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施蒂纳

施蒂纳

德国哲学家。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原名J.C.施米特 Johann Kaspar Schmidt。

简介

施蒂纳(1806~1856)

Max Stirner

他1806年10月25日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拜洛伊特。父亲是制作长笛的技师,家中过着比较丰裕的生活。约翰两岁时丧父,其母之后改嫁。他的继父是一个牙科医生,不久,全家就又搬到了西普鲁士。约翰12岁时,回到巴伐利亚并在那里上了中学。

生平

1826年,约翰20岁的时候进了柏林洪堡大学哲学系,学习哲学、神学和古典语言学。当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正在柏林大学授课,施蒂纳听过黑格尔的课,也听过著名新教神学家施莱尔马赫、马尔海内克等人的课程,共学习了两年。1828年到1829年在埃尔朗根大学,他学习了1年。后来由于母亲患精神病,他休学了三年,直到1832年才重返柏林大学,听了米歇勒特等人的课。1835年毕业,毕业论文《论教育法》没有获得通过。此后,他当过中学的试用教员和女子中学教员。

1842年到1844年是约翰(即施蒂纳)从事创作的全盛时期。1842年开始,他与青年黑格尔派有了交往,后来成了柏林“自由人”集团的重要成员。他结交的有鲍威尔兄弟、梅因、科本和恩格斯等人。

卡尔·马克思是在1841年底离开柏林的,所以施蒂纳与他从未会过面。

1843年,施蒂纳与玛丽·兰姆。威廉娜。德哈尔特结婚(《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就是呈献给她的)。玛丽很富有,1845年,施蒂纳用她带来的钱买了一座奶酪厂,但经营不善,不到一年便破产了。没多久,他的妻子带着怨恨离开了他。

在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期间,施蒂纳先后为《莱茵报》、《莱比锡总汇报》和《柏林月刊》等刊物撰写过通讯和评论,主要内容是抨击普鲁士王国当局与教会,反对书报检查制度,这个时期他的文章有:《关于布。鲍威尔的\u003c末日的宣告\u003e》、《柏林教区的一位教友对五十七名柏林神职人员的呼吁书的答辩:基督教的安息日》、《我们教育的不真的原则或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爱的国家的若干暂时的东西》和《欧仁。苏的\u003c巴黎的秘密\u003e》等。

他的最主要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是在1843年到1844年写成的,1844年10月由出版商奥托。维干德在德国莱比锡市出版(但出版表明的日期是1845年),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极大的篇幅批判了这本书中的思想。

1852年,他还出版过一本叫作《反动的历史》的文集。1856年6月25日在贫病中去世。

施蒂纳认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利己主义是自我意识的本质,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真理。所以“我”(个人)是世界的“唯一者”,是万事万物的核心和主宰,凡是束缚“我”的东西,如国家、雅威、法律、道德、真理等都应抛弃。为了“我”,“我”要把一切都当作自己的所有物。

由此,施蒂纳一方面坚决反对共产主义(但施蒂纳所理解的共产主义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后来所说的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强调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国家、组织和纪律。

另一方面,施蒂纳也并非是所谓的一味最自大的唯我论者,他主张“真正的利己主义者,唯一者们联合起来。“

他虽然认为,“什么对我来说是正当的,那么它就是正当的。”但是,他施蒂纳的“我”不是一般的我,或者说不只是施蒂纳自己这个“我”,这个“我”既非施蒂纳本人所谈到的约翰·费希特“自我即一切”中那个“绝对的”自我,也非仅仅作为活着的施蒂纳这一个“我”,他说,“只有处在自身解体之中的我,从未存在的自我——有限的自我才真正是自我。费希特谈到了'绝对‘的自我,而我则只说我自己、消逝的自我。”不过由于关于“我”的哲学本身就不容易表达,所以在改造费希特的自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改造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个体性)从而进到“我自己”、我本身之中时,施蒂纳也时而会直接将施蒂纳自己这一个“我”带进去,卡尔·马克思因而很长时间都把施蒂纳看成是自大狂式的凶恶人物。

不过和他曾有过密切交往的恩格斯在1889年曾回忆道:“我同施蒂纳很熟,我们是好朋友。他是一个善良的人,远非他在自己的《唯一者》一书中对自己所描写的那样坏,不过多少带点学究气,这是他在教书的年代里养

参考资料

Max Stirner.dailyasianage.2024-05-27

马克斯·施蒂纳和自我哲学.contra-cultura.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