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寂之寺石窟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境内。俗称召庙,辽代早期佛教圣地。四大石窟开凿在桃石山陡崖上,分南中北3窟,中窟规模最大,又称涅洞,深5米,阔6.5米,高3米,中有释迦牟尼石雕卧像,身长3.7米,薄衣赤脚,瞑目,髻螺。头脚旁立菩萨各1尊,15名弟子肃立身旁,均作哀悼之状。
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
内蒙古自治区
真寂之寺石窟 VI-819
真寂寺
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20公里的群山中。这里有由三个自然山石形成的鼎立形和箕形山谷,
桃石山形似一个桃子耸立在高大的岩石之上。这座山即名为“桃石山”,在此峭壁下部开凿了石窟。清代,在辽朝这座石窟前修筑了木结构的喇嘛庙,名“善福寺”,同时对真寂寺石窟进行了很好的保护。石窟分南、中、北三室。中窟面积较大,窟内雕一组佛教故事群像。中间最大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涅槃像,身长3.7米,头南面东,直肢侧卧于榻上。三世佛立于身左侧,两尊菩萨分立南北,周围弟子15人,均作哀痛状。南、北、西三面石壁浮雕千佛像111尊。涅槃是佛教专门用语,意译为“灭”、“寂灭”、“圆寂”等。这组佛像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气氛悲壮,表达了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于婆罗树下,向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中窟的两尊菩萨像,足与地面相连,头与天棚相接。南、北窟造型大同小异。全窟造像具有北方契丹民族雄浑粗犷的风格。石窟开凿的年代应为辽代中晚期。1974年修缮清代喇嘛庙善福寺顶盖时,在中窟上方峭壁上发现阴刻“真寂之寺”四个大字,为辽朝开凿石窟时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