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苴河
苴河,澜沧江支流漾濞江支流洱海(河)的上源。水系由弥茨河、凤羽河、茈碧湖海尾河、弥宜河、罗时江、永安江6条河流,以及与之连通的海西海、茈碧湖、西湖、东湖4个湖泊所组成。江河均干江尾注入洱海。上游有两大源头:北源游茨河,南源凤羽河。区域径流面积1256.1平方公里。
干流走向
渳苴河(弥苴河),水系由弥茨河、凤羽河、茈碧湖海尾河、弥宜河、罗时江、永安江6条河流,以及与之连通的海西海、茈碧湖、西湖、东湖4个湖泊所组成。江河均干江尾注入洱海。上游有两大源头:北源游茨河,南源凤羽河。凤羽河经茈碧湖后,称海尾河,中纳北源游茨河,海尾河从茈碧湖水库节制闸〔海拔2055.1米)起,至下山口(海拔1987.35米)止,全长10.4公里(新桥以下峡谷长2.4公里),沿途汇集弥茨河、县城周围积水、温泉及白汉涧、黑汉涧后,下泻龙马洞峡谷,进入邓川坝子。从下山口(海拔1987.36米)起始称弥苴河,至洱海(海拔1964.47米)止称弥苴河,长22.28公里。弥苴河段从邓川坝子起分为两支(罗时江、永安江)汇入洱海。全河纵贯邓川坝中心,是洱源县内泄洪、灌溉、捕鱼多用的重点河道,利害融于一体,历代都重视其防范治理。
区域径流面积1 256 . 1平方公里整个水系的干流,从沸茨河发源地瓜拉坡起,到入洱海止,全长21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82亿立方米,占洱海多年平均径流量8.13亿立方米的59%,相对高差183 . 1米(不包括山涧部分),坡降千分之7.6。据炼城水文站记载:最大洪水量达118立方米/秒(1955年8月6日),年径流量最多的是1966年,达6.816亿立方米。枯水流量1983年3-4月实测:右所桥下2.075立方米/秒,青索桥上1.539立方米/秒。
水系组成
上游源头
弥茨河,发源于牛街乡东北长木箐北山西坡的瓜拉坡(海拔3 180米),山涧一段由东北向西南(当地称东大河)进入坝子与西大河汇合(海拔2150米)后名弥茨河,由北向南穿越牛街、三营坝子中西部,沿途汇集海西海、三营河、黑石涧、白沙河、南河涧等山地河流和西坡、西甸诸泉水,至县城东南的三江口(海拔2 050米)入海尾河,长43.4公里。
凤羽河,发源于点苍山西北坡的盐井岭东坡。由南向北,沿途汇集清源洞泉、三爷水、大涧河、马沿沟、青石江、白石江、铁甲河、溪登涧等山地河流和泉水,经凤羽坝,穿龙门峡谷,入洱源坝,绕县城东侧,至海口村东入茈碧湖,全长35公里。茈碧湖除湖泊内自身的地下潜流外,又集凤羽河、扑水涧、云窝涧、来凤河、新登涧等汇集为湖。
下游分支
罗时江,位于洱源县邓川坝子西部,北起大楼桥,经绿玉池(海拔1 969.3,进西湖,过新州、兆邑,南至沙坪九孔桥注入洱海(海拔19 64. 44米),全长15.23公里。沿途汇合鸡鸣后山涧、起始河涧、凤藏涧、圣母涧、龙王涧、南门涧、落溪涧等山溪及兆邑黑泥沟水。
永安江,位于洱源县邓川坝子东部,古称漫地江,北起下山口(海拔1 9 71.83米),贯通东湖区,南至江尾白马登入洱海,汇集草海子、水磨等、鲤泉水、老马涧、青石涧等水。全长18 .3 5公里。在洱海东北和北部的双廊镇、江尾等地带状地域,水流直接入海,未计入以上3个水系,有海潮河、青茶箐、碧云箐、观音涧、老虎箐、甸心沟等支流直入洱海,总长18.2公里,入支流的山溪10条,总长7. 1公里。径流面积1 04. 79平方公里(包括海域44.5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320亿立方米。
水利工程
海西海(水库),在县城东北牛街乡龙门坝,离县城24公里,为断陷溶蚀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南海北坝,群山环抱,“四面为城”,明清时期是鹤庆府八大名景之一。1956年6月至1958年春建为中型水库,坝高9.5米,长42米口引水渠(弥茨河上游分洪渠)长2. 02公里,最大过流量70立方米/秒。输水渠长2 200米,灌溉渠(跃进渠)长16 .公里,过流量由渠首的6.7立方米/秒,渐变至渠尾1立方米/秒,泄水河是弥茨河,下游通过引水渠与茈碧湖沟通。湖泊面积2.6平方公里,南北长3.6公里,东西最大宽1.5公里,湖岸线长10公里,平均水深10米,最大水深16米,平均水温13度。死水湖面海拔2116米,正常蓄水位2122米,总库容2 227. 4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28 7. 4万立方米,死库容940万立方米)。积水面积2024平方公里(本区59平方公里,引流区165方公里)。在天子庄桥下建闸修沟,将弥茨河上游的东、怀河水源引入水库。径流区属中高山剥蚀、溶蚀地貌,水库为临时侵蚀基准面,地表、地下水向库内汇集。库周岩石裸露,裂隙甚多,出口狭窄,东南有若干渗漏地带。地层除龙门坝北部及河床一带,分布有第四系的湖积、冲洪积层,山坡上有坡残积物外,四周多数是下泥盆系的石灰岩,为透水层,东侧外围和坝址附近有砂页岩,为相对隔水层口海西海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现存6个湖泊中水质最好的一个,无色无味,色度平均1}度,总硬度65. 05毫克/升, PH值8.13,溶解氧平均6. 4毫克/升,耗氧量平均0.92毫克/升,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都较低,挥发酚、氰化物、汞、、六价铬均未检出,有机污染和毒物污染指数均评为一级(即清洁级,下同)。
茈碧湖(水库),在县城东北罢谷山下,因湖中盛产“’巳时开放未时收”的茈碧花而得名,是洱海上游的主要湖泊之一。东、北靠山,西南连田,南北狭长,为断陷溶蚀洼地形成的天然淡水湖泊。1955年3月至1956年9月,将“南映山光,北接海子,有堤界其中”的湖泊缩小,建成中型水库。建14孔工闸,主坝高5.7米,长620米,坝顶高程2056.5米。1971年11月至1976年12月完成改(扩)建任务,围堤8941米(干堤6121米、子堤2 820米),修排涝渠7058米,将原有14孔圬工木叠梁闸,改建成双层四孔机械闻。输水干渠一海尾河长8.5公里,下泄淋直河,注入洱海。湖泊面积7.86平方公里(加西南侧的草海,则为8.46平方公里),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度最大2. 5公里,最小0.75公里,湖岸线总长17公里,平均水深11米,最大水深32米,平均水温14。湖面最低海拔2052.米,正常蓄水位2056,2米,总库容 9 322 . 4万立方米(其中灌溉库容1877万立方米,死库容7 445万立方米)。径流面积的690.1平方公里,其中本区167.6平方公里(1971年修排涝系统后减少90平方公里),引流区522.5平方公里。水源充沛,北有弥茨河,南有凤羽河,还有来凤河和潜流源源汇入。湖泊是径流区的侵蚀基准面。除南端低洼为泄水道外,四周地表和地下水向湖内汇集。清嘉庆十三年(1808)水淹洱源坝子时,湖面曾扩大到28.36平方公里口地层北部是下泥盆系的砂质页岩含泥灰岩;东部是下泥盆系的石灰岩和二叠系峨眉山市玄武岩;西部、南部与农田相连,属第四系湖积、冲积层。该湖水无色无味,透明,色度平均8.5度,硬度69.7毫克/升,属天然地面软水,PH值平均8.15,溶解氧平均7.65毫克/升,各种金属含量很低。有机污染评价为二级(尚清洁级,下同),毒物污染指数评价为一级(清洁)。外湖已出现沼泽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