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石
天峨石,原称红河石,因产自广西红水河上游的柳州市近郊的天峨县河段而得名。
天峨石,产于柳州近郊天峨县境内的红水河段,外形多呈卵状。质地细滑光洁,色彩或斑斓陆离,或素洁雅致;纹理或平或凹或凸,自成天趣。似版画,如浮雕,图纹形象奇逸古的拙,意境深远,为天然图文石中的佼佼者。
天峨石石质坚硬,以黄色、灰白色(原色为灰黑色、蓝灰黑色)粉砂岩为主,由于其上覆盖一层火山凝灰岩,因此,其原岩也受到一定的硅化作用,使岩石变硬。
形成
天峨石是由独特的地理环境而产生的蕴藏丰富的离岩体石块,天峨石的原岩为2.2 亿年前三叠纪的沉积岩。
产地
天峨县石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水河上游的柳州市近郊的天峨河段,上至南盘江,下游包括天峨、东兰县、都安瑶族自治县河段,是广西名石之一。
形态特征
类别
天峨石属纹理石,有平纹石和凸纹石(也称浮雕石)两种,都是河床中的卵石类。平纹石纹理多为浅褐色、黄褐色、褐褐色,基石为浅黄灰色、灰白色,凸纹石的纹理较深,多为深褐色、褐黑色、棕黑色等。基石为黄灰色、浅灰蓝色。灰白色,往往在凸纹周边有浅色色晕,纹底色反差大,更突现其纹理。
天峨纹理石,往往形成一些文字、人物或景观。由于是凸纹,加上纹理色深,色彩反差大,观之有浮雕画的感觉,而其凸纹,往往粗细、曲直、长短千变万化,细细品赏,其内涵丰富,况且从不同角度观之,其纹理构成的图像不同,有的物象形似,有的又很抽象,而有的含蓄,富有神韵,令赏石者浮想联翩。
纹理形成
其纹理的形成因品种不同而各有不同。
平纹石是原岩在经过风化,岩石孔隙扩散形成风化染色晕纹,有的是一些微细层含铁、锰质不同,风化后形成不同色纹。
凸纹石的纹理,则是原岩沉积时沿裂隙扩散及沉积的不均匀性,有的在后来又沿节理裂隙充填一些铁锰质。因此形成交错状纹理,经风化后,纹理部分坚硬,不易冲刷掉,基础部分相对软些,易风化。再加上红水河河水对在河床中的石块进行冲刷磨蚀,稍易风化的磨蚀度高些,这样,形成凹凸不平,纹理凸现,似浮雕状。
特点
红水河奇石具有“形奇、色美、纹丽、质佳”的特点,在短短的十多年间走俏全国,名扬海外,荣登中国著名观赏石之金榜。特别是天峨石,你不能不为那花纹奇妙,反差鲜明的浮雕石、图纹石所倾倒,它那凹凸显露,组合有致的线条,或纵横交错,或白云飘渺的图案,或三笔两笔勾画形象,点染主题,既像一幅幅简洁明快的速写,又像一幅幅“现化抽象画”令人目悦、意惬、陶醉。另一种以奇特诡异,造型别致见长的“墨石”,令人称奇叫绝。这种石,质地致密,乌黑透亮,形态富于变化,境界高古幽深,神运脱俗超然,有一种虚灵的秀气。
开发利用
发现过程
天峨石开发较早,1984年,有人与几个朋友在红水河天峨县境内发现了天峨石,他们把天峨石引进柳州市石友手中,最终使天峨石走向了全国。九十年代,天峨石在中国赏石界成名。红水河轰轰烈烈的水石打捞,为赏玩提供了新的素材,从而改变了中国大陆的奇石赏玩观念。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赏石热便是从天峨石开始的。天峨石的开发也是广西红水河奇石开始发迹的起始。可以说,天峨石是广西赏石类的“领军人物”,在中国赏石界中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资源现状
天峨石资源十分有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赏石热兴起时,人们就在红水河上游把天峨石几乎挖掘尽, 天峨石的奇石资源遭遇了“扫荡式”的破坏。=天峨石仅在天峨县红水河的上、下游河床的深部尚有一些库存,由于当地正在兴建“西电东送”的标志性重点工程——龙滩电站,到2007年,电站建成后蓄水发电后,龙滩上游将形成巨大的天湖,届时珍贵的天峨石将沉睡于200多米深的库底。原曾蕴藏有天峨石的河段,就再也无法采集到了。
价值
在奇石界中,天峨石堪称一绝,以其质坚、色艳、形奇、种多而韵味足,具有独特的观赏与收藏价值,而成为“红河石”之精华。由于天峨石原岩是在三叠系下部的一个10多米厚的层位才产出,所以形成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在全国的奇石收藏者中,都为能收藏到一二块天峨石而欣慰,十多年来,天峨石一直是藏石者十分喜爱的石种。而且龙滩电站一旦下闸蓄水,天峨石就将永远沉没于水底,成为空前绝后的绝世珍品,也将更加名贵,更具有了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许多喜欢收藏奇石的爱好者都赶在截流之后,蓄水之前,络绎不绝前往天峨县红水河畔寻石觅石,或购买天峨石,从而掀起新一轮天峨石热。这无疑将提升了天峨石的价值。
荣誉
天峨石夺得大奖的例子比比皆是:1990年,在上海市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奇石展上,一块取名为《幽鸣》的天峨石,夺得第一名。天峨石首次在中国奇石群体中脱颖而出,占据一席之地。天峨石《恐龙梦》1994年在第二届中国奇石展中,获得银奖。1997年,天峨石《犀牛望月》在广西南宁市奇石展中获得金奖。1999年,天峨石《古林春韵》在昆明市世界博览会上获银奖,引起很大轰动。《中国名石大典》所收录的各类名石中,仅天峨石就有50多枚,可见分量之重。
鉴别
作伪手段
天峨县凸纹石的加工制作,大约起源于1998年,而形成批量生产,进入市场的高峰是在2001-2002年,刚开始还是对部分有缺陷的奇石进行磨制、修改,随着资源的匮乏与市场需求的缺口越来越大,天峨卵石产地的石贩们便形成了大规模的加工生产,他们将炸、劈下的大块天峨原石,切割磨制成浑圆、椭圆、扁圆、长圆形,然后,根据石上的天然条纹,定为云彩或山峦,再在石上凸起的褚色、浅黑色块状结构体上选定位置,用笔勾画出人物的外形。人物多选造型简单但有特点的打坐悟禅的僧、佛形,亦有长裙飘逸的少女,身材婀娜的姑娘,然后用打磨机将人物形体之外的多余部分磨掉,磨的深度达到褚色石体与浅色石体的结合部,这样,深色人物便如浮雕般突出于浅色石面。
关键的工序是喷砂,由于天峨县卵石中夹杂的褚色条状、块状石体的质地较硬,而浅色石体的质地较软,一经喷砂后,浅色石体因高压砂粒的研磨而凹下,褚色条块因硬度较高难以磨损自然就凸出,整个石面便显现凹凸不平的立体感,此时,在凸起的天然形成的条纹状云缠雾绕之中,端坐着一同样是凸起的人造人物之形,由于用高压喷砂消除了打磨痕迹,并喷制出具有立体感的石面,使人真假莫辨。
如今在产地,一般的加工场所存货都保存在百件左右,大小不一,如点货每件约在几十元,购者运回柳州市后,一般先挑选出部分画面较好,较“真”的,其余的以不高的价格出售给外地石商,对挑选出的“精品”则进行细致打磨加工,将其配座、命名后稳坐鱼台,静候不明就里者。某地宋恩厚中的这一件“精品”,就是这样以数千元的身价易主后端坐于玻璃罩内。
另外,我们在市场上经常看到磨制的天峨石坛坛罐罐,大的犹如真坛,小的掌心可立,制作者如有一定的美学基础,选料精良,造型比例准确,喷砂适度,那整个坛罐线条流畅,通体花斑突现,凹凸分明,于粗犷中透出秀柔,若能言明,倒是不错的工艺品。
真假辨别
分辨天峨石的真伪,一看形,二看图,三看质。
形:天峨石为水冲卵石,质地较软,外形基本为浑圆、扁圆、椭圆形,极难形成似人物、鸟、兽、鱼虫、坛、罐等外形,而人工磨制的各种圆,外形非常规范,缺乏自然圆形中的一些不规则的细微变化,没有自然感,人工所造与自然天成在视觉感受上自然有差异,那些超越水冲砾石状而出现的瓜果、人物、鸟兽、坛罐及穿孔通洞者等等,必是人工制品无疑。
图:人工磨制的图案,尤其是人物形象,必呈剪纸轮廓状凸出石面。至于那些凸出的条纹,虽属天然石体内的夹杂,但均通过喷砂手段加强了它的凸起程度。
质:磨制成形的天峨石,石质颜色十分新鲜亮丽,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决没有“死面”(即水冲刷不到的石面),而没有“死面”的天峨石,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绝迹,如今的大批量面市,自然是人工磨制。
识别真伪的基础是了解该石种产出的地域特点,形成的客观条件等。有些磨制而成的低首打坐、双手胸前合十的佛像天峨石,手法拙劣,也有店主当真品售卖,居然又有石商购去转手,令人哑然失笑。缺乏起码的常识,自然就容易犯低劣的错误。
形成成因
天峨石是由独特的地理环境而产生的蕴藏丰富的离岩体石块,天峨石的原岩为2.2亿年前三叠纪的沉积岩,地层
是三叠纪底部,该地层沉积类型多种,岩浆活动频繁,变化殊异。天峨石的形成就与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基性喷发岩的作用有关,天峨石的原岩所在地的一段地质时期内曾经有过剧烈的火山喷发,使喷发接触带附近的天峨石原石接触到火山喷发带来的火成岩,在热量的作用下转变成变质岩。另外,该地层岩石的蚀变条件、硅化程度很高,也使天峨石变得更加绚丽多姿。而天峨石产地中的红水河对天峨石的形成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红水河的特点是水流急,落差大,河床宽窄不一,常带大量泥砂,对岩石的冲刷大,河床也深,两岸的岩石经河水的切割作用,被搬运到河床中,一般中、大型石搬运不太远,而且千万年来天峨石石体都浸在河水中,任河水流冲刷及水中的矿物质对堆积在河床中的石块起化学作用(俗称“水镀”),使石肤的色彩润泽程度甚佳,经过红水河河水千万年的冲刷雕琢,使天峨石变得千姿百态、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因此天峨石石质坚硬,色彩丰富。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亚热带,岩石出露较好,同时,广西地区降水量充沛,寒暑明显,气候适宜,岩石的风化、冲蚀作用十分强烈,也使得天峨石质地优良,具有良好的收藏价值。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