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人格
《动机与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伦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创作的心理学著作的图书,首次出版于1954年。
《动机与人格》全面讨论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马斯洛关于人性、人的需要、人格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社会改革和促进健康人格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的观点和理论。
《动机与人格》是马斯洛心理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人本主义新心理、新伦理理论体系的形成。
作品简介
《动机与人格》共16章、3个附录,书中亚伯拉罕·马斯洛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思潮中的“机械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即“方法中心论”与“还原论”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了人本主义科学的方法论即“问题中心论”与“整体动力论”;同时,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意动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三大相互重叠的类别,并对意动需要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马斯洛在大量的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自我实现者的性格与爱情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08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童年时体验了许多孤独和痛苦。1926年,马斯洛进入康奈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星大学读心理学,在心理学家哈洛(Harry Harlow)指导下完成学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37年,马斯洛开始在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全职工作,后来又前往布兰迪斯大学并任该校心理学系主任。马斯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历于1943年把费罗伊德主义、约翰·华生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有机体理论等综合起来,提出了心理需求层次理论基本框架;随后,亚伯拉罕·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并非十全十美,但他们却是一种价值观的楷模。到1954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逐渐成熟;同年,马斯洛出版了《动机与人格》。
作品鉴赏
《动机与人格》讨论的主要问题包括心理学的方法论、需要层次理论以及自我实现理论。
1、心理学的方法论
马斯洛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思潮中的“机械主义科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了人本主义科学的方法论,既“问题中心论”与“整体动力论”。
(1)问题中心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对方法中心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方法中心论无视自然规律与人的心理规律的差别,盲目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心理研究领域;同时,方法中心论颠倒了方法与目的的关系,方法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科学的目标或者目的使方法显示出重要性和合理性”,问题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方法必须适合问题,为问题服务。方法在道德上是中性的,但是对问题的研究最终会招致价值的争论,而且,科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系统,是建立在人类价值观基础上的,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和人类事业,的确有目标、伦理、道德和目的”。
(2)整体动力论
整体动力理论的提出基于亚伯拉罕·马斯洛对还原论的批判。马斯洛认为,还原论是“机械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它体现的是旧物理学的原子论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将世界视为“本质上相互独立的实体的组合”,“其中的各个实体即使彼此相互作用也仍然彼此分立”。实体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弹子球式的因果关系或者是机械相加的“算术和”关系。这种还原论的方法论在心理学研究中表现为将复杂、高级的行为与现象分割成互不相干的元素,并进行孤立地、静止地观察与分析。
2、需要层次理论
亚伯拉罕·马斯洛以似本能的假设对人类基本需要的概念做了界定。他指出,无论是本能论者还是非本能论者都犯了本能与非本能的二分法的错误,他们将人类复杂的反应要么完全说是由遗传决定的,要么完全不是由遗传决定的;只有任何习得的迹象显露时,就断言是非本能的,或相反,假如有一丁点儿遗传影响的证据,就判定这是本能的。马斯洛认为,人们不能在本能与非本能间进行取舍,人类具有一些似本能的行为,而且有程度的不同。据此,马斯洛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的似本能假定:“当人们在种系阶梯中上升时,人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新的(更高级的)欲望,发现另一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是由机体结构和作用所决定的”。根据似本能的假定,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基本需要的层次发展理论,这一理论主张需要是以一种有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强度和先后次序彼此联系起来的。
3、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马斯洛将自我实现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能等”,自我实现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自己趋于完善”。同时,自我实现不是一种结局状态,而是在任何时刻、任何程度上实现个人潜能的过程。
作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弗雷格:“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中详细论述的思想形成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这本书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有关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迄今,它仍然是一个独特的、有感染力以及影响力的源泉,这一点可以从当代心理学、教育、商业和文化趋势中看出来。”
作者简介
亚伯拉罕·马斯洛(1908年-1970年),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1934年,获得威斯康星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担任布朗蒂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世纪50年代,与哈佛大学教授罗金共同召集“人类价值新知识”专题讨论会。1962年,与罗杰斯等人创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为人本主义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动机与人格》《人类价值的新知识》《科学心理学》《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