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齿鼠
板齿鼠(食虫类:Bandicota indica),是鼠科、板齿鼠属的动物。板齿鼠体形粗大,吻短而钝,耳短,尾粗,爪锐利,背毛黑褐色,腹毛基部灰褐,毛建草棕黄。
板齿鼠昼伏夜出,警惕性较高,挖洞穴居,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一般年产4-6胎,每窝产仔3-7只,喜栖于潮湿近水而较高的地方,分布在亚种部分地区。
板齿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概述图来源: )
形态特征
板齿鼠体形粗大,体长250-300mm,体重0.6-0.7kg,最重者可达1000g。吻短而钝,耳短,背毛长而硬,突出体外一般40mm,最长大于80mm。尾粗,其长等于或略短于体长。后足宽阔,长45mm左右,掌垫6个,爪锐利。乳头6对,即胸部3对,鼠蹊部3对。
板齿鼠口鼻及两眼间为棕黑色,背毛黑褐色,基部灰褐。头部和背部中央毛色较深,体侧略淡,臀部全为黑色长毛覆盖,四足背面棕褐色。腹毛基部灰褐,毛尖棕黄。背腹间毛色无明显界限。尾单色,为黑褐色。
板齿鼠颅骨粗大,颧弓发达,鼻骨前缘向前伸不超过门齿。吻宽大于眶间宽。骨发达,较直而不平行,微呈弧形向后延伸,至鳞骨处隐约消失于枕外骨。脑颅窄,眶上嵴发达,左右两侧颞嵴平行,向后延伸至鳞骨。听泡小于枕鼻长。腭骨的后缘超出第三臼齿甚多。
板齿鼠门齿粗硕,大而锐利。臼齿大而宽,臼齿冠面的横嵴退化成板状,齿突愈合而消失。第一上臼齿具三横嵴,而二、三臼齿则各为三板状横嵴。
栖息环境
板齿鼠喜栖于潮湿近水而较高的地方,如海堤、河堤、灌渠旁、围基、甘蔗田、甘薯地、高土堆、小土丘、竹林、山麓、茅草丛、水塘边等采食方便、水源充沛、地势高、隐蔽条件好的地方以及垄沟、田基的豁口、渠边、草丛棘篱下。
生活习性
板齿鼠昼伏夜出,离洞活动时间多在黄昏和拂晓,其中又以前者为最活跃,白天在田野极少发现其踪影,只有在人烟稀少或隐蔽条件较好的地方或天阴时,昼间才偶有活动。板齿鼠警惕性较高,一遇敌情,立即逃避,来不及时,即掀起前身,背毛松竖,张牙露爪,扑向“敌人”,且发出吱吱的叫声。当它们准备出洞时,多先在洞口停留一段时间,察听外面的动静,若发现敌情,迅即转回洞内并用后足快速推土堵塞洞口。为了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板齿鼠有暂时性的迁移现象。其活动范围比黄毛鼠大,游水的本领也强,往往100多米宽的河也可游过去。
板齿鼠挖洞穴居,洞穴多设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结构十分复杂,洞口比褐家鼠、黄毛鼠的大,洞口3-8个,最深的洞道离地面约1m,一般离地面80cm。洞口分前洞口和后洞口两种:前洞口仅有一个呈圆形直径约10cm,位于整个洞道的最低处,洞口处堆积着挖洞道时推出的粒状泥土,形成一个锥形大土堆;后洞口数量较多,一般在3个以上,位置较高,洞口处没有堆积锥形大土堆。洞道复杂,全长可达数米,窝巢设于通往后洞口的洞道之侧,窝巢近于圆形,直径约220mm,内垫稻草、甘蔗叶等,有的洞穴则在甘蔗叶堆和水塘边筑巢隐居,洞穴分为栖息洞和I临时洞两种。前者是板齿鼠较长期住所,结构复杂,洞口7-8个以上;后者简单,为临时避难用,洞口只有1-3个。
板齿鼠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特别喜欢甘蔗、甘薯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种子。至于以哪种作物为主食,则与所在地区农作物类型有关,且有季节性的差异。例如在种番薯较多的地方,便以甘薯为食;在甘蔗产区,便以甘蔗为主粮;在水稻区则盗食孕穗和谷粒。如果田间没有吃的作物时,它们就吃草籽、草根、嫩茎和小浆果等。此外,还吃极少量的动物性食物,如小鱼、虾、螺等。有时也互相残杀,咬食鼠尸。板齿鼠食量大,在饲养条件下体重平均445g的成鼠,每日取食量达114g。田间野生植物占板齿鼠食物的比重相当大,这与板齿鼠的栖息环境禾本科杂草多有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中原地区分布在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云南省、贵州省和四川省的南端。
繁殖方式
板齿鼠繁殖力强,一年四季都有繁殖,一般年产4-6胎。雌鼠往往在哺乳期间又能交配受孕,每窝产仔3-7只,最多9只。一般春夏季产仔数少,幼鼠成活率低;秋季产仔数多,幼鼠成活率也较高。孕期4周,幼鼠出生后23-26天就可以自由觅食,为害农作物。幼鼠经3-4个月即达性成熟,可以交配繁殖。
亚种分化
(资料来源:)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其栖息地很常见,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在中国深圳,由于板齿鼠栖息地急剧减少,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1984年捕获59只,占11.78%,2000年在宝安区的光明街道捕获16只板齿鼠,占2.56%,2005年张小岚的调查在宝安区发现1只板齿鼠。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