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野萝
黄野萝(1902年3月7日-1981年5月1日),江西省贵溪县人,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森林土壤物质循环研究的先驱,红壤利用改良的开拓者之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赴德国明兴大学留学,专攻森林土壤学,1938年获森林土壤学博士学位。曾赴匈牙利森林学院、英国土壤试验站苹果研究所、法国巴黎学习法文以及美国罗杰斯大学土壤系进行学术交流。黄野萝为江西农业大学和华中中国林业大学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患病住院治疗,1981年在江西南昌市病逝。
人物生平
中国森林土壤研究和红壤利用改良的先驱——黄野萝
(1902—1981)黄野萝,原名黄在璇,号正仔,1902年3月7日出生于江西省贵溪市志光乡。7岁启蒙读私塾。1913年入贵溪县第一高等小学,成绩优异。1918年入江西南昌第二中学。中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思想激进。1920年与同班同学袁玉冰、黄道(两人都是革命烈士)、徐先兆(南昌起义参加者、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等发起组织“改造社”,创办《新江西》杂志,鼓吹改造社会,改造江西。1922年中学毕业后入上海麦伦书院补习英语。1924年考入东南大学生物系,深得胡光教授赏识。入学后,他一边学习,一边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秋,正当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时,盘踞南京市的军阀孙传芳垂死挣扎,加紧拘捕革命学生。黄野萝被迫逃离南京到上海市与从苏联回国的袁玉冰会合。1927年1月经袁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奉派至南昌市,先在国共合作的省党部任秘书,后任中共主办的南昌《贯彻日报》总编辑,参加震撼世界的南昌起义,在叶挺军周士第的70师政治部任组织干事。后随起义部队南下,至潮汕地区遭优势敌军围攻,部队被打散。黄野萝随所在部队返回赣粤边界山区,不久被遣返地方工作,于1928年冬抵贵溪市,因未找到中共地下党而与组织失去联系。1929年春,白色恐怖日甚一日,他无法在家乡立足,由其堂兄黄在玑资助,改名黄野萝,经南京市赴日本留学。先考入明治工业专门学校,1930年春转入日本林业试验场学习,1931年春又转入东京文理科大学重新攻读生物学。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应胡先骕的邀请,回国入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工作。1933年得胡先骕资助赴德留学,就读于明兴大学,专攻森林土壤学。1937年曾赴匈牙利森林学院进行研究,1938年6月返德,获明兴大学森林土壤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赴英国土壤试验站苹果研究所工作。1939年在法国巴黎学习法文,1940年1月赴美国罗杰斯大学土壤系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
这一年,胡先骕被聘为中正大学校长,在江西省太和县杏岭建校。黄野萝应胡的邀请,于1940年冬由美回国,任该校教授兼农学院森林系主任。在他的精心筹划下,中正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1952年院系调整前,已成为华中地区、华东各省高等林业院校中较有声望和成就的森林系。现在湖南株洲的华中林业大学就是以南昌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为主体逐步发展壮大而成的。
在中正大学任教的10年中,他一贯同情并支持爱国民主学生运动。南昌解放前夕,他积极参加护校运动,与进步师生一起,做好迎接解放的工作。南昌解放后,中正大学改名为南昌大学,他被任命为校务委员会委员兼教务长。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南昌大学农学院与江西农业专科学校、江西兽医专科学校、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合并,并从广西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调来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成立江西农学院。他被任命为副院长兼教务长,与院长杨惟义亲密合作,进行学院的总体规划和基本建设。1957年,江西农学院已有7个系、11个专业,并设立了中技部,在校学生达2300多人。除教学、科研、生活用房外,还建成塔田、柏岗、涂家和澄碧湖旁4个农业试验实习基地,有耕地近5000亩,气象站、兽医院各1个,图书馆藏书30万册,仪器设备基本齐全,使江西农学院身于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先进行列。
1957年,黄野萝被错划为右派,有十多年不能从事科研活动,甚至连多年积累的资料都被毁掉,没能写成论文发表。文化大革命后,他的处境一有好转,在校领导支持下,不顾74岁高龄,就亲自搞设计规划,带领师生在梅岭山下的红壤丘陵上平整土地,建设梯田,开展红壤快速培肥和种棉的科研工作。1978年患病住院治疗,1981年病逝于江西南昌市。临终前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在红壤试验地里。
黄野萝曾当选为江西省人大代表、政协常委;中国民主同盟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员会委员。他曾兼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主持该所设在江西新建区的甘家山红壤试验场的工作。他还曾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江西省土壤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技术成就
森林土壤研究和红壤利用改良的先驱
早在30年代,黄野萝在德国留学时,就和德国学者沙林格(H. sallinger)和米南·弗兰克(Melanie Frank)等合作,研究微生物在森林土壤物质循环中的作用,在德国的《微生物》、《森林科学》、《细菌及病理》、《土壤与植物营养》、《分析化学》等学术刊物上用德语发表过多篇较有影响的论文。论文所阐明的问题,要比国内外发表的同类研究成果早30多年。全国院系调整后,由于江西农学院不设森林专业,他在主持学院行政、教务工作的同时,转而研究红壤的利用改良。
1942年,他在中正大学执教时,就曾在贵溪市开办塔桥农场(现国营塔桥园艺场的前身),开发红壤荒丘,种植早梨、柑橘属、板栗等果树和多种农作物,积累了开发利用红壤的经验。1952年起,在他受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委托主持甘家山红壤试验场期间,采用田间试验、野外勘察和调查总结群众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红壤的理化性质、耕作性能、宜种的“先锋作物”和绿肥牧草,以及开垦方法等,做了系统的研究,为江西省大规模开发红壤山区,提供了科学依据。
概括他对红壤利用改良的学术观点,有下面几点。
1.红壤不足“红色沙漠”、“不毛之地”,而是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资源。因为我国南方各省区的亿万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红壤上,广大农民群众对红壤利用改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学习、总结和借鉴。
2.红壤利用改良应走“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农林牧相结合,山水田综合治理”的道路,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3.红壤丘陵在开垦利用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等高作业,即等高开垦、等高作、等高种植、等高留茬、等高种草带等,以减轻水土流失。
4.红壤利用改良的熟化阶段理论。他认为,改良利用红壤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即由生荒地,经轻度熟化、中度熟化到高度熟化的过程。各个阶段的土壤肥力特性不同,土宜不同,宜种不同的作物,采用不同的耕作栽培制度,才能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到了高度熟化阶段,就可大幅度提高复种指数,实行“根不离土,土不离根”的轮作套种,可以一年三熟或两年五熟。轮作中一定要安排豆科作物或绿肥,才能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的矛盾,他主张用高度熟化的红壤地种棉花。
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
青年时代受过马克思列宁主义薰陶和革命洗礼的黄野萝,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惟恐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落后于客观形势,难以正确理解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他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哲学和毛泽东著作,尤其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毛泽东的《矛盾论》、《实践论》反复学习,数十年如一日,直到1978年住进医院仍在病榻上手不释卷。他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善于把马列和毛泽东著作中的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工作、教学和科研之中。1954年,他参加农业部主办的威廉斯土壤学讲习班期间,与苏联土壤学家鉴干诺夫和国内土壤学家讨论土壤的形成和发展问题时,他以《自然辩证法》中所述的5种物质运动形成,解释土壤的形成与发展,对大家很有启发,受到重视。随后,他写了《从物质运动形式的发展看土壤的形成与发展》一文,并于1955年应邀去武汉市为华中地区举办的土壤学讲习班讲课。
他认为,坚持群众观点,向群众学习,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对此,他身体力行,在教学之余,经常带领助手深入农村作调查,访问劳模,总结农民改造低产田和利用改良红壤的经验,把农民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转而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红壤利用改良的“根不离土,土不离根”等学术观点的提出,就是他在调查总结农民经验中形成的,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并写进了土壤学教科书。
为了选择红壤适生的乔灌树种,他经常带领助手深入山区进行调查,挖掘大量乔灌木树种的根系,观测其形态、分布状况和重量,逐一作出记录。直到他身患重病住院治疗以前,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带着夫人在试验地里中耕除草、观察记录。他这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重视亲自实践的治学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作者:刘开树)
简历
1924—1926年 在东南大学学习。
1927—1928年 参加南昌起义,任70师政治部组织干事。
1929—1931年 先后在日本明治天皇工业专门学校、林业试验场和东京文理科大学学习和实习。
1932年 在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工作。
1933—1938年 赴德国明兴大学学习,获森林土壤学博士学位。
1939—1940年 先后赴英、法、美国进行研究、考察和学术交流。
1940—1949年 任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森林系主任。
1949—1952年 任南昌大学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兼教务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1953—1981年 先后任江西农学院、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江西农业大学教授,曾兼任江西农学院副院长(1953—1957)。
1954— 1958年 当选为中国土壤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江西省土壤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81年5月1日 逝世于江西省南昌市。
主要论著
1 黄色 Hwang.Freilandversuche 优步 stickstoffumsetzungen und Aziditatsanderungen in verwesender waldstreu.Forstwissenschaft-liches Blatt,Jahrgang 60.Heft21.(黄野萝.在林地落叶腐烂过程中氮素分解与酸度改变的田间试验.森林科学杂志,1938.60(21).)
2 黄色 Hwang,Melanie Frank.Untersuchungen 优步 den Einfluβder Bodenreaktion auf die Ammonifikation und Nitrifikation in hu-musreichen Boden,Zentralblatt fur Bakteriologie,Parasitenkunde und Infektionskrankheiten,1938,99.(黄野萝,米南·弗兰克.在腐殖土壤中的氨化过程和硝化过程对土壤酸度的影响.细菌及病理杂志,1938,99.)
3 Ye1low Hwang.Uber die Mogliehkeiten der logarithmischen Darstelllung der Mikroorganismenzahlen.Archiv fur Mikrobiolo-gie,l938,9(3).(黄野萝.关于用对数来表现微生物数量可能性的讨论.微生物杂志,1938,9(3).)
4 黄色 HWang.Eine neue Methode zur Bestimmungdes Keim通用电气haltes der Boden mlttels der Untersuchung der Leistungfahigkeit ihrer Mikreorganismen.Archiv fur Mikrobiologie,1938,9(4).(黄野萝.一个测定土壤微生物数目的新方法.微生物杂志,1938,9(4).)
5 黄色 Hwang,Melanie Frank.Mikobiologische und biochemis-cheUntersuchungen 优步 das auftreten von zwei Maxima der Ammoniakanhaufung im Boden.Archiv fur Mikrobiologie,1938,9(5).(黄野萝,米南·弗兰克.关于在土壤氨化过程中两个高峰的微生物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微生物杂志,1938,9(5).)
6 Hermann Sallinger,黄色 Hwang.Untersuchung 优步 zusam山案座hange zwischen Stickstoffumsetzungen und Aziditatsanderungen in humosen Boden.Bodenkundeu.Pflanzenernahrung,1938,11(56).(沙林格,黄野萝.在腐殖土壤中氮素分解与酸度转变的相互关系.土壤和植物营养杂志,1938,11(56).)
7 H. Sallinger,Y. Hwang.Colorimetrische Bestimmung kleinster Nitratmengen in Form von Ammoniak.Zeitschrift fur analytische Chemiee,1938,115(5,6).(沙林格,黄野萝.用比色法测定微量硝态氮.分析化学杂志,1938,115(5,6)).
8 黄野萝.从物质运动形式的发展看土壤的形成与发展.江西农学院学报,1956.
9 黄野萝.丰城市熊庄与龚村两地红壤利用调查报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红壤研究(第一集),1961(注:本文由单位署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