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庄杰赶

庄杰赶

庄杰赶(1901~1958年7月27日),字汉新,绰号“源和堂赶”,晋江市人。中国老字号“源和堂“创始人。

个人简介

庄杰赶,字汉新,绰号“源和堂赶”。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出生于晋江县青阳镇。父亲庄材跷以“看风水”、修理坟墓为业,因曾开过棺材店,人称“棺材跷”。有子4人,杰赶居其长。

早年经历

杰赶童年家庭贫困,只念过两年私塾。9岁时就在青阳一家竹篾店当学徒,一年后和二弟杰茂做水果提篮小贩,白天到烟馆、妓女间叫卖,晚上到迎神演戏的邻近村落兜售。

16岁时以历年积蓄为资本,在青阳开办一间水果摊,他对日常卖剩水果不忍丢弃,用食盐、糖淹渍起来,然后晒干制成“盐酸甜”,再行出售,颇受群众喜爱。

1918年杰赶把水果摊交给杰茂管理,自己到厦门市堂亲开设的一家行郊当出纳。不久,转到立兴公司的福泉号远洋货轮当总务。从此开始走南闯北,到过上海市天津市温州市广州市汕头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商埠,并曾远渡日本新加坡

杰赶从小就有兴办实业的志向,经过海内外奔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学习到制作蜜饯的技术及包装常识,也积累不少经营管理经验。

创办企业

1930年,他辞去海员职务,回到家乡,和杰茂计划开办蜜饯厂,并着手进行筹备。1932年,他们在青阳董崎顶购买土地兴建厂房,购置生产设备,开始生产蜜饯。又在青阳宫后街开设门市部,以“源水成甘,和末配制”的冠头字“源和”为招牌,“源和堂”的名称便由此诞生。

由于经营有方,善于用人和能抓住本地资源优势,企业很快发展起来。几年后,企业资金达到5万银元,雇工20多人,年产量150多吨。产品远销国内外。

抗日战争期间,侨汇中断,源和堂业务受到严重影响,生产发展缓慢。抗日胜利后,侨乡经济复苏,源和堂进入全盛时期,内外销售两旺,生产直线上升,又在海澄县石码街道开设分厂,在厦门市开设门市部。并乘青阳扩建新街道之机,在青阳再建源和堂门市部和开设源生布店、建新药房等3座楼房,这时他的资本已达10多万银元,雇工200多人,年产量500多吨。

新中国成立初期,因外销停业,营业额曾一度下降。1952年后,产量逐年上升,利润不断增加。

1954年,国家实行对私改造,杰赶积极响应,率先提出申请,要求公私合营。源和堂成为晋江市第一家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合营时清财核资为16万元人民币,并定名为“晋江专区公私合营源和堂果子食品加工厂”,杰赶任经理。他尽责尽职,运用原有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经验,使源和堂蜜饯既保有传统名牌产品质量,又不断创新创优,因而企业不断发展扩大,业务蒸蒸日上,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

1956年由福建华侨投资公司投款在泉州市筹建源和堂新厂,改名为“福建华侨投资公司源和堂蜜饯厂”,转为国营。杰赶始终不渝地在国营企业中发挥作用,得到党和政府的赞许。

公益事业

他热心家乡教育及其他公益事业,长期资助青阳小学办学,并任该校董事长,亲自参与建设校舍楼房工作。还资助安海养正中学,被该校选为董事。抗日胜利后,参与筹建大道中学校舍,担任过青阳壁立公益社董事长等。担任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杰赶被推选为福建省第一届政协委员,泉州市人大代表、晋江市人大代表。

1958年7月27日,杰赶在泉州市病逝。

参考资料

庄 杰 赶.www.fjsq.gov.cn.20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