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都镇
黄都镇,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地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东、北分别丰乐镇、涪洋镇交界,南与凤冈县接壤,西与正安县毗邻,镇人民政府距县城58千米,总面积210平方千米。
隋朝、唐朝时期,黄都镇境域属高富县治地;1992年,撤区并村建黄都镇;截至2018年末,黄都镇有户籍人口36893人;截至2020年6月,黄都镇下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黄都村。
2011年,黄都镇财政总收入608.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59元;2018年,黄都镇有工业企业24个,规模以上企业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1个。
历史沿革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属平越府。
民国四年(1915年),划归婺川县。
民国二十年(1931年),成立安西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黄都乡。
1950年,婺川县成立后,先后属涪洋区和丰乐区。
1992年,撤区并村建黄都镇。
地名由来
黄都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黄都坝而得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都镇地处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东、北分别与丰乐镇、涪洋镇交界,南与凤冈县接壤,西与正安县毗邻,镇人民政府距县城58千米,总面积21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黄都镇地形东、西为高山,中间为黄土田坝子,最高点位于燕龙山,海拔1335米;最低点位于桂花村唐家组,海拔750米。
气候特征
黄都镇多年平均气温13.6℃,7月平均气温24℃;1月平均气温2.5℃,年平均降水量1210.6毫米,平均日照时数1025小时,相对湿度80.7%,无霜期年平均218天。
水文
黄都镇主要河流有黄都河,境内流长约15千米。
自然灾害
黄都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冰雹等,旱、涝出现概率53%,一般为2年一遇,大暴雨(日雨量超过100毫米)年发生概率38%,连阴雨5天以上的年平均1—5次,10天以上的年平均一年一遇,冰雹平均3年一次,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夏的6月上旬和7月下旬,最早发生在2月,最迟为7月。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1年,黄都镇有耕地面积70000亩。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黄都镇下辖9个行政村:黄都村、万元村、云丰村、燕龙村、桂花村、三合村、大竹村、丝棉村、高洞村。
截至2020年6月,黄都镇下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黄都社区、丝棉社区、桂花村、燕龙村、万元村、三合村、云丰村、大竹村、高洞村;镇人民政府驻黄都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黄都镇辖区总人口34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9502人,占57.4%;女性14498人,占42.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4518人,占42.7%。
截至2018年末,黄都镇有户籍人口36893人。
民族
有苗、仡佬族、土家等少数民族共19482人,占57.3%。
经济
农业
2011年,黄都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7175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0590吨,其中水稻9800吨,玉米790吨,经济作物有茶叶、烤烟、大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32000头,牛饲养量8500头,羊饲养量5500只家禽饲养量6万羽,累计造林21.7万亩,林木覆盖率64%。
交通
2011年末,黄都镇辖区内有县道3条90千米村、组交通公路12条67千米,有机动车76辆。
黄都和丝绵在70年代通公路,黄都镇村村通油(硬化)路,组组通公路,黄都大坝的自然组基本通水泥路,丝绵大坝的自然组大部分通水泥路,黄都镇将在2018年实现组组通水泥路。黄都在80年代开通了黄都至遵义市的客车;黄都开通客车路线有黄都至凤岗、黄都至遵义、黄都至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丝绵至务川、丝绵至湄潭县等。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黄都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706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2所,在校生2464人,专任教师1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5%;初中2所,在校生1493人,专任教师8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教育经费达180.9万元,比上年增长8%。
科技
2011年末,黄都镇有各类科技人员11人,主要研究项目为农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黄都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9个书10万多册。
黄都远教利用远教整合资源无线调频广播、VCD、DVD光碟,宣传培训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和知识问答。受益居民达15000人。
黄都镇黄都远教小组收集刻录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和知识问答VCD、DVD光碟,将VCD、DVD下发各村、远教点,在无线调频广播上循环播放,并将音频文件放在黄都干部群、黄都远教群、黄都办公群,利用网络广泛宣传,让大家收听和浏览,宣传培训内容涉及广泛,实施城乡新型居民养老保险的目的,参保范围,参保地点,参保时所需证件,缴费标准,保险缴费档次变动,残疾人享受那些优惠,办理领取养老金,参保的户籍变动情况,死亡人的余额怎样领取等等情况。并下发宣传资料7500余份。同时将宣传资料上黄都政府网站、万村千乡网站(黄都党建网),让他们在能上网的地方都能了解到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优惠政策,近15000人受益。近2万人对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有所了解。
通过这种方式宣传培训,大家对新型农村、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优惠政策有较全面的了解,他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宣传培训,不用来集中,只要能听到无线调频广播的地方,都能得到培训,听不到的地方播放刻录得VCD光碟,能上网的地方也能得到培训,为大家节约了时间,节约了培训成本。培训效果很好,这种培训方式将成为远教的又一培训方式。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黄都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9个;病床25张,专业卫生人员3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9426人,参合率95.25%。
社会保障
2011年,黄都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户,人数48人,支出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68户,人数4765人,支出45.59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人,支出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69人,支出13.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共支出23.9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支出29.5万元,救灾救济支出29.5万元,抚恤事业费30.16万元。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黄都镇有邮政网点1个,乡村通邮率83%,业务收入21.4万元,电信企业2家,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20门,移动电话用户2万户,光缆线路总长37千米,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5万元。
2011年末,黄都镇有镇区水站、水池3个,居民自来水普及率75%。
供电
2011年末,黄都镇有镇区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器台,总容量5000千伏安,供电可靠率9982%。
集镇建设
黄都镇远在隋唐时期,便是古高富县治地,明万历年间辟为乡场,属平越府湄潭县,民国4年拨归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民国20年成立安西镇,民国31年改为黄都乡,解放后,先后隶属涪洋区和丰乐区,1992年撤并建后置为建制镇。黄都集镇在撤并建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93年街道全部硬化,1996年建成政府大道,2005年建成移民街,2008年建成河滨大道。特别是河滨大道实施“三化”(亮化、绿化、硬化)工程后,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
电力建设
黄都街道在80年代左右通电,丝绵在1996年通电。黄都镇村村通电,组组通电,户户通电,组组完成农网改造工程。在2012年建成35千伏安变电站,完成了黄都至丝绵、黄都至云峰主干线升等级工程。
通信建设
原来只有乡政府才有手摇式电话,黄都镇在1997年通程控电话,2000年通移动电话。程控电话覆盖黄都、桂花、三合、万元、云峰、大竹、丝绵等村,移动信号基本覆盖全镇。
旅游
风景景点
主要自然景观:有七柱山、漳州云洞岩风动石、银狮洞,马福林自然保护区,有全省最大的葵花松采种基地12000亩,人文景观:有沈家坝木雕古屋和文启阁以及黄都镇集镇的盖宝山玉皇阁、黄都镇老街的玉皇宫。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29日,黄都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全国爱卫会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