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鳃孔舌形虫
多鳃孔舌形虫(食虫类:Glossobalanus polybranchioporus)是柱头虫科、舌形虫属的一种无脊椎动物,1965年由张玺等人在中国发现。体长35-60厘米,身体柔软、细长,呈植物病原线虫状,体色淡橘黄色。多鳃孔舌形虫是中国特有的物种,对研究动物系统进化及生物多样性有重大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多鳃孔舌形虫身体左右对称,外形似小蛇或大蚯蚓,但身体构造与它们不同。成体长度在352-613毫米之间,分为吻、领和躯干三个部分。吻为短圆锥形或尖锥形,具有发达的肌肉,后半部背面中央线上有一条纵沟。领的前缘环抱着吻的基部和吻柄,前端腹面中央和吻部交界处有一个明显的口。领部具有许多纵走皱褶,前后1/3处各有一条深色的细弱环线,环线间的领区色泽较浅。领的后缘是一条突起的边缘称为盖,紧接盖的前端是一条深橘红色的环带。领的后面是延长的植物病原线虫状的躯干。躯干又可以分为鳃、生殖翼、肝和尾四个区。鳃区的长度相当于领长的3-4倍,相当于生殖翼长度的1/5左右。在鳃区中具有数目较多的鳃孔,约为130-160个,成对地排列在背侧,呼吸时水流从鳃孔排出体外。肝区特别长和肝囊数目多也是该种的特征之一。整个肝区的长度约为全长的1/10。肝囊数约为110-130个,排列成两行,十分规则。尾区长度为全长的1/2以上,具有外环肌,肛门开口于尾端。整个尾区为浅褐色或黄色。雄雌异体,性成熟雌性的生殖翼为紫棕色,雄性的生殖翼为橘红色或橘黄色,在鳃和生殖翼的腹面两侧均没有色素斑点。两生殖翼对称,宽而长,长度为190毫米左右,约为鳃区的5倍,始于领的后缘,起点处两翼与鳃的前端分隔,前部窄,鳃区后部附近最宽,后部逐渐变窄,终止于肝区交界处稍前或稍后。
生活习性
多鳃孔舌形虫一般穴居于中潮区和低潮区的细沙滩和泥沙滩中,穴呈不定型的“U”形,整个身体都横臣于穴中。靠吻腔和领腔的充水和排水,使吻部和领部发生伸缩而进行活动。以沙底有机物质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渤海北部至黄海南部。
分布范围
多鳃孔舌形虫分布于渤海北部至黄海南部;主要为中国山东青岛胶州湾内的薛家岛、黄岛区、沧口区、楼山和前海的栈桥、汇泉浴、石臼街道办事处,江苏省的大丰区、东川,河北省的北戴河区等地。
繁殖方法
雌性产卵在海滩里,卵数有上千枚,雄性在雌性产卵的同时或稍迟就释放出精子。受精卵孵化出有纤毛的幼虫,很快游入海底,体表黏液与沙子结合在一起。
保护现状
多鳃孔舌形虫在中国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地质变移,环境恶化,栖息环境受损,其资源状况岌岌可危。建议加强对多鳃孔舌形虫进行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的研究。
物种现状
对两种半索动物门的分布、资源量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根据过去的调查资料,多鳃孔舌虫和黄岛长吻虫主要分布与胶州湾及其附近海域,以薛家岛的安子码头、辛岛湾和山里湾数量最多。在80年代以前,该类动物尚较易采到。最近20多年,这两种动物数量已大幅减少。最近的试采表明,在安子码头、辛岛湾海域已经不能采到这类动物,虽经多次努力,仅在山里等海滩发现有限的几个个体,可见其资源状况岌岌可危。
致危原因
1、栖地消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如港口(特别是青岛前湾港)建设、海水养殖、采沙及其他涉及填海的滨海建设项目剥夺了多鳃孔舌虫和黄岛长吻虫的栖息地,如过去记录的主要分布点安子码头的潮间代滩涂即因港口建设而消失。
2、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日益增长,海水养殖和油类污染也较过去增加很多,胶州湾沿岸海水已达中度或严重污染,对浅海及潮间带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该两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生存。
3、其他人类活动:滩涂贝类等经济动物的采捕、观光旅游活动等。
保护级别
多鳃孔舌形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生物价值
多鳃孔舌形虫和黄岛长吻虫均为我国的特有物种,在分类上属半索动物门,系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门之间的一类动物,对研究动物的系统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及潜在的利用价值。1988年这种动物同时被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濒危动物(除16种鸟类外,多鳃孔舌形虫和黄岛长吻虫我省仅有的两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参考资料
多鳃孔舌形虫形态特征.www.9512.net.2017-02-15
多鳃孔舌形虫.多鳃孔舌形虫.2024-09-05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7——多鳃孔舌形虫.网易.2024-09-0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农业农村部.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