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缓
胡瑗(993-1059),北宋初期著名学者,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卓越的教学成就而著称。
早年经历
胡瑗自幼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七岁时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十三岁时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五经》。尽管家庭条件不佳,他依然坚持学习,常常以圣贤的标准自我要求。胡瑗曾表示:“孔子也是先向他人学习,然后才能成为孔子。”他以此信念激励自己,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为了远离尘嚣,专注于学业,胡瑗与友人孙明复、石守道一同隐居泰山,长达十年未曾归家。每当收到家书,若见“平安”二字,他便将其投入山涧,以免家中琐事影响其专注力。这段历史在泰山留下了“投书涧”的遗迹。在这段时间内,胡瑗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广泛涉猎儒家经典及其他各家学说,并深入思考,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形成了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风。出山后,胡瑗返回故乡,在苏州开设私塾,传授儒家思想,因其深厚学识和有效教学方法,很快在当地声名鹊起,受到时任苏州知州范仲淹的高度赞赏。
教育生涯
胡瑗的职业生涯始于1035年,当范仲淹在苏州设立郡学时,邀请他担任教授,开启了官方教育之路。胡瑗在郡学严格实施规章制度,范仲淹甚至将自己的儿子送到学校,以身作则,遵从胡瑗制定的规定,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典范。苏州郡学因此成为其他地方效仿的对象。1036年,胡瑗因精通古乐和音律,被范仲淹推荐至京师研究钟律,并成功制作了钟磬等乐器,获得朝廷表彰。不久后,因父丧辞职返乡,继续在苏州郡学任教直至1039年。1042年,湖州知事滕宗谅建立州学,胡瑗作为保宁节度推官再次受邀担任教授,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学习。他在苏湖两地执教二十余年,期间进行了多项教育改革,尤其是开创了著名的“分斋教学”制度。1004年,范仲淹在京师创办太学,鉴于胡瑗的杰出教学成果,宋仁宗派遣官员前往苏湖学习胡瑗的方法,并在太学推广“分斋教学”模式。1052年,胡瑗应召赴京,负责太学事务,其授课风格深受学生喜爱,全国各地的学者纷纷慕名而来,导致校舍不足,不得不借用附近官署扩建。随后,胡瑗晋升为太子中允,专职管理太学。晚年,胡瑗因病无法继续任职,以太学博士身份退休,返回杭州与儿子胡志康团聚。离京之际,学生们夹道相送,场面感人。1059年,胡瑗在杭州逝世,享年六十七岁。1218年,南宋宁宗追赠其为“文昭”。
后世纪念
胡瑗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不计个人名利,希望通过教育改善社会风气,培养国家栋梁。他的努力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包括王安石在内的许多人认为他是“天下豪杰魁”。
参考资料
胡瑗.中华典藏网.2024-09-11
五经.中华典藏网.2024-09-11
胡瑗负笈泰山之谜.南通网.2024-09-11
范仲淹在苏州(1034-1035):治水、办学、置义庄.搜狐网.2024-09-11
江南名士 |胡瑗:一位北宋教育家的传奇一生.澎湃新闻.2024-09-11
“天下豪杰魁”――胡瑗.南通市档案馆.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