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金晶科技Inc.是一家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为6185万元。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王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玻璃、超白玻璃和钢化玻璃等。
公司概况
(一)发行人概况 公司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鲁政股字〖1999〗57号文批准,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日期1999年12月31日,注册资本6185万元。山东玻璃总公司将其全资附属企业淄博金晶浮法玻璃厂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将生产经营性资产评估后投资入股,其他股东以现金投资入股。公司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位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浮法玻璃的生产和销售,全资拥有一条40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线,控股一条2000年底建成的450吨级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年产4-12mm浮法玻璃530万重量箱。公司拥有独立完善的产供销系统,浮法玻璃产品基本保持产销平衡;公司在秦皇岛市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协助下自主开发了国内领先的玻璃深加工技术--OLVD在线玻璃硬镀膜技术,产品属填补国内空白的重要的玻璃节能材料和生态材料。OLVD在线低辐射硬镀膜项目已于2000年4月被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并计划在2002年在金星公司实施。
(二)公司历史沿革 公司前身是山东玻璃总公司全资附属企业淄博金晶浮法玻璃厂,该厂成立于1996年5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淄博金晶浮法玻璃厂是1998年国家科技部认定的66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和1999年山东省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设立后,淄博金晶浮法玻璃厂的法人资格已被核准注销。1999年12月31日,山东玻璃总公司联合秦皇岛市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山东理工大学、博山科利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本公司。公司发起人的出资总额为8,358万元,公司的总股本为6,185万股,其中山东玻璃总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6,000万股,占总股本的97%;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山东工程学院分别持有国有法人股37万股,分别占总股本的0.6%,博山科利达软件开发有限公司持有法人股37万股,占总股本的0.6%。
集团简介
金晶集团发轫于中国玻璃工业的诞生之地——淄博市博山。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金晶集团肩负历史责任,经过不懈探求、戮力开拓,发展成为一个员工已达5000名,总资产57亿元的以玻璃、纯碱及其延伸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工、经营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下辖上市公司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86)以及淄博金星玻璃有限公司、淄博金晶技术玻璃有限公司、山东海天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金晶集团技术中心等企业及院所,为山东省百家重点集团之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新材料基地骨干企业,1998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金晶集团各项经济指标连续5年保持全国同行业前三名位置;在山东省同行业已连续十年保持第一,2005年与2007年,金晶两项产品分别获得“中国名牌”荣誉称号,2006年,“金晶”商标被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9年1月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山东省认定为新规则颁布后的首批高新技术企业。
随着加入WTO,中国正全面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金晶集团与世界500强玻璃企业巨头美国PPG公司本着互惠双赢的良好意愿,于2003年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实现了双方技术和市场的共享。
金晶集团产品的品质追求是:功能和美感的有机融合,环保和安全的自然衔接,性能和品貌的和谐统一,时尚和实用的完美结合。主要产品有:纯碱、超白玻璃原片、汽车玻璃原片、工业玻璃原片、建筑玻璃原片、工程玻璃系列、汽车玻璃系列等百余种产品。建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压花玻璃生产基地和玻璃加工基地,成功应用于进藏列车玻璃及动车组列车玻璃。2008年集团开发成功世界首创22/25mm超厚超白玻璃。产品市场遍及北美、欧洲、澳洲、东南亚、中东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金晶集团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超白玻璃成功中标奥运会工程“鸟巢”、“国家游泳中心”,并广泛应用于国家大剧院、哈利法塔、北京银泰大厦、上海市世博会等大型高档建筑,因而超白玻璃被称为玻璃家族中的“水晶王子”。
2007年至2008年,金晶集团又先后与德国SAP公司合作开展ERP项目建设,与美国Hay(合益)公司合作开展人力资源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企业信息化与人才成长的平台,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纯真、卓越、全球化”是金晶集团的核心理念:追求产品、业品、人品的至真、至纯;智识卓越、基业长青;资本、人才、市场、品牌、服务的全球化。集团推行承诺型高绩效文化,让每位员工参与到集团战略中来,与集团共同发展。
集团文化
核心理念
纯真、卓越、全球化
企业使命
我们承续炼石补天的精魂,恪守并光大华族以勤治业的美德,信赖并尊重每位员工的智慧与贡献。我们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产品、人品与业品,锐意创新、永续创业,矢志成为世界材料工业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经济的繁荣、为世界文明的昌隆尽一己之力。
企业愿景
我们以“无为而治,基业长青”为目标,力求保持在材料制造业的优势地位,并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充分凝聚和利用内外智识及资源。我们将为社会奉献更多的利益和关爱,为股东创造更大的资本价值,为员工营造更加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市场提供更具魅力的产品及服务。努力成为超大型、综合性、现代化的跨国企业,成为中国最具实力、活力与吸引力的集团公司之一。
企业精神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立业求新、砺志图强
经营哲学
我们与客户是互依互存的生态关系,视服务为产品的延伸;坚持为客户营造价值享受与增值空间;以双赢为驱动力,在共同的价值链上共享利益。
市场理念
客户的赞誉与微笑就是市场;企业的观念与选择就是市场;员工的感受与行为就是市场。
质量方针
创金晶名牌、铸金晶美誉、让顾客满意
人才理念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人都有潜能,人人皆可成才。
安全理念
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经营范围
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玻璃和超白玻璃的生产、销售;资格证书批准范围内的自营进出口业务。股份公司的经营方式:开发、生产、销售及其贸易。
重大事记
1、2000年8月,浮法二线在浮法基地投产。
2、2002年8月15日,金晶科技Inc.在上海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3、2003年2月26日,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浮法一线冷修技改工程--汽车原片生产线正式动工,6月5日,顺利点火。
4、2003年6月19日,超白玻璃项目工程奠基。
5、2003年10月24日与美国PPG公司在淄博饭店正式签署全方位合作协议。
6、2003年12月31日在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拉出2mm超薄玻璃原片。
7、2004年2月25日,汽车玻璃项目在淄博金晶技术玻璃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8、2005年5月,超白玻璃生产线成功生产出15mm高档优质浮法玻璃。
9、2005年7月8日,中国第一片超白浮法玻璃在金晶科技城下线。
10、2005年9月,“金晶”牌浮法玻璃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11、2005年10月12日,超白玻璃生产线成功生产19毫米、3.66M×7M超厚大扳。
12、2005年12月17日,“金晶”超白浮法玻璃荣获2005CIHAF建筑部品科技创新奖。
13、2005年12月19日,金晶科技股改方案顺利获得通过。
14、2006年10月,金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十大股东
证券资料
股票代码 600586
股票简称 金晶科技
代码类别 A股
上市地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
旧代码 600586
行政区划名 --
上市状态变动
变动原因 新上市
变动日期 2002-08-15
股票简称变动
股票简称 金晶科技
变动日期 2006-10-09
股票简称 G金晶
变动日期 2006-01-10
行业变动
进入行业 玻璃及玻璃制品业
变动日期 2003-06-14
进入行业 (无数据)
变动日期 2002-07-26
机构预测
估值区间
研究员给的最高估值为:30.00 最低估值为:18.00。
行业评级
有36机构对金晶科技所属金属与玻璃容器行业发出研报,其中给予行业领先大市评级的有14家。
投资评级
金晶科技共有研究报告28篇,其中给予买入评级的为3篇,增持评级为21篇,中性评级为4篇,减持评级为0篇,卖出评级为0篇;分析师动态综合评级为增持(5.88)评级,当前分析师信心指数为0,分析师对金晶科技投资信心有所下降。
PE分布图
金晶科技历史的市盈率在10倍到135倍之间,当前市盈率为58,目前价值趋于合理。
2008年公司PE处于所有上市公司PE从低到高排序前71.0%,处于合理的位置,2009年一致预期PE在所有有盈利预测的上市公司的PE从低到高排序前17.6%,处于合理的位置。
财务数据
收入趋势 (最新发布于2009-09-30)金晶科技2009年第三季度实现主营收入17.1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9%。
盈利趋势 (最新发布于2009-09-30)金晶科技2009年实现净利润0.9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130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47%。
2023年4月11日,金晶科技公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59亿元,同比上涨7.76%;归母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72.78%;基本每股收益0.2501元。
2023年8月25日,金晶科技公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5亿元,同比下降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下降28.52%;基本每股收益0.1828元。
财务分析
规模增长指标
金晶科技过去三年平均销售增长率为44.33%,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250/1710),在其所在的金属与玻璃容器行业排名为1/14,外延式增长较好。
EPS成长性
金晶科技过去EPS增长率为42.98%,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453/1710),在其所在的金属与玻璃容器行业排名为2/14,公司成长性较好。
盈利能力指标
金晶科技过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长率为88.6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308/1710),在所在的金属与玻璃容器行业排名为(1/14)。盈利能力较强。
EPS稳定性
金晶科技过去EPS稳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778/1710),在其所在的金属与玻璃容器行业排名为9/14 。公司经营稳定合理。
持仓结构
金晶科技在过去的一年中,股东户数呈减少趋势,机构持仓比例减少。最新季度情况表明,该股人均持股增加。最新机构持仓为28.81%,部分机构对该股看法有所上调,仓位上调8.89%。
投资亮点
1. 公司主要经营浮法玻璃、在线镀膜玻璃和超白玻璃的生产和销售,其中超白玻璃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大规模生产超白玻璃的企业。
2.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有效期为3年。根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税收政策,公司自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三年内(2008年至2010年),所得税税率将按15%的比例征收。
3.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1300(元),每股净资产3.9500(元),净资产收益率3.3100%,营业收入1714757948.3700(元),同比增减34.793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210736.39(元),同比增减-45.7110%。
4. 公司超白玻璃产品中标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阳光谷”工程,用于其外装,中标金额846万元
5. 公司自主开发的太阳能超白玻璃产品通过瑞士奥瑞康公司相关检测,产品品质完全达到奥瑞康太阳能300-419质量标准,这将对公司超白玻璃产品在太阳能领域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 公司本部500T/D 浮法玻璃生产线已完成全部技改工作,于2009年9月27日成功点火。通过此次技改,该线改造成为525T/D 太阳能温室玻璃生产线。
7. 公司控股股东-淄博中齐建材有限公司质押给建设银行淄博高新支行的公司3000万股限售流通股,因质押到期,全部解除上述股权质押。
8. 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拓展太阳能特种玻璃的生产,包括建设600T/D和1000T/D的太阳能特种玻璃生产线和一个太阳能功能材料加工中心。
投资建议
综合投资建议:金晶科技(600586)的综合评分表明该股投资价值较佳(★★★★),运用综合估值该股的估值区间在17.97-19.77元之间,股价目前处于低估区,可以放心持有。
12步价值评估投资建议:综合12个步骤对该股的评估,该股投资价值较佳(★★★★),建议你对该股采取参与的态度。
行业评级投资建议:金晶科技(600586)属于建材行业,该行业目前投资价值一般(★★★),该行业的总排名为第18名。
成长质量评级投资建议:金晶科技(600586)成长能力一般(★★★),未来三年发展潜力较大(★★★★),该股成长能力总排名第300名,所属行业成长能力排名第8名。
评级及盈利预测:金晶科技(600586)预测2009年的每股收益为0.25元,2010年的每股收益为0.53元,2011年的每股收益为0.78元,当前的目标股价为17.97元,投资评级为买入。
发展历程
2022年4月11日晚,金晶科技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2亿元,归母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2%和295.1%。在发布年度财务报告的同时,公司还发布了2021年利润分配方案和股份回购计划。10月9日,金晶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在适用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艺的钙钛矿用TCO系列玻璃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023年5月18日,金晶科技全资子公司金晶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600t/d薄膜光伏组件玻璃生产线(二期)成功点火。
获得荣誉
2023年11月29日,入选2023年新确定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名单。
参考资料
金晶科技:增收不增利,2022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2.78%.界面新闻.2023-04-12
金晶科技: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下降28.52%,纯碱市场销售端二季度急转直下.界面新闻.2023-08-28
金晶科技发布股份回购和现金分红预案 彰显公司发展信心.今日头条.2022-04-12
金晶科技:与杭州纤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界面新闻.2022-10-09
金晶科技:马来西亚600t/d薄膜光伏组件玻璃生产线(二期)点火.界面新闻.2023-05-20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2023年新一批及通过复核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的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