年7月,改设为张家砭乡。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张家砭乡,设立张家砭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张家砭镇地处绥德县西部,东与名州镇接壤,南连田庄镇,西邻子洲县苗家坪镇,西北接石家湾镇,北靠四十里铺镇。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4千米,总面积9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张家砭镇地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850—1100米。境内最高点位于砚池一村将军山,海拔1191米;最低点位于清水沟村无定河大理河交汇处,海拔805米。

气候特征

张家砭镇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9.5℃,1月平均气温-7.5℃,极端最低气温-25.4℃;7月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8.4℃。生长期年平均196天,无霜期年平均165天,最长218天,最短11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15小时,年总辐射132.49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258天。年平均降水量486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747.5毫米(1964年),极端年最少雨量235毫米(1965年),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7—9月,以8月最多。

水系水文

张家砭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无定河大理河等。其中无定河,自麻家沟村入境,由北而南出境,境内流长7.8千米。大理河从石家湾镇流入境内,由西北而东南,在清水沟村汇入无定河,境内流长7.6千米。

自然资源

张家砭镇境内矿藏资源主要为盐,地质储量1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亿立方米。林地面积1.2万亩,果园面积0.26万亩。

自然灾害

张家砭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大风、连阴雨、霜冻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辖张家砭、黄家沟、柳家庄、邢家、五里湾、卜家湾、折家碱、柳湾、芦碱、井畔、马家坬、木家楼、蒲家圪崂、郝家桥、王家碱、米家碱、高家碱、砚池一坬、砚池二坬、砚池三坬、白家湾、清水沟、落雁砭、王家庄、高石角、五里店、十里铺、丁家沟、麻家沟、问沟、王家沟31个行政村;下设16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张家砭镇下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张家砭村248号。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辖区总人口2592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803人,城镇化率22.4%。另有流动人口3800人。总人口中,男性13217人,占51%;女性12707人,占49%;14岁以下4012人,占15.5%;15—64岁19887人,占76.7%;65岁以上2025人,占7.8%。2011年,张家砭镇人口出生率11‰,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70人。

截至2018年末,张家砭镇户籍人口2632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张家砭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866元。

2018年,张家砭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上企业1个。

2018年,张家砭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4个。

第一产业

2011年,张家砭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00万元,比上年增长5.7%,农业增加值444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农业耕地面积4.3万亩。

张家砭镇粮食作物以豆类、玉米、谷子为主。2011年,张家砭镇粮食生产5182吨。

张家砭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等。

张家砭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张家砭镇生猪饲养量3989头,年末存栏1687头;羊饲养量9984只,年末存栏6584只;牛饲养量244头,年末存栏240头;家禽饲养量3.5万羽,上市家禽2.8万羽。2011年,张家砭镇生产肉类260吨;禽蛋260吨,鲜奶3078吨。

第二产业

张家砭镇形成了以建筑材料、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张家砭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工业增加值660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2011年,张家砭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4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2%。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商业网点13个,职工213人。2011年,张家砭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邮政网点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3千米,投递点34个,乡村通邮率100%,业务收入6万元。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电信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2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26%;移动电话用户81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36%;宽带接入用户1286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20万元。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2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8%;人均储蓄1500元;各项贷款余额3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3%。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文艺表演团体2个,演职人员34人;电影放映队1个,年放映电影372场次,观众达24300人次;乡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5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6户;农家书屋22个,藏书3.3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24人。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线电视用户达1200户,入户率达18.3%;“村村通”入户2116户,入户率32.3%。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70人,专任教师12人;小学5所,在校生464人,专任教师12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410人,专任教师8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中1所,在校生1125人,专任教师306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738人。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县级技术研究中心1家,各类科技人才24人,承担市级重点新产品3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个,其中乡级卫生院1个,门诊部(所)34个,病床42张,固定资产总值7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6人,其中执业医师9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34人。2011年,张家砭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6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张家砭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4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3%。本地运动员获杭州第19届亚运会银牌1枚。

社会保障

2011年,张家砭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1063户,人数3118人,支出862.3万元;城市医疗救助35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7人次,共支出0.5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221户、人数2568人,支出368.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3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3.4万元;社会福利费20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1万人,参保率68%。

交通

张家砭镇境内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铁路西包线境内长5千米、太中银线境内长8千米,并相交于境内十里铺、丁家沟两村,十里铺为陕北最大枢纽站,日均有24列客车停靠。青岛—银川高速公路过镜,境内长2千米;黄骅港—山丹公路穿乡而过,境内长5千米;有县乡公路3条,总长55千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