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蛾科
蓑蛾科(Psychidae),又称袋蛾、背袋蛾、避债蛾,是昆虫纲鳞翅目下的一科。因具有袋囊护体,形似古时蓑衣而得名。截至到2024年6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OL)》统计,蓑蛾科下共有12个亚科,238个属和1398个物种。其代表物种有大蓑蛾、茶蓑蛾、黛蓑蛾、桉蓑蛾等,其中大蓑蛾以美国白灯蛾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之功效。
蓑蛾大都雌雄异态,主要根据雄蛾、幼虫结合袋囊的特征识别,雄蛾口吻退化,复眼小,单眼无,体色单一,翅发达等;幼虫大多头部较大,额三角形,前胸气门较大,扁圆横置,腹部色单一等;袋囊丝质,囊外贴附有断切枝梗、碎叶或沙粒等。
大袋蛾昆虫大多数种类适于温暖、潮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西欧、南非等地区,寒冷地区种类较少。蓑蛾科昆虫生活史特殊,其幼虫终生都生活在袋囊中,从孵化不久就开始营造袋囊,并随虫体的生长,对其不停地修补、加长。雄蛾羽化后,从袋囊下端的孔口飞出。雌蛾交配后产卵于袋囊内。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
蓑蛾是林木、果树、行道树、农作物和蔬菜上的重要害虫。蓑蛾大量发生时,经常使森林、果园、茶场、行道树遭受到严重的危害。幼虫食性很广,除了危害树叶、嫩芽、嫩枝梢、树皮外,还危害花蕾、花和果实,有些种类的幼虫还喜捕食宿主植物上的蚜虫。可采取人工捕捉、药剂防治、剪除虫枝、保护天敌等手段予以防治。
命名
蓑蛾大部分种类均具有袋囊护体,蓑蛾幼虫吐丝并不断在其中粘附断枝、残叶,形成筒状外壳如古时候下雨穿的蓑衣,从而得名。
蓑蛾科的学名Psychidae由法国昆虫学让·巴蒂斯特·布瓦杜瓦尔(Jean Baptiste Alphonse Déchauffour de Boisduval)于1829年提出。
分类
截至到2024年6月,据《生物物种名录(Catalogue of Life)》统计,蓑蛾科共有12个亚科,238个属和1398个物种。中国常见种类有大窠蓑蛾(Clania variegata )、茶蓑蛾(Cryptothelea minuscula )、桉蓑蛾(Acanthopsyche subferalbata )、黛蓑蛾(Dappula tertia)等。
以上内容截至到2024年6月
形态特征
幼虫
幼虫大多头部较大,额三角形,不达头顶凹。前胸气门较大,扁圆横置,有的小而圆,则各胸足基节左右成对合并硬化不活动。前足最为发达。腹部色单一,柔软并向体末渐细。腹足5对较短,趾钩简单为外侧单行,缺环。
袋囊
幼虫吐丝结囊,隐匿其中。袋囊内壁光滑,外表缀结有栖境中的沙子、土粒、地衣或植物材料,袋囊随虫体发育而逐渐增大,袋囊的大小、质地、缀结物种类等可作为识别种类和发育阶段的参考。也有单纯丝质囊者。
蛹
雄蛹多为正常被蛹,具附肢及翅芽;雌蛹多呈蝇蛹状,头、胸缩小,附肢及翅芽均缺。
成虫
雄蛾的口吻退化,复眼小,独眼无,触角多为宽双栉齿状。体色单一。翅发达,覆有鳞片或透明,斑纹简单。前翅中室内中脉(M)基部存在,R5脉伸达翅缘,2A与3A中部部分愈合,2A弯曲伸达臀角翅缘,3A短而陡弯向后缘中部。雌蛾除原始种类具翅外,绝大多数种类均呈蛆状肥胖,附肢与翅退化。
分布栖息
蓑蛾科昆虫的分布与气候、寄主植物等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数种类适于温暖、潮湿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西欧、南非、南美,其次是马来半岛、印度、中国的南部、大洋洲和东非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寒冷地区种类较少。
生物习性
防御行为
蓑蛾幼虫孵化后,爬到叶面,稍取食后即吐丝结袋囊,将身体隐藏其中,可以保护自己,取食时头伸出,终生不离开巢。
生活史
蓑蛾科昆虫有非常特殊的生活史,其幼虫终生都生活在袋囊中。从孵化不久就开始营造袋囊,并随虫体的生长,对其不停地修补、加长,很多种类的袋囊都有其种的特殊性。蓑蛾幼虫的历期很长,占了整个生活史的大部分时间,一年一代的种类如大窠蓑蛾、黛蓑蛾等的幼虫期可长达 11个月,而成虫期仅1~2d。
雄蛾羽化后,从袋囊下端的孔口飞出。雌蛾羽化后,仍栖息在巢内。伸出头、胸,施放性激素,引诱雄蛾飞来配种,并产卵于袋囊内。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如茶蓑蛾每次平均产卵为500余粒,大蓑蛾每次平均产卵为2600余粒。卵多在白天孵化,尤以每天中午至下午温度高时为多,茶蓑蛾于下午2-3时孵化最多,占一天总孵化数的77.7%。孵化率较高,茶蓑蛾达80%左右,大蓑蛾达90%以上。
主要价值
大蓑蛾以幼虫入药,药名为小皮虫、大避债蛾、袋子虫。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之功效,主治溃疡、化脓性感染、疮等症。
危害及防治
危害
由于雌蛾无翅,在原地集中产卵,幼虫相应聚集发生,形成“发虫中心”或“为害中心”。有些袋蛾幼虫取食地衣,多数种类幼虫取食宿主植物的叶片、嫩梢、花和幼果等。多数种类种群数量较少,与人类益害关系不大。有些种类成为林木、果树、行道树以及农作物的重要害虫。容易受虫害的植物包括枫树类、长春花、杜鹃、山茶、樱花、梅果、柿子、蓝莓等,容易发生的部位有新叶、果实。如茶蓑蛾幼龄时百条幼虫平均每日取食鲜叶0.25克,老熟前百条幼虫平均每日取食鲜叶达24克,比幼龄幼虫食量要增长百倍左右;大窠蓑蛾幼虫每日平均取食量,一龄虫为24平方毫米,二龄虫135.7平方毫米,三龄虫576.3平方毫米,四、五龄虫平均为2985.2平方毫米。
防治
防治方法主要有:
代表物种
蓑蛾科为世界性分布,常危害林木、果树和灌木等。中国常发性成灾种类有大袋蛾、茶蓑蛾、黛蓑蛾、桉蓑蛾等,如茶蓑蛾为茶树的主要害虫。
大袋蛾
雄成虫体长15~20毫米,翅展35~44毫米。体黑褐色,触角羽状,胸部背面有5条深纵纹。前、后翅均褐色,中室内中脉叉状分支明显。雌成虫体肥大,体长25毫米左右,淡黄或乳白色;蛆状,翅、触角、口器、足均退化,终生囊居;头部较小,淡赤褐色;胸部背中央有一条褐色隆脊;第7腹节后缘有黄色短毛带;第8腹节以后急剧收缩。
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越南、老挝、泰国、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其中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台湾、海南、香港、广东等地区。
寄主有法国梧桐、桐花树、美人蕉、泡桐等600多种植物。
危害特点:美国白灯蛾集中取食叶片,咬叶成孔洞和缺刻,数量多时可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存秃枝,也取食嫩枝皮层和幼果皮。
茶蓑蛾
雄蛾体长11~15mm,翅展20~30mm,体翅褐色至茶褐色。前翅沿翅脉色较深,后翅暗灰色无斑。美国白灯蛾成长后体长16~26mm,头淡黄褐色,颅侧区有黑褐色条纹并列。体肉黄色至红棕色,背中较深。胸部各节背面有2个褐色纵斑,体侧各有1个褐斑。袋囊成长时长25~30mm,丝质灰黄稍软,囊外粘贴有许多断截枯褐小枝梗,平行纵列。
危害特点:以美国白灯蛾带着袋囊咬食茶树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茶丛光秃。
黛蓑蛾
雄成虫体长17~25毫米,翅展30~35毫米;体、翅灰黑色,前翅中室顶端和R脉处各有1黑色长斑;触角栉齿状,喙退化消失,翅面稀被毛和鳞片,翅缰较大,顶角较突出。雌虫淡黄色,体长14~25毫米,蛆状;头小,触角、口器和足退化,胸背隆起,深褐色。
主要分布在斯里兰卡、印度、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和中国等国家或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省等地区。
危害特点:幼虫取食叶片等处,大发生时能把局部林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经济林产量。
桉蓑蛾
雄成虫体长约4毫米,翅展12~18毫米,体黑棕色披白毛,前后翅浅黑棕色,后翅背面浅蓝白色,有光泽。雌成虫体长5~8毫米,头小,胸部略弯呈黑褐色,腹末米黄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主要危害桉树及棕榈科植物,如棕竹、散尾葵、蒲葵等。
危害特点:初龄幼虫啃食叶肉,残留外表皮,使受害叶呈现半透明斑;第2龄后食叶呈孔洞或缺刻,大发生时可将大片林分叶片吃光,严重影响宿主生长。
参考资料
Psychidae Boisduval, 1829.Catalogue of Life.2024-06-06
袋蛾科 .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6-21
蓑蛾科物种信息.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4-22
Psychidae.gbif.2024-06-21
BAGWORMS (LEPIDOPTERA: PSYCHIDAE).University of Delaware.2024-06-21
Clania variegata.gbif.2024-06-21
Dappula tertius (Templeton, 1847).gbif.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