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早恋

早恋

《早恋》是我国第一本触及中学生感情的长篇小说,它涉猎了一个重大的、敏感的、牵动千万个家庭神经的社会问题。作者以他的大胆和敏锐,以他清丽、质朴和起伏跌宕的笔墨,通过几对儿中学生之间朦朦胧胧的感情故事,以及围绕着这些情感而展开的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教育思想,真实地反映了这些豆蔻年华的孩子们对人生、对事业、对爱情的思考和探求。

在文学的画廊里,《早恋》开拓了一个新的生活领域,给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感觉历久弥新。

内容简介

《早恋》的版权已经到期,有些出版社一直想再版它,这些朋友大多当年读过它,读它的时候和书中的那些正在上中学的人物的年龄相仿。因此,与其说是对这部小说,不如说是对那个逝去的年代和那个年代青春独具的感情的怀念。其实,那份怀念,就像马塞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说的:“对某个场景的回忆,无非是对某个时刻的惋惜罢了。”青春像只益鸟不回来——青春时节,是尤其让人感怀的。

创作背景

《早恋》这本长篇小说是1987年出版的,事隔17年,朝华出版社又要再版它,总让我也对那些时刻感到惋惜,不禁让我想起许多和这本书相关的往事。

这是当时第一本触及中学生男女感情的长篇小说吧,虽然早已经时过境迁,如今依然有当年的老读者和年轻的读者写来热情的来信,在网上依然看到许多当年读过它的读者对它的感情。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刚刚收到青岛市徐鹏、于晓倩等6位高二同学的来信,他们说他们是"伴随着您的作品成长的",让我脸红;他们给予我批评和鼓励,让我感动;他们希望能够找到《早恋》、《一个女学生的日记》等书,我写信告诉他们,这些书就要再版了。这些素不相识的读者,即使只是三言两语,却是发自心底,毫不功利,却是那样的真诚,真的让我很受感动。我实在应该知足,仅仅因为这样的一本小说,过去了17年,还有那么多的朋友惦记着你,关心着你,在这个功利而冷漠的世界上,该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让我感到格外惊奇的是,几乎走到哪个地方,只要能够遇到和这本小说中的那些中学生一起成长的年轻人,我都能够遇到曾经读过它的人。作为一个作者,这样意外的邂逅,常常满足我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我常常对自己说:你还不应该感谢这本书吗。是它延伸了文学和人生的半径,才让你能够拥有这样比艳遇更频繁也更持久的境遇。

两年前,我到湖北荆州,接到一个电话,是我所住的宾馆的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打来的,她先问我你是那个写过一本书叫做《早恋》的肖复兴吗。我告诉她是,我写过那么一本书。然后她说如果我有时间的话,她想见我一下,因为她的手里有一本《早恋》,希望我能够为她在书上签个名,留个纪念。我说我的名不值钱,如果你愿意,我还是很乐意为你的书签名。她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我请他们两人坐下,看到了那本17年前出的书,已经翻得破烂不堪了,大概经过了不少人的手。那个男人对我说,听说您住在这里,我请我家的这位亲戚一定要找到您,是想告诉您,当年我读高中的时候,正好赶上您这本书出版,但当时老师不让我们看您的这本书,而且,班里只有这么一本,只能够在底下偷偷地传看。因为看完了还得还给同学,我就从头抄到尾把书抄了一遍,想自己留下慢慢再看。只可惜我抄的那本《早恋》最后不知传到哪个同学的手里,毕业之后也没有还给我。听了他的话,我真的很感动,再没有比中学生读者对文学更真诚、更清纯的。

我还忍不住想起另一个人,另一件事。

因为一本《早恋》,当时收到了许多读者的来信,偶尔我也回信,但一般很少。只有常熟市的薛雯是一个意外,我竟然和她通了16年的信,时间这样的长,超过了任何一个人。缘起于书,属于以文会友。16年前,薛雯是一个16岁的江南小姑娘,在读初三。和荆州市的那个同学的老师反对看《早恋》不一样,她的老师向她推荐了这本稍稍引起一些波动的《早恋》。大概书中的内容和她那时年龄的心情很吻合,她读后很激动,给我写来了第一封信。她的字体在中学生中是绝对秀美的,中学生能够写一笔那样好的字,已经很少,因此,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谁想到我给她的回信,她并没有收到,一直到了大约一个学期之后她来了第二封信时,我才知道,马上给她回了信。就这样,竟然通了整整16年。一个16岁的小姑娘,长成了32岁的大姑娘,她的孩子2018夏天过后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日子过得快得让我惊讶,16年来一直坚持着最原始的手写的通信方式,让我自己都觉得是绝无仅有的奇迹。

其实,不过是一本《早恋》。

忘记了是从哪一年秋天开始,桂花开时,她开始在信中夹一些桂花寄给我。但肯定是她迈出学校大门走到工作岗位她长大以后。桂花是一种成熟的花,和秋天许多果实成熟一起才绽放在枝头。从那以后,每年江南桂花盛开的时候,她都不会忘记寄我一些桂花。那花香很是浓郁,未拆信封,便香透纸背,弥漫四周了。

如今,还有多少成年人能有这种类似浪漫的情致呢。也许,只有她这样童心未泯的孩子了。借助现代化的电话,大人们连信都懒得写了,新年圣诞节顶多寄一张画面和贺辞千篇一律的贺卡,谁还会想起那三秋桂子,一片秋色。

有时想想,自己都觉得这是一桩非常美丽的事情。16年的岁月加起来,是一条长长的河,流过了一段百花盛开的山谷;16年的信件加起来,该比一部长篇小说还要长了,而且,比小说还要真实可靠。我的信大多写得短而匆忙,她原谅我的潦草。她的信写得比我好,不仅文笔好,更好在她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的坦露。她让我感到世上居然还有这样一份真情、这样一份信任,沉甸甸地托付给你,让你做人或者下笔都要珍重一些。即使一时做不到鲁迅先生那样接到一位电车工人买他书的钱而感到他的体温而格外自责,起码别那么信笔由缰,胡抡海哨。

因为自己写作,才有这样的收获,它是超越文学之上的。有时想起来,我实在应该庆幸自己的写作生涯中曾经写过这样一本小说。

我想起她在一封信中写过的话:“16岁的单纯与青涩,似乎已离我相当遥远,而细想起这十多年来的生活中的人和事,真是来了许多又去了许多,是它们磨砺了我的人生。其中许多人和事都让我怀念并铭记在心中。”

早恋现象

作为一个作者,实在也应该常怀这样的感恩之心,许多和这本书相关联的人和事,都让我怀念并铭记在心中。

谨以此短文作为《早恋》再版前言,献给那些曾经读过它并还记得它的读者朋友们,以及新的年青一代的读者朋友们。同时,请允许我借此书再版的机会,向17年前出版它的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该书的责编吴光华先生表示我的深深谢意,没有他的鼓励和帮助,此书只能在遥远的梦中。

最后要说的是,此书再版之际,曾有朋友建议我将书的结尾部分重新修改补充一下。我犹豫再三,没有动笔。17年前,此书出版之前,结尾部分也曾经有好几种不同的方案,最后选择了这样子,尽管显得有些仓促,却显示了那个年代里同学们相对单纯、善良而美好的心思。17年时光流逝,校园和社会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小说如果也有生命的话,当然也会随之摇曳多姿起伏变化。无论钟林老师,还是章薇、张力、范爱君、覃峻、叶秋月、梁燕燕、WC系列……可能会各自衍生出许多新的更加有意思的故事。但是,我怕改不好而变成了狗尾续貂,接不上原来的那股地气而变成夹生饭,就想还是保留着他们17年前的原生状态吧。而且,我相信聪明的读者会比我更有办法,为小说的结尾,为那些可爱的同学们以及他们的老师的命运续写成他们心中各自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篇章的。这不仅因为他们聪明,更因为他们和小说中的人物一起走过了那段人生最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

说心里话,当我重新读了一遍《早恋》,我为自己17年前能够写出这部小说,感到奇怪,我在问自己我还能够写出来这样的小说吗。真的,我竟然为自己而感动。

——肖复兴

作品评价

有一次与婷婷去图书馆,当看到《早恋》这本书时,婷婷眼睛盯着它,但没拿,可能感到不好意思,我看出女儿喜欢,这些对她来说很神秘。那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肖复兴,我想它是用来引导孩子的,于是就借了回来。女儿看了五六遍,我也看了好几遍。我告诉女儿,早恋本身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但是就如同没长熟的苹果,这时吃它会感到涩涩的,最好的摘取时间是等它长熟了。

——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

就像花要开,柳要绿一样,对于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有早恋倾向是很正常的,扼杀、压制是不可能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妥善引导。肖复兴的《早恋》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该怎么做。

——国家级骨干教师、内蒙古集宁一中优秀班主任刘春

参考资料

教育工作者看肖复兴的小说《早恋》.搜狐.201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