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瑜
朱之瑜(1600~1682),字鲁玙,号舜水,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其学术思想对于日本的社会文化,曾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之瑜在少年时代,研习儒家学说,崇尚圣人之道,抱有经世之志,探讨国家兴衰存亡的治乱根源,关注民众生存的安危;中年以后,他对于明代末年“国事日非,世道日坏”的现状严加痛斥,注重寻求救治时代危机的方案;他无意于仕进之途,曾多次拒绝朝廷的征召;明清政权交替之际他高扬民族气节,积极参加抗清斗争;为了匡复明朝,他奔走于厦门市、舟山市之间,参加郑成功抗清斗争;抗清斗争失败后,他不做清朝顺民,并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离开故国,东渡日本,先寄居于长崎市,后于定居于江户城(今东京),直到去世。
在寓居日本的20多年时间里,朱之瑜在对明朝覆灭的历史教训反思中,认识到了封建社会专制制度的腐朽黑暗,深刻揭露了理学末流的空疏弊端,形成了以“实用”“实功”“实行”为核心特征的启蒙思想;虽然朱之瑜的学术思想并没在故国产生广泛影响,但他被日本学者称作“日本的孔子”;朱之瑜去世之后,日本学者在其生前住地“驹龙别庄”,建立了聂氏宗祠,以纪念他对日本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朱之瑜的著作有其门人德川光圀父子刻印的《朱舜水文集》二十八卷,世称水户本;其门人源刚伯曾辑有《朱征君集》十卷,世称加贺本;后稻叶岩吉将二本合刊,编成《朱舜水全集》;马浮曾将三本整理,编成《舜水遗书》二十五卷;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朱谦之整理的《朱舜水集》二十二卷。
朱之瑜继承了孟子的仁政学说,指出统治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常怀一点爱民之心”,关心解决民众疾苦。他说:“常怀一点爱民之心,时时刻刻皆此念充满于中,自然事事为百姓算计;有一民不被其泽,便如已溺己饥,安得无不忍人之政?”其社会启蒙思想,还表现在他继承了儒家重视社会教化的理论,提出了“兴教任贤”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培养治国安邦的有用人才就要大力兴办教育。只有任用贤德之才,才能去除腐败无能的贪官污吏实现治国富民的社会发展。
朱之瑜对于教育的重视,并不仅仅在于培养人们的仁义礼智传统道德,其更为重要的内容在于他主张要造就对社会改革发展有作为的经世贤才,亦即教育还要以“实利”“实用”为内容,以开物成务、经邦弘化为追求。他批评宋儒只在义理辨析上做得详细,但在国计民生的实功上,却不曾真正做得一事。朱之瑜指出,真正有用的鸿儒不是空谈性命义理、徒守章句训的儒者,而是能够以康济时艰为已任,在切实解决现实政治和经济问题上有所作为的人才。
作为清代学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朱之瑜的社会启蒙思想对中国清代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虽然直至清末才产生,但其对日本社会文化发展,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梁启超曾说:“舜水之学不行于中国,是中国的不幸;然而行于日本,也算人类之幸了。”
人物生平
绝意仕进
朱之瑜生于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即公元1600年11月17日),卒于明郑永历三十六年四月十七日未时(即公元1682年5月23日),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朱之瑜八岁丧父后,家道中落,生活清贫,甚至影响其读书为学。长兄朱启明,天启五年(1625年)中武进士,后升任至南京神武营总兵,总督漕运军门。随任长兄寄籍于松江府,为松江府儒学生,拜松江府学者吏部左侍郎朱永佑、东阁大学士兼吏户工三部尚书张肯堂和武进学者礼部尚书吴钟峦等为师,研究古学,尤擅长《诗》《书》。
崇祯十一年(1638年),以“文武全才第一”荐于礼部,而朱之瑜见“世道日坏、国是日非”、“官为钱得,政以贿成”,朝政紊乱,自己不能为流俗所容,就放弃仕途,专注于学问。他曾对妻子说:“我若第一进士,作一县令,初年必逮系;次年三年,百姓诵德,上官姓称誉,必得科道。由此建言,必获大罪,身家不保。自揣浅衷激烈,不能隐忍含弘,故绝志于上进耳。”朱舜水不求功名利禄,而热衷于关心社会民生,并经常对人讲:“世俗之人以加官进禄为悦,贤人君子以得行其言为悦。言行,道自行也。盖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孙。官高则身荣,禄厚则为子孙数世之利,其愿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为量。在天下则忧天下,在一邦则忧一邦,惟恐民生之不遂。至于一身之荣,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舜水四十五岁时,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缢于煤山(今景山公园)。不久,弘光帝朱由崧即位于南京,改元弘光。这时江南总兵方国安推荐朱之瑜,并奉皇帝的诏命特别征召他,他不就任。
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皇帝又下令征召他,他仍不就任。四月,在荆国公方国安再次推荐下,朝廷任命他作江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兼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监方国安军,他还是不就任。一年内三次拒绝征召,遂遭奸臣嫉恨,次年以“不受朝命,无人臣礼”罪追缉。朱之瑜星夜逃到舟山市,以行商为掩护。
反清复明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攻陷南京,弘光帝出走,方国安、阮大铖投降清军。弘光帝败亡后,明室产生了两个领导力量,即明绍宗隆武帝(朱聿鐭朱聿键)政权和鲁王监国(朱以海)政权。不久,清兵攻取福建省,杀了隆武帝。此时,鲁王率领部下进占南澳岛,然后攻取了舟山群岛。这时候,朱之瑜首次赴日本筹饷,想借日本援兵资助舟山守将、兵部左侍郎王栩,以恢复中原。由于日本实行海禁,不许外人停留,只得返回舟山市。
朱由榔四年(1650年),朱之瑜再次飘浮东海去日本,不料被清兵发现。清寇白刃合围,逼他发投降,但他谈笑自若、誓死不降,刘文高等人被他的义烈所感动,偷偷驾舟将他送回舟山。
永历五年(1651年),朱之瑜又去日本,后由日本到安南。当他正要起程返回舟山时,舟山和四明山寨都被清兵攻陷。鲁王走避厦门市,朱之瑜的最好师友王翊、朱永佑、吴钟峦等人,先后为国殉节,尤以王死事最惨。朱之瑜在海外闻知后痛言“中秋节为知友王侍郎完节日,惨逾柴市,烈倍文天祥。仆至其时,备怀伤感,终身遂废此令节。”
永历八年(1654年)鲁王降诏徵召五十五岁的朱之瑜。但因其东西飘泊,住处不定,玺书辗转两年后才到他手中。鲁王在书中责备他“托谕占城,去而不返,背君苟免,史氏讥之。”希望他尽快回国效力。朱舜水手捧诏书,唏嘘慷慨,想立即转赴思明(今厦门)返回舟山,但苦无交通工具,困于安南。他只得先回复鲁王一封信,陈述他历年海外经营、筹资觅饷的苦心。他在丁酉《谢恩奏疏》中说:“去年委曲求济,方附一舟。意谓秋末冬初,便可瞻拜彤,伏陈衷曲。臣数年海外经营,谓可得当以报朝廷,当与藩臣悉心商,不意奸人为梗,其船出至海口,半月而不果行。复收安南,愤结欲绝。”“今谋之十年,方喜得当,意欲恢弘祖业,以酬君父,以佐劳臣。”
永历十一年(1657年)正月,等来了日本船,准备乘舟渡海归国。但不料在二月遭安南供役之难,被羁五十余日。安南国王知道他是一位中国学者,便留住他,拜他官爵,迫他行臣子跪拜礼,朱之瑜直立不肯跪。差官举杖画一“拜”字于沙上,朱之瑜乃借其杖加一个“不”字于“拜”字之上。安南王便当着朱之瑜的面,杀了许多人威吓他,朱之瑜始终没有屈节,真正做到了威武不能屈。是年朱之瑜已五十八岁,为铭记这段老年之难,他逐日记有日记,并取“庶人召之役则往役”之义,名所记为《安南供役纪事》。
永历十四年(1660年),受郑成功、张煌言邀,返国抗清,于是即刻动身,于十月十九日返归厦门市。
永历十五年(1661年)夏,郑成功和张煌言会师北伐,收复瓜州县,攻克镇江市,朱之瑜都亲历行阵。北伐军一度进军顺利,收复四府二州二十四县,直抵南京城郊,兵威震动东南。然而由于郑成功目光短浅,盲目屯兵南京坚城之下,贻误战机,且律兵不严。七月,北伐军在南京城外被击败。郑成功转而退往福建省沿海,后行师海上,不得已而趋兵台湾,张煌言则数年后被捕遇害。朱之瑜鉴于复明无望,又誓死不剃发,“乃次蹈海全节之志”,学鲁仲连不帝秦,再次凄沧渡日,永不回到故国了。这年冬,最后一次东渡日本,未能获准登岸,困守舟中。当时日本施行锁国政策,“三四十年不留一唐人”。日本学者安东守约经已在日定居的陈明德介绍,以手书向朱之瑜问学,执弟子礼。朱之瑜为安东守约“执礼过谦”的恭敬、“见解超卓”的学问所动,复信安东守约。信中,朱氏悲喜交集,悲则国破家亡,故国“学术之不明、师道之废坏亦已久矣”;喜则“岂孔颜之独在中华,而尧舜之不绝于异域”,表达了他有意将圣贤践履之学传于这位异国弟子的心情。正如梁启超所说,此“为先生讲学之发轫”。安东守约等人为其在日定居奔走。最后得日本政府批准,破40年来日本幕府之国禁,让他在长崎市租屋定居下来,朱之瑜就此结束了十多年的海上漂泊生活。
东瀛讲学
永历十九年(公元1665年),在长崎正准备购地躬耕之际,日本国副将军(大将军德川家纲之叔父)、水户侯德川光国欲兴序之教(庠序,旧称,古代指地方学校),派儒臣小宅生顺到长崎礼聘朱氏为国师,要朱到江户城(今东京)去讲学。朱之瑜竭力谦让,但是,当他听安东守约等人介绍“上公好贤嗜学,宜勿辜其意”之后,答应了德川光圀的要求,表示“至若招仆,仆不论禄而论礼”。
永历二十年(公元1666年)六月,朱之瑜抵江户。德川光国亲执弟子礼,竭诚尽敬。德川光国认为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直接称名称字,要他取一名号以称呼。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从此,朱之瑜往来于江户、水户两地,公开讲学。他曾去信远在柳川的安东守约介绍讲学的盛况。
永历二十四年(公元1670年),日本初造学宫,朱之瑜绘画图纸,度量尺寸,亲临施工现场指导,事后撰《学宫图说》。又造古祭器、、豆、登等,率学生习释奠礼,改定仪注,详明礼节。
永历二十六年(公元1672年),德川光圀设置彰考馆,由朱之瑜门生安积觉任主编,聘请朱之瑜指导,编鼓吹“尊王一统”之说的《大日本史》,其影响直至二百年后的“明治维新”。德川光国对朱之瑜敬爱有加,就任藩主之际朱舜水也随同前往江户城,朱之瑜与同为德川光国编撰《大日本史》的安积澹泊、木下道顺、山鹿素行结为好友,并对水户市学的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归葬异国
永历三十五年(公元1681年)朱之瑜因水土不服而致病,全身遍生疥疮,卧床不起。
永历三十六年(公元1682年)四月,即顾炎武辞世三月后,朱之瑜在日本大阪逝世,享年83岁。安葬在历代水户藩主的墓地瑞龙山(茨城县常陆太田市)。
朱之瑜死后,德川光圀派人整理了他的遗稿,日本正德五年(公元1715年)刊行了《舜水先生文集》全28卷。东京大学农学院内至今立有“朱舜水先生终焉之地”(朱舜水先生临终之地)的石碑。
主要成就
学术主张
朱之瑜的学术博采众家所长,常谓“千金之裘,非集于一狐之腋”,博通经史,最喜《资治通鉴》,长于《春秋》;道德思想方面,主张忠君爱国,推崇苏武、文天祥的伟大人格。正是这种不尚虚华的学风、扎实严谨的学问和刚直崇高的人格,他的学术于日本发扬光大,当时的日本学者以师事朱之瑜为荣,比拟为“七十子之事孔子”。他的学生遍布日本,最著名的有历史学家、《大日本史》的作者安东守约,日本儒学古学派的奠基人、江户时代著名哲学家伊藤仁斋,德川家康的孙子、政治家、儒学“水户学派”的始祖德川光圀,江户时代著名经学家山鹿素行、木下顺斋等等。朱之瑜一生著述不甚多,但几乎全在日本所撰,有《朱舜水先生文集》、《安南供役纪事》、《阳久述略》、《释奠仪注》等等。
他论学问,以实用为标准。所谓实用者,一曰有益于自己身心,二曰有益于社会。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勿剽窃粉饰自号于人曰‘我儒者也’。处之危疑而弗能决,投之艰大而弗能胜,岂儒者哉?”他对明朝的八股取士深恶痛绝,认为“明朝以制义举士,初时功令犹严,后来数十年间,大失祖宗设科本旨。主司以时文得官,典试以时文取士,竞标新艳,何取渊源。父之训子,师之教弟,猎采词华,埋头哗哔,其名亦曰文章,其功亦穷年皓首,惟以剽窃为工,掇取青紫为志,谁复知读书之义哉!既而不知读书,则奔竞门开,廉耻道丧官以钱得,政以贿成,岂复识忠君爱国,出治临民!”他还娴习艺事,有巧思,“尝为德川光圀作《学宫图说》,图成,模之以木,大居其三十分之一,栋梁机,莫不悉备。而殿堂结构之法,梓人所不能通晓者,舜水亲指授之,及度量分寸,凑离机巧,教喻缜密,经岁乃毕。光国欲作石桥,舜水授梓人制度,梓人自愧其能之不及。此外,器物衣冠,由舜水绘图教制者甚多。”他在日本虽受人崇拜,但他敢批评日本人心胸狭隘、“量窄意偏”,日后必为中华之祸,“不视贵国人,……尝怪周虓,量窄意偏,……所以此念灰冷。”
育才观点
朱之瑜在教育方面的特点是视中外为一体,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乐。他侨居日本20多年,接受的弟子不断增加,并曾公开讲学。他向日本弟子表示,“不佞于仲夏四国,本来一体为亲,凡遇英才,乐于奖进,”门弟子今井弘济和安积觉所撰《舜水先生行实》,记载了日本的硕儒和学生,时常登门求教,以及朱之瑜相与“讨论讲习,善诱以道”的情景。在讲学中他一方面肯定日本“才贤秀出”,可以为孔、颜,为尧舜;另一方面,他指出日本崇信佛教,圣(儒)教未兴,存在问题。依他看来,日本建国的大本在于敬教劝学,施政方面当务之急在于兴贤育才。他所提倡的忠君爱国思想,对于日本后来“尊王一统”的事业有一定的影响。
朱之瑜“自幼食贫”,多能“鄙事”。他传艺传道,诲人不倦,又以“开物成务,经邦弘化”勉励日本弟子,表达了他的育才观点,关于教人之道,他认为有一定不易者,有因人而施者。“学问之道,贵在实行”;“立志当如山,求师当如海”;这是一定不易者。因弟子“资性”之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并予以不同的启示,这是因人而施者。他重躬行实践,却不废读书,因为书能益人神智。对于读书之法,他则认为读史应先于读经;史书文义较浅,于事情又近,于事理吻合,读之易懂。这些都表现了他着重实功、实用的精神。
学术影响
德川光圀之所以能开创独树一帜、颇有成就的水户历史学派,是和朱之瑜多年的教育、熏陶分不开的。朱之瑜在日执教,对水户藩和加贺藩影响最大。安积觉、今井弘济、小宅生顺等都是经德川光国介绍对朱之瑜执弟子礼的。加贺藩主前田纲纪也很敬重朱之瑜,执弟子礼,所以他的属臣均拜朱为师。加贺藩的属臣奥村庸礼等人还把服部其衷、五十川刚伯、下川三省几个儒生介绍到朱的门下。后来安积觉、今井弘济、五十川刚伯、服部其衷、下川三省五人先后成了朱之瑜的近身弟子,并负起年事已高、不谙日语的老师的起居照料、侍奉,对外应酬、联系之责。
这五位弟子中数安积觉日后成就最大,和德川光圀一起成为日本水户学派的领袖人物。他13岁从师朱之瑜,接受蒙学。后因父亲病故回家奔丧而中辍学业。安积觉成年后,回忆起自己之所以能学有成就,是因为当年先生“课程严峻,晨读夕诵,故至今不忘耳”。朱之瑜很喜欢这个体弱多病的学生,亲自为他题写一本作业簿,督促他“逐日书其功课”。安积觉到了晚年还告诫其孙辈:(舜水先生的)“片言只字,皆藏而宝护之,凡吾子孙,当敬之如神明,其有沦落丧失者非吾子孙。”
朱之瑜对其他几位近身弟子也尽心尽力,爱抚备至。他见下川三省“温存淳谨”,“抚之如慈母,督之如严父”。学生五十川刚伯学有基础,朱之瑜怕他“读书难入易出”,鼓励他不要虚费韶华,更上一层楼。服部其衷初投朱之瑜门下,因思乡不安心学习,朱之瑜既不急促,也不为他病所惑,严格要求,一个月后服部其衷学业大进,和老师的感情也日厚笃深。朱之瑜在日本从事教育20余年,其间,或执弟子礼,或从其质疑问学的学生远不止上述几位。学有成就的,还有林春信、佐左宗淳、人见传等人。
后来的日本学者评价说:“天佑以还,儒学以经世治民为要道,不务空理虚论,皆舜水所赐也……不惟后来明治维新受此良好之影响,即于朱氏学说本身发扬而光大之,其功亦伟矣!”梁启超在评论朱舜水时也说:“中国儒学化为日本道德基础,也可以说由舜水造其端。”“舜水人格极为高尚严峻,所以日本知识阶层受其感化最深。”
个人作品
阳九述略
朱之瑜定居日本後,冷静地回顾和研讨明亡的历史教训,并在六十二岁时,即明亡後的第十七年,写下了著名的《中原阳九述略》。这篇著作共分四章。第一章题名“致虏之由”。舜水认为明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政治腐败。“中国之有逆虏之难,贻羞万世,固逆虏之负恩,亦中国士大夫之自取也。语日:‘木必朽而後蛀生之。’未有不朽之木,蛀能生之者也”。二是学术虚伪。明末科举制成了文人士子攫取个人功名的手段,所以人们穷年皓首于猎取华词、埋头哗哔之中,不知读书以出治临民之义哉!
第二章论“虏势二条”。一条论天启、崇祯年间,边臣失职,致虏披猖;二条论虏入中原後,搜括徵发,使天下骚然。第三章讲“虏害十条”。
舜水痛斥清代入主中原後的十大罪状有:1.东人之害,自江以北至南京。2.沿海有防边、养兵、藏匿、接济之害。3.近海有排船、帮工、值匠之害。4.签发舵梢之害。5.内地有签派船料、搬运木植之害。6.省会近城各郡有放债举息、买官附营之害。7.仕宦有配发上阳堡、甯古塔之害,并入旗披甲之害。8.买官但计有钱,不问色目之害。9.打老鼠之害。10.拆房屋之害。
第四章名为“灭虏之策”。“灭虏之策,不在他奇,但在事事与之相反。”舜水举例说:“彼以残,我以仁;彼以贪,我以义。解其倒悬,便已登之席;出之汤火,斯为沃之清凉。则天下之赤子与天下英雄豪杰,皆我袱之子,同气之弟,安有不合群策,毕群力,以报十七年刺骨之深仇哉?逆虏虽有神谋秘策,亦无所再施。况黔驴之技人穷,山鬼之术尽露。全为百姓勘破,毫无足惧。故知一败涂地,必不可支也。”篇末署名“辛丑年六月望日,明孤臣朱之瑜泣血稽拜述”。耿耿忠义之情,力透纸背。这篇著作书写完毕,舜水拜托他的日本至友安东守约收藏保存,谓“他日采逸事於外郡,庶备史官野乘。”
名言
教育为立国之本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
诗作
【漫兴】
远逐徐生迹,移舟住别峰。
遗书搜孔壁,仙路隔秦封。
流水去无尽,故人何日逢?
乡书经岁达,离恨转重重。
【避地日本感赋】
其一
汉土西看白日昏,伤心胡虏据中原。
衣冠虽有先朝制,东海幡然认故园。
其二
年家国今何在?又报东吁王朝设伪官。
起看汉家天子气,横刀大海夜漫漫。
著述名录
《朱舜水先生文集》
《安南供役纪事》
《阳久述略》
《释奠仪注》
《新订朱舜水集补遗》徐兴庆编。
《朱氏谈绮》,去世后安积澹泊编。
个人生活
明万历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1600年12月26日),朱之瑜出生于余姚市(今属宁波市)的一个仕宦之家,其父、其兄皆为明朝官员,但他却在二十岁那年决意“退耕”。后因朱舜水拒绝南明朝廷的征召,被下令追捕,从此,朱舜水开始了流亡海上的生涯,往来于舟山市、日本、越南之间。1682年,朱舜水在江户去世,临终前嘱门人,以明朝葬仪入葬。
人物评价
儒学东流二百年,派支盛大溯河先。生王难比死士垄,日本千秋思大贤。上续王仁传《论语》,隐同箕子访明夷。先生浮海能传教,却望神州应大悲。孔子已无丁祭拜,我游印度佛教绝,学风扫地丧斯文。一线儒传或赖君。德川儒业世昌半,楠社看碑访落红。十五年来重避地,每怀舜水庶高风。(康有为)
先生方正强毅,镇静温厚,诸美德皆一一表观,实全人格之一象征也。其与日本近代文化极有关系,当时即已造就人才不少。像朱舜水一类的人,专以造就人才为目的,虽所造就的是外国人,但与我们仍有相当的关系。(梁启超)
舜水先生完全是一个实行家,他历史的前半段,是政治的实行家;后半段,却又是礼教的实行家。(许啸天)
大哉先生,吾乡巨哲。生当季世,阳九逢厄。清代入关,倾我社稷。一介儒生,志士广结,力挽狂澜,奋起抗击。跨海东瀛,乞师告急。扶桑流寓,江户城讲席。交流文化,弘宣圣叶;胡运不尽,终老秉节。懿行殊勋,后世永式。三百周年,今逢祭日,两国俊彦,胜会吾邑。纪念前贤,显彰遗德。以后学,仰止先哲。羁身北国,适感小疾。乡老宠召,欲行未得,舜水悠悠,龙山霭霭。遥瞻盛典,驰恩无极,恭献芜言,衷表谨述:世代永好,共祝中日。(楼适夷)
呜呼先生,道德坤厚,才望高,生于明季之衰,遭于阳九之厄,危行砥节,屯蹇隐居,鹤书连征,确乎不拔。身陷贼窟,守正不移,流离转蓬,经几年所,衣冠慕古,未曾变夷,欧血尝胆,至诚无息,韬光肥遁,谢恩远辞,鼓翼南溟,奋鳞东海,风雪虐,义气益坚。呜呼先生!博学强记,靡事不知,起废开蒙,孜孜善诱,教我未半,天不假年。呜呼先生!明之遗民。避难乘槎,来止秋津。寤寐忧国,老泪沾巾。衡门常杜,瓢乐贫。韬光晦迹,德必有邻。天下所仰,众星拱辰。既见既,真希世人。温然其声,俨然其身。威容堂堂,文质彬彬。学贯古今,思出风尘。道德循备,家宝国珍。函丈师事,恭礼宾。(德川光圀)
呜呼先生,秉仁仗义,特征不就,高尚其事。及胡入寇,屏迹四边,矫矫云鸿,不染腥膻,其在安南,国王将杀,守礼不屈,凛凛树节,吁我小生。无德无才,以先生来,为程为朱,负趋拜,齿弟子列,诱掖谆恳,教爱亲切,稍解,许以知己。经史奥义,命面提耳,雨雪之晨,风月之夕,醉酒饱德,情意共适。呜呼先生,质性刚毅,以诚为本。一生不伪,德贯天人,学极古今,洙泗伊洛。继统惟深,其接人也。容貌粹温,于和乐中,有恭敬存,其作文也,辞义典雅,顷刻成篇。足服班马,猗嗟若人,邦家宝也,在崎多年,世无知者,水户上公,间世明君,道德文章,出类拔群,先生赴召,过我衡门,岂图此别,永为终天。既至武阳,礼待日隆,释奠云行,周道兴东,信道崇圣,百禄是宜,人道之美,何事如之。(安东守约)
轶事典故
朱之瑜在日本的讲学生涯对水户藩和加贺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安积觉、今井弘济、小宅生顺等都是经德川光圀介绍对朱之瑜执弟子礼的。加贺藩的藩主前田纲纪也非常尊敬朱之瑜,并且拜他为师,因此他的属臣也都成为了朱之瑜的弟子。其中,奥村庸礼等属臣还将服部其衷、五十川刚伯、下川三省等儒生介绍给了朱之瑜。后来,安积觉、今井弘济、五十川刚伯、服部其衷、下川三省五人逐渐成为了朱之瑜的近身弟子。他们不仅负责照顾年迈且不通日语的朱之瑜的日常生活,还承担起了对外联络和应酬的职责。在这些弟子中,安积觉的成就最为显著,他与德川光圀一同成为了日本水户派的领军人物。安积觉十三岁时拜朱之瑜为师,接受启蒙教育。尽管因为父亲去世而中断了学业,但他成年后仍然感激朱之瑜当年的严格教导,使得他难忘。朱之瑜对安积觉这个体弱多病的学生非常喜爱,亲自为他题写作业簿,并督促他每日完成功课。安积觉晚年时还告诫他的子孙,要将朱之瑜的教诲视为珍宝,并且要像敬神明一样尊敬朱之瑜的教诲。
对于其他的弟子,朱之瑜也同样倾注了满腔的关爱。他看到下川三省性格温和、淳朴,便像慈母一样呵护他,同时像严父一样督促他的学习。学生五十川刚伯学有基础,朱之瑜怕他“读书难入易出”,因此鼓励他珍惜时光,努力提升自己。服部其衷最初加入朱之瑜门下时,因为思念家乡而无法安心学习。朱之瑜没有急于求成,也没有被他的病情所动摇,而是严格要求他。一个月后,服部其衷的学业有了显著进步,与老师的关系也变得更加深厚。朱之瑜在日本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期间,或执弟子礼,或从其质疑问学的学生远不止上述几位。其中,林春信、佐左宗淳、人见传等人也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
后世纪念
1982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为纪念朱之瑜逝世三百周年,在余姚龙泉山建造“朱舜水先生纪念碑”。
参考资料
日本奉为"国师"的明儒,迟至晚清才被中国"发现".网易新闻.2024-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