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白晋公路

白晋公路

白晋公路,修建于民国14年,即1925年,是今山西省祁县白圭镇至今山西东南部晋城市的公路,全长348公里。

晋城古代的商道起源较早,早在北魏时就在晋城设为泽州,至清雍正六年(1728)升为泽州府,加之晋城地处山西通往中原之要冲,所以,一直保持着一个地方性的政治经济学文化活动中心地位。

历史沿革

晋城古代的商道起源较早,早在北魏时就在晋城立为建州。

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称晋城是“夏王之国,左天门之险,右天溪之阳,卢泽在其北,伊洛在其南,有此险也”。《战国策》中“骐骥之挽盐车,垂头于太行山”,说的就是有许多良马驾着沉重的盐车,极其艰难地在太行山崎岖的山路口跋涉的情景。赵恒大中祥符八年(1015),山西省盐运使陈尧佐,为外输潞盐,上书《清平治太行山札子》奏请拨款征夫,修建长达一百华里的太行山路,即今之大口路。从此以后至明清,晋城市经大口至河南省一直是繁华的盐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实行中央集权制,在交通上采取了“车同轨”的重大改革措施,施行“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广征民役修建“驰道”、“直道”、“五尺道”等大型工程,使交通运输出现了一次较大的飞跃。尤其是通往外地道路的发展。各郡之间都已有了车路,除驰道外的其他道路交通,也具有一定规模。

修筑历史

1925年(民国14年)始修祁县白圭镇至上党郡晋城的公路,全长348公里。1930年(民国19年),白晋公路建成通车。白晋公路通车后,通车伊始,即有华轮、韩信运输公司从事旅客运输。1946年3月国共内战中被破坏。

1937年(民国26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晋城市,占领当时晋城惟一的公路,即白晋公路。此路成为日军一条重要的交通补给线。日军占领时期,为了其侵略、掠夺,控制交通,互相策应,抓丁拉夫,修建了晋城至省界大口的公路(即今碗周线)、晋(城)阳(城)公路等。

1941年又修通了晋城至浮山街、伏头、柳树底简易公路,日军在公路沿线设立“爱护树”。潞安府至泽州为“汽车警护”工作区间,并制定“爱路功劳奖券”,奖给护路有功人员。当时,晋城三个抗日民主政府组织抗日军民,在公路上袭击军车,埋设地雷,毁路、炸桥,进行有效的破路斗争。

在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中,白晋公路成为重点破坏目标之一。至抗战胜利,白晋路已支离破碎,沟壕纵横,桥涵残缺不全,根本无法通车,其它公路也被日军败退,晋城市交通处于瘫痪状态。

1946年2月,国民党军阎锡山部又以8个师2万多人,并纠合当时盘踞白晋线东观至沁县段的日寇第14旅团及伪军一部,借“保护铁路”之名,沿铁路线两侧南犯。3月上旬,晋冀鲁豫军区以第6纵队及太岳、太行军区各一部发起白晋战役,打击南犯之国民党军。人民解放军在人烟稀少,供应困难的山区和大雪严寒的条件下,对依托交通线和装备优势的国民党军作战。经过半个月的连续作战,歼国民党军4000余人,切断了白晋线,迫使国民党军终于接受停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