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是爱德华·福斯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905年出版。故事以英国寡妇莉丽亚与意大利小伙吉诺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开情节。作为主人公之一的菲利普在两种文化的交锋中,开始了一段心路历程,人格结构在不同的阶段也产生了动态的变化,经历了从压抑本我、盲目偏执的超我到完善自我的转变的过程,最终实现了人格结构的完善。菲利普人格结构完善的心路历程的背后,也是作家福斯特本人对当时英国文化价值观念的反思及对意大利开放文化的吸收借鉴。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以意大利和英国为背景,展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和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气氛沉闷、虚伪做作的英国社会和生气勃勃、热情奔放的意大利社会。

电影《天使不敢驻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1991年6月在英国上映。此外,英国广播公司于1966年将该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名为“本月之戏”。

1991年,查尔斯·斯特里奇导演了一部电影,由鲁珀特·格雷夫斯、乔瓦尼·吉德利、海伦·米伦、海伦娜·邦汉·卡特和朱迪·戴维斯主演。BBC广播4台曾播出该小说的十集广播剧

马克·韦瑟根根据该小说创作的歌剧于1999年在皮博迪音乐学院首演,并于2015年在圣何塞歌剧院进行了专业首演。

创作背景

20世纪初,英国已经是欧洲首屈一指的强权国家,它的势力遍布全世界。20世纪初的“日不落帝国”,表面上仍处于辉煌的巅峰时刻,实则已嗅到日薄西山的浓烈气息。

20世纪初到二战前的英国社会是福斯特创作的主要背景时代,这个时期的英国经历了盛极而衰,每况愈下的巨大转变。六十多年极为鼎盛的维多利亚时期之后,英国迎来了内外交困的黑太子爱德华时期,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英国的发展都处于逐渐沦丧的地步,工业革命,贫富差距,阶级冲突,妇女运动,民族解放斗争都在激烈地冲击着这盛势时代的残留,这样的危机四伏,让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们开始反思笼罩在昔日余晖下的价值观念,重新审视英国的社会文化,探索他的未来。福斯特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与这个时期相应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发展愈发强烈的工业化背景下不断膨胀,人们在无束无缚中享受着物质自由;然而人们的精神正面临着人性沦落的重大危机,人们生活在时代传统与更新的夹缝中,既怀念过去的繁荣与稳定,又希望变革旧的传统与秩序,向往一个新的世界;既回不到过去,又无法预见未来,最终成为这个变革时期的边缘人的特点。

爱德华时代指1901年至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以爱德华时代的英国意大利为背景,展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和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观念。爱德华时代的英国是奉行男权主义思想的社会,长期以来,男性不仅把他们对女性的价值判断公式化,并强加给女性,而且经过长期的强权压制和男性话语的灌输、暗示,这种公式化的东西已经得到了女性的自我认同,被女性内在化了。

爱德华时代是一个贫穷和富裕两极分化的时代,上层阶级依赖着国外投资和本国巨大的劳动力资源过着舒适悠闲的生活,而生活在大城市的底层阶级人民却困苦不堪。小说中的菲利普和卡洛琳处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他们心理的焦虑感可想而知,所以他们才会迫切地要求改变命运。

英国人所谓喜怒不形于色、儿女之情不动于心常常被看作是有教养的美德,实际上是精神困顿、感情苍白的表现。与这种阴暗灰霾的英国气息相对立的是阳光明媚、色彩绚丽的希腊意大利以及它们热情奔放、直率粗犷的人民。也正因为如此,福斯特创作出他的第一部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揭示英国社会制度的僵化、保守以及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间的冲突。

作者简介

爱德华·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通称E. M.Forster,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作家。出生在伦敦。作品有《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漫长的旅程》(1907)、《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霍华德庄园》(1910)、《印度之行》(1924)和去世后出版的《莫里斯》(1971)等。

内容简介

讲述了一位三十三岁的寡妇莉丽亚,不堪她富有的、冷酷的婆婆的轻视和压制,出国旅游,并且爱上了小她十岁的平民出身的意大利青年。她害怕婆婆阻挠,便仓促成婚。但由于两个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冲突,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莉丽亚最终抑郁成疾,死于分娩。为了维护她家族的面子,莉丽亚的小姑偷走了婴儿,但婴儿却死于车祸。

角色介绍

莉丽亚·赫里顿

莉丽亚出身贫寒, 33岁,嫁给了比她小十多岁、出身贫寒的吉诺。莉丽亚天生丽质,多情,占有欲强,没有什么娱乐消遣,不喜欢音乐,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干活。她有着双重性格,一方面,莉丽亚是勇敢的,她敢于冲破世俗偏见和传统道德的束缚,勇敢地追求自身幸福。出生于下层社会的年轻漂亮的莉丽亚,敢于打破阶级观念的束缚,嫁到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

莉丽亚的性格又是保守的。她不能彻底摆脱英国传统意识形态对自身的羁绊和束缚,在她的性格中也包含着保守落后的观念,这与她的悲剧命运直接相关。莉丽亚远嫁意大利的目的是想摆脱索斯顿令人窒息的虚伪的道德的束缚,从而寻求自由的生存空间,然而莉丽亚的头脑中也和“日不落帝国”的其他子民们一样,混杂着那种难以剔除的英国中心意识。莉丽亚婚后生活并不幸福,悲愤成疾,难产而死。

吉诺

吉诺出生在意大利的蒙特利亚诺。他是个刚服完兵役的年轻小伙,是当地牙医的儿子,没钱也没地位。“当创作吉诺这个人物时,福斯特使用了自然原型。”这个自然原型就是潘神,他的粗狂特征就是通过吉诺这个人物展现出来的。吉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的行为举止和外貌特征都完全有悖于英国的绅士标准。他思考问题简单低俗,说话大声嚷嚷。吉诺的野蛮鲁莽贯穿于整篇小说,每次吉诺发飙的时候,读者都不难把他的野蛮行为与潘神的可怕外貌相联系。本能是指一个人不由自主地表达他自己的真实情感。福斯特作为人文主义者,对吉诺本能的描述也反映了他以人为本的写作风格。

吉诺的本能不仅有粗野的一面,还有热情的一面。他满怀热情地希望有一个孩子,希望通过孩子来延续他自己。“他想要个儿子,整天说的想的都是这个。他唯一的渴望就是有一个他那样的男人管他叫父亲,这渴望牢牢地抓住了他。这是他生平以来第一个重大渴望、第一个重大激情,我要延续。”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家庭背景方面,吉诺受现代化都市的影响甚少,被看作带有粗犷自然本性的人物。

菲利普·佩里沃

菲利普·蒙巴顿英国中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憎恨传统的陋习和虚伪的情感,渴求自由,迫切地想要改变,他身上体现的焦虑和恐慌最深。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的主题思想:救赎。

菲利普的救赎

菲利普的内在品质使他踏上了从传统到连接心灵的救赎之旅。菲利普每次从意大利返回英国索斯顿镇后反应都各不相同。第一次从意大利回来之后,他“摆出一副预言家的态度,大有彻底改变或者摒弃索斯顿的架势”。然而,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无论是他自己还是索斯顿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菲利普的意大利之行可以说就是一个追求完满人格的过程。

意大利在菲利普脑海中一直都保留着神圣的印象,那里有保持着文艺复兴韵味的风俗习惯,热情好客的人们,孕育着梦想的艺术殿堂,然而这所有的美好在他第二次意大利之行时似乎却为“贪婪、野蛮、愚昧,甚至还有粗俗”所替代。菲利普亲王憎恨吉诺,因为吉诺“毁灭了”他生活中的理想。对菲利普来说,意大利不仅拥有非凡的艺术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是菲利普理想与道德寄寓的地方。然而,吉诺使菲利普清晰地看到,原来意大利这片美丽的土地“也无力改变自己怀抱中的人与物”。这个事实让菲利普心中极为痛苦,但痛苦并非出于同情,而是由于“幻想的最终破裂”。幻想破碎之后显现出真实的现实。意大利不再是菲利普耽溺于幻想和想象的地方,这个现实虽然残酷与无情,却促使菲利普真正走向成熟。

菲利普亲王在母亲赫里顿夫人的催促下,第二次前往意大利阻止莉丽亚的婚姻。菲利普崇尚意大利,但是他却“从未想过和意大利人做亲戚”。菲利普·汉考克所热衷的意大利只是表层的,远望和近观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菲利普到意大利时,卡洛琳去车站接他,在车上菲利普向卡洛琳了解吉诺的情况。当他得知吉诺的父亲只是一个牙医的时候,菲利普厌恶而又痛苦。菲利普剧烈的反应表现了他内心的激烈碰撞和震惊。菲利普以前对意大利以及生活的认识都是源于美学等学术领域,这一残酷现实让菲利普痛苦地回到了现实世界。菲利普只看到意大利过去的荣光和耀眼的成绩,他无法洞见人生的痛苦和残酷。吉诺的存在使菲利普不得不面对真实的意大利,而不再是他可以用来逃离索斯顿,逃离他母亲的意象。很显然,这是菲利普道德教育的第一课。他第一次直面“真实”而非旅行指导手册上的意大利,从幻觉中醒悟过来并正视残酷的现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这也正是他追求理想人格的必经阶段。

理想人格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反映、评价、升华和整合四个阶段。

前两次意大利之行让菲利普从幻觉中醒悟过来,开始直面和接受真实的意大利,并且重新认识自己。菲利普第三次到了意大利,肩负着拯救孩子的使命,他与第一次和第二次到意大利相比,他的情感发生了偏移。

在菲利普和卡洛琳见过吉诺和孩子之后,他们在圣迭奥大教堂里进行了一场对话。卡洛琳希望菲利普为孩子的未来做出一个道德选择,然而,菲利普无法立即给出确切的回复。卡洛琳无法忍受菲利普的被动与消极,她坦率地说:“你赞赏我们所有的人,看到我们所有人的长处,可是你始终是个死人,死人,死人!”连续三个“死人”揭示了菲利普的性格弱点。而菲利普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他的洞见以及前所未有的清醒的自我评价。对于卡洛琳的坚持,菲利普以为,他注定要成为“这个世界上来去匆匆的过客”,生活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可以观赏的景象”。

菲利普说的都是事实,在索斯顿,他情感上无比贫瘠,道德上感到困惑,行为上犹豫不决。然而在意大利这个真实的地方,他和卡洛琳却可以这样推心置腹的交谈。尽管意大利混乱不堪,也暗含着背叛的意味,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温暖的、坦诚的。

菲利普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做出道德抉择,他最后选择了和卡洛琳相似的道德立场,将孩子留在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对于菲利普来说,这次营救以失败而告终,然而菲利普却称之为“体面地失败”。他为这个孩子做了更好的选择,将孩子留在一个有人疼爱的地方。虽然菲利普最终回到了索斯顿,回到了原来枯燥无聊的生活之中,虽然他仍然存在道德和思想上的困惑,但是他能够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他敢于面对生活赋予他的责任。经过这次意大利之行,菲利普发现他已经爱上了卡洛琳,这个女人改变了他对生活的看法。索斯顿依然枯燥、无聊、保守,但是菲利普内心中却有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他,他不再逃避生活,生活对于他而言,已不再只是一种可以观赏的景象。

卡洛琳的救赎

卡洛琳在菲利普的救赎之旅中扮演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首先卡洛琳自身也经历了一个思想蜕变、道德救赎的过程。故事开篇,赫里顿一家允许莉丽亚去意大利,以为卡洛琳会好好“照顾”莉丽亚。赫里顿夫人说:“任何人同卡洛琳·艾博特一起生活三个月,都会变好的”,而实际上促使莉丽亚和吉诺结婚的人正是卡洛琳。

卡洛琳怂莉丽亚做出了赫里顿一家人认为是“伤风败俗的”和“自贬身价的”决定。在索斯顿,卡洛琳和邻居的父亲住在一起。在镇上的人看来,卡洛琳是一个模范公民,她虽然“不够活泼”,但“善良,文静,和蔼可亲”,小心翼翼的“遵守索斯顿潜在规则和固执的道德价值观”。但是,她也渴求打破这一成不变的生活,离开索斯顿,到意大利去感受新的生活,让自己的思想自由呼吸,而且能够为以后的生活留下“值得回忆”和“值得谈论”的东西。

作者在小说中指出,卡洛琳像一个“女探险家”,有许多问题需要她解答,也有许多责任需要她来承担。起初,卡洛琳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使远在意大利,她也无法逃离索斯顿的控制。她和莉丽亚都爱上了吉诺,然而作为索斯顿的“模范公民”,她不敢表露出自己的情感。于是她寄希望于莉丽亚,促成了莉丽亚和福建吉诺集团的婚姻。

莉丽亚在意大利的生活很短暂,一年后她死于难产,留下一个孩子。卡洛琳认为自己应该为莉丽亚的遭遇负责,她决定收养这个孩子,于是她重返意大利。当她再次来到蒙泰里阿诺时,她的思想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在和吉诺交涉之前,卡洛琳与菲利普·汉考克一起观看了一场意大利歌剧,这是意大利文化生活的展示。歌剧表演时,观众大声叫喊着,而观众席上的卡洛琳也“奇怪地晃来晃去”,卡洛琳的表现充分证明了她对意大利文化的接受、喜欢和热爱。

卡洛琳在小说不同章节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她是莉丽亚的女伴;她去车站等候菲利普并帮助他理清思绪:她为菲利普的第三次意大利之行提供了原动力,在那里,她引导菲利普走向自我救赎。然而,卡洛琳仍是一个完整独立的角色,她正直而且理性。

卡洛琳对于意大利的了解是基于女性的敏感和直觉之上的。此次意大利之行让卡洛琳能坦率地说出藏匿于内心已久的心声,她的道德转变在于她敢于直面自己的情感。在回索斯顿的火车上,卡洛琳向菲利普坦白,她一直爱着吉诺,“如果他要的话,我可能早已把身体和心灵都献给他。”卡洛琳对吉诺的爱情不是因为地位和金钱的吸引,吉诺不是乔·佩里,也不是基督徒,更没有别的长处。他从来没有恭维卡洛琳,也没有给卡洛琳任何荣幸。但是,他英俊漂亮,这就够了。

孩子的救赎

道德救赎贯穿于作品始终,在救赎孩子的过程中,菲利普和卡洛琳完成了自我成长和自我蜕变。孩子这个重要的意象在作品中真正露面是在第七章。卡洛琳在第七章才意识到虽然她为这个婴儿想过许多,想过他的幸福,他的灵魂,他的品行,以及他可能产生的弱点。但是,像大部分未婚者一样,她所考虑的只是“孩子”这个词,就像健康的人考虑的只是死亡这个词而非死亡本身一样。

孩子在作品中起着很重要的纽带作用,他的出场消除了小说主要人物之间的误解和隔阂。菲利普和卡洛琳肩负着拯救孩子的使命再一次到意大利,这次意大利之行让菲利普和卡洛琳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转变,菲利普和卡洛琳逃离了索斯顿的束缚,在意大利完成了各自的道德成长。菲利普、卡洛琳和吉诺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的微妙和错综复杂,拯救孩子之旅变成了他们的自我救赎之旅。

菲利普第二次前往意大利阻止莉丽亚和吉诺的婚姻以失败告终,他被吉诺推倒在床上,这让菲利普一直耿耿于怀。直到菲利普第三次为拯救孩子到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卡洛琳转告他吉诺对他的歉意,他才得以真正释怀。菲利普的姐姐私自将孩子偷出来。在回程的途中,两驾马车相撞,孩子在车祸中身亡。菲利普独自去告知吉诺这个噩耗,吉诺差点将他掐死,但是最终在卡洛琳的斡旋下他们和好如初,相约来年相见。孩子的死亡引发了菲利普和吉诺的一场生死较量,菲利普几乎到了死亡的边缘,但他最终还是通过了考验。

莉丽亚死后,卡洛琳坚持要回孩子,那时她眼中的蒙泰里阿诺成了“罪恶之城”,她决不能让一个具有英国血统的孩子留在那里,在她看来,“谋求孩子的幸福”不是“自尊或感情上的事情”,而是她的“神圣职责”。然而,当她看到那个真实的孩子的时候,她的想法发生了变化,“拯救这个婴儿,使他免受不良影响,这是她的责任。她现在仍然想尽到这个责任。但是,她那种怡然自得的美德意识已经消失尽。”当卡洛琳真正意识到孩子不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之时,她也挣脱了束缚,对于人生也有了新的和更好的领悟。此刻的卡洛琳开始明白,将孩子带回到英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在索斯顿小镇,这个孩子可能会被培养成一个绅士,但是没有人疼爱他,他将永远缺乏爱,他的心永远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虽然举止彬彬有礼,但是内心冷漠。在意大利,这个孩子可能没有“良好的教养”,但是他有人疼爱;在卡洛琳的影响下,菲利普的观点也发生了改变,他和卡洛琳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这个孩子应该留在意大利。菲利普和卡洛琳的意见一致表明了他们两人已经采取了类似的道德立场。与其让这个孩子在索斯顿被培育成具有一颗“发育不良的心”的人,不如让这个孩子在意大利成长为拥有“发育完全的心”的人。

菲利普·佩里沃、卡洛琳、吉诺三方的最终和解应该归功于这个孩子。为了“拯救”孩子,菲利普和卡洛琳才再次来到意大利。正是在这里,菲利普·蒙巴顿寻找到了自己的道德理想,他为孩子做出合理的道德选择。而孩子在车祸中丧身后, 他将这个事故告诉吉诺,独自去承担责任和后果。正是在这里,正直理性的卡洛琳为自己以后的生活留下了回忆,她开始面对自己真实的情感。

莉丽亚的悲剧

小说主人公之一的莉丽亚的悲剧主要是婚恋的悲剧,实质上,她的婚恋悲剧不只是她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悲剧。虚伪的宗教道德观念和伦理禁着人们的思想,将女性摧残得遍体鳞伤。

莉丽亚一生都处在男权主义思想盛行的国家中,不论是在英国,还是意大利。当莉丽亚的丈夫去世后,她还被那个男人的幽灵束缚着,仍得为那具毫无意义的僵尸恪守妇道。最终莉丽亚还是勇敢地迈出了自我解放的一步,远离了男权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的英国,远嫁到意大利,可没想到再一次走入大男子主义的社会。

莉丽亚的一生始终处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因而显得尤为坎坷。由于其个人力量过于薄弱,准确地说,由于男权的势力过于强大,莉丽亚最终处于无助无奈的生活状态,心如死水。虽然她曾为之努力过、挣扎过,但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莉丽亚的悲剧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她个人的因素,她的毁灭是必然的,是在男权主义思想盛行的社会中无法避免的。

创作理念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这本小说的名字包含讽刺意味。“天使”是和索斯顿有关的“英国人”。和索斯顿有关的“英国人”不是在“无罪”这个意义上的“天使”,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使——对现实本质自负性的无知。所以,和索斯顿有关的“英国人”害怕步入充满机会和情感的意大利世界。但是,对和索斯顿有关的“英国人”来说,具有讽刺意义和不幸的是,他们必须涉足于那种现实世界中,以捍卫自己的观念。福斯特暗示这种观念是英格兰的基石。随后的戏剧性事件构成了小说的逻辑中心。住在索斯顿的人物在这场争斗中输给了意大利,在意大利的蒙泰里阿诺的争论中就有此兆头,计划外的可能性成为英国人失败的主导因素。例如,莉丽亚·赫里顿死于生孩子,她的儿子死于车祸,这些偶然发生的事件都是故事的主要转折点,那些“事件”挫伤了英国式的信心,暴露了英国的不足。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是一部讽刺社会风俗的悲喜剧。作家以一种略带嘲讽的眼光观察世界和人类现象。作家将两种不同的文化并置以便发现其各自的长处与短处,焦点集中在道德的标准上。英国文化传统中的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和门第观念与意大利文化中激情奔放、无拘无束的特质形成鲜明对比。正是有了这些对比,那些有觉悟的英国人才会进一步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积极改变自己,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

象征手法

一、潘神的典故

在希腊神话中,“潘”是森林之神,是赫尔墨斯与可爱的仙女珀涅罗珀的儿子。“潘”是一头冷酷、浑身长满长毛的乡间野兽,上半身为人,身子和四肢为山羊。母亲被其外貌吓得离他而去,逃往森林。他与其他森林之神及仙女经常在林间闲游,过着完全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代表着自然和乡村生活。后来,父亲赫尔墨斯将其带回奥林匹亚,在那里,他很快成了众神的宠儿。他们赐予他音乐天赋和使牧群高产的才能。他用许多时间在山中狩猎、钓鱼、看护牧群使其丰产。

“潘”对女人有一种强烈的欲望。一次他爱上了一位迷人少女西瑞克斯,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的爱情没有得到回报。西瑞克斯恐惧地逃离了潘,结果却使“潘”的爱情之火更为炽热。“潘”追逐着西瑞克斯,当他快要赶上她时,大地之母盖亚在西瑞克斯的请求下,将她变成了一丛芦苇。面对此变故,潘放声恸哭。悲哀之中,他采折了一丛芦苇,制成一支风笛。他吹得如此悦耳,就连音乐之神阿波罗也在他面前自愧不如。该乐器因此被称为排箫

在马拉松战争时期,“潘”遇见了前往斯巴达雅典信使。他请求信使转告雅典人:尽管他们并不喜欢他,但他仍然愿意友好地对待他们,愿意在他们困难时帮助他们。雅典人在马拉松附近与敌人作战时,惊讶地发现波斯士兵突然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所笼罩,乱作一团,逃离现场。原来,潘给波斯士兵的内心注入了一种恐惧。此后,这种恐惧就成了众所周知的恐慌。战后,雅典人满怀感激之情修建了一座神庙献给潘,将祭品和猎物敬献给他以示尊敬。因此,潘在后来也经常被刻画成吹奏各种乐器的、善良正直的神。

二、潘神在小说主题上的呈现

潘神这一形象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在欧洲传统文化中,意大利被认为是保存希腊文化与精神最好的国家,同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人是一个有着卓越创造性的民族,他们好学敏行、开放有活力的民族性格与当时福斯特所处的英国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福斯特看来,英国人民尤其是中产阶级精神空虚,缺乏激情,在历经意大利旅行之后,他认为带有希腊精神的意大利文化是治疗英国中产阶级“发育不良的心”的一剂良药,福斯特将自身沉浸在对艺术与美的体验中,将个人的思绪投射到小说文本中,他借菲利普的口表达对意大利的赞美之情:“我相信,凡是游览意大利的人都会变得纯净和高贵。意大利是世界的游憩胜地,也是世界的学校。”

意大利是无拘无束、充满自由的国度,希腊文化与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意大利土壤,土生土长的意大利人吉诺最好地体现了希腊精神,他充满激情,坦诚但也冲动,他喜形于色,从不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代表英国中产阶级的菲利普与之相比,内心世界空洞、惶恐,缺乏激情,压抑和克制情感的表达,是典型的英国绅士。莉莉娅经历了意大利旅行之后,深受希腊文化的感染,在英国她始终受到前夫家人的调教与感化,来到意大利之后,她敢于反抗英国传统,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爱情。总之,意大利形象在福斯特小说中被赋予了积极肯定的意义,意大利代表的希腊文化与希腊精神也对英国中产阶级起到了治疗的作用,表现出巨大的人文价值。

福斯特的小说把潘神看作有内心精神的人物原型,把潘神的性格特征呈现在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同时也深化了小说主题。

三、潘神在小说人物身上的呈现

“潘神”的某些性格特征分别体现在小说中的三个人物身上——吉诺的粗俗、莉丽亚的霸道多情以及菲利普的恐惧。

(一)吉诺的粗俗性格

当创作吉诺这个人物时,作家福斯特使用了自然原型。这个自然原型就是潘神。潘神的粗狂特征就是通过吉诺这个人物展现出来的。吉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的行为举止和外貌特征都完全有悖于英国的绅士标准。吉诺思考问题简单低俗,说话大声嚷嚷,他的野蛮鲁莽贯穿于整篇小说。

(二)莉丽亚的霸道多情

莉丽亚出生卑微的家庭。莉丽亚爱上并义无反顾地嫁给出身卑微、帅气但有些鲁莽的吉诺。与潘神追求仙女西瑞克斯一样,莉丽亚也在积极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在生活中,莉丽亚是位温柔可人的好妻子,她想:“只要能拥有我的小傻瓜,我还在乎什么呢。”莉丽亚对吉诺的爱情,实际上就是寄生在对吉诺潜意识的霸占上。她梦寐以求的婚姻是期待婚后吉诺对她感恩戴德、百依百顺,是带有帝国主义观念的英国中心意识。正如福斯特在小说中提到的:“他热烈地爱着她,因而她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这一点上,莉丽亚与潘神的霸道和极强的占有欲如出一辙。

莉丽亚的多情在与吉诺相识之前就有过流露,她“对一个朋友透露说,她非常喜欢某位金克洛夫特先生,但又并不想与他订婚”。后来在赫尔顿太太“要么必须订婚,要么洁身自好,不存在中间状态”的教育下,莉丽亚离开了金克洛夫特先生。但后来,“他们发现莉丽亚仍然允许金克洛夫特先生以男朋友的名义给她写信,并给艾玛寄送礼物。”莉丽亚在情感方面的秉性与潘神极为相似:多情,占有欲强。

(三)菲利普的极度恐慌

菲利普每次从意大利返回英国之后的反应都很恐慌,虽然原因各不相同。第一次从意大利回来之后,他“带着先知的派头,似乎要么改造沙士顿,要么就舍弃它”,然而,他的理想并没有实现,“无论是沙士顿还是他自己都毫无变化。”这时候他的心情就开始有点恐慌,找不到状态。

意大利在菲利普的脑海中一直都保留着神圣的印象,是梦想中的艺术殿堂,然而在他第二次意大利之行时,却因为吉诺,毁灭了他的生活理想。本次意大利之行,是在其母亲的催促下,去阻止莉莉娅的婚姻。“对菲利普来说,意大利不仅拥有非凡的艺术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它是菲利普理想与道德寄寓的地方。”虽然菲利普崇尚意大利,但却从未想过和意大利人做亲戚。吉诺的出现让菲利普非常痛苦,非常恐慌,意大利可能不再是他理想的天堂。当菲利普得知吉诺的父亲只是个牙医的时候,厌恶而又痛苦,为自己感到忧虑。菲利普的这些反应表现了他内心的激烈碰撞和极度恐慌。“菲利普以前对意大利以及生活的认识都是源于美学等学术领域,这一残酷的现实让菲利普痛苦地回到了现实世界。

作品评价

“我发现《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非常完美”。

——司特莱布莱斯(oliver Stallybrass,英国评论家)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是一本出色的书”,“很少有新小说这么受评论家的欢迎。”

——马斯特曼(《每日新闻》的资深文学编辑)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并不是其标题所暗示的那种书。它既不感伤,也不平庸。故事的动机……是熟悉而普通的,但这一动机的背景和处理几乎是令人惊讶的原创性。”评论指出“一种持久的愤世嫉俗情绪可能会排斥人们,但这种愤世嫉俗并不根深蒂固……它采取了一个肮脏的喜剧形式,最终出人意料地以真正的戏剧力量达到了荒诞的悲剧。”评论最后说:“我们想知道爱德华·福斯特是否能更加宽容,而不失力量和独创性。值得一试。”

莱昂内尔·特里林写道:“福斯特的第一部小说于1905年问世。作者当时26岁,写出一部成熟的作品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除非这部小说像福斯特的那样,是由一种新鲜而有决定性智慧主导的整体成熟作品。”

参考资料

为什么英国拒绝入欧,布莱尔对布什亦步亦趋?.新浪网.201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