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瓣蹼鹬
灰瓣蹼鹬(学名:Phalaropus fulicarius),又名灰瓣足鹬,为鹬科瓣足鹬属的鸟类。体长20-24厘米,嘴短而粗,繁殖期黄色,尖端黑色,脚褐色,趾具黄色瓣蹼。分布于北极地区,越冬于太平洋和大西洋、西非和智利海岸地区。在中国大陆,分布于新疆、黑龙江省、天津市、上海市等地。
繁殖期主要栖息于靠近北冰洋海岸的冻原沼泽地带,非繁殖期则主要栖息于富有浮游生物的海洋上。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亚门、软体动物门和浮游生物为食。已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灰瓣蹼鹬夏羽颏、嘴基、额、头顶和后颈黑褐色。眼周和眼后头侧有一块略呈卵圆形的白斑,头的余部和整个下体栗色。、肩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褐色和皮黄色羽缘。翅上覆羽灰色,大覆羽具白色尖端,在翅上形成白色带斑;飞羽石板灰色,具白色羽轴纹。尾灰色,中央1对尾羽黑色。腰灰色,两侧缀有一些棕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雄鸟体形较小,头顶缀有皮黄色或皮黄白色条纹,显得羽色较淡。下体两侧和腹亦微缀有白色。冬羽头和下体白色。自眼后耳区开始,经眼到眼前缘有一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头顶并具灰黑色斑,有时此斑仅局限在头顶后部或头顶后枕部,有时扩展到后颈。后颈、翕、肩和翅上覆羽淡灰色,具细窄的白色羽缘。腰中间灰色,两侧白色,尾灰色。胸侧和两胁缀有灰色。
幼鸟和成鸟冬羽相似,但头顶、后颈、翕、肩、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具有宽阔的皮黄褐色羽缘和端缘。头侧、颈侧和下体白色。自眼后经眼到眼前有一黑色带斑。脸、颈侧和上胸沾有粉红皮黄色。
虹膜褐色。嘴较粗短,繁殖期基部黄色,尖端黑色,非繁殖期黑色。脚灰色或褐色,繁殖期黄褐色。趾具大而较圆的黄色瓣蹼。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灰瓣蹼鹬善游泳,除繁殖期外,几乎成天游弋在海洋洋面上。由于它下体羽毛厚密不透水,其间充满空气,飘浮力很强,身体通常露出水面很高。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和觅食。偶尔也集成上千只的大群。有时也成群围绕着鲸群活动,以便啄食鲸背上的寄生昆虫。在强烈的暴风雨天气,有时也被迫到海湾、港口和内陆湖泊活动和觅食。游泳时常不断的点头,有时在水面急速转圈。
食性:主要以水生昆虫、甲壳亚门、软体动物门和浮游生物为食。主要觅食在水面。常在浮游生物丰富的海洋上,通过它宽阔的嘴在水面上或水表层捕捉随着海流不断上涌的浮游生物,也在鲸背上啄食寄生虫。有时也沿着水边慢慢的边走边啄食。当它游泳时,常常通过奇特的在水面急速打转的办法啄食被引到水面的食物。也吃死的动物尸体。
迁徙:中原地区主要为旅鸟,春季于4-5月,秋季于8-9月途径中国。
分布范围
原产地:安哥拉、阿根廷、奥地利、比利时、百慕大、佛得角、加拿大、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捷克的、丹麦、厄瓜多尔、埃及、萨尔瓦多、法国、德国、格陵兰、危地马拉、几内亚比绍、洪都拉斯、冰岛、印度、伊朗、爱尔兰、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马来西亚、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荷兰、巴拉圭、秘鲁、菲律宾、葡萄牙、俄罗斯联邦(中亚俄罗斯,东亚俄罗斯,欧洲俄罗斯)、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南非、西班牙、斯瓦尔巴和扬马延、瑞士、英国、美国。
游荡:南极洲、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巴多斯、波黑和黑塞哥维那、博茨瓦纳、巴西、保加利亚、喀麦隆、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法罗群岛、芬兰、冈比亚、加纳、直布罗陀海峡、希腊、几内亚、中国(香港)、匈牙利、伊拉克、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基里巴斯、韩国,共和国、科威特、利比里亚、利比亚、卢森堡、马耳他、黑山、新西兰、尼日利亚、挪威、阿曼、波兰、罗马尼亚、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塞尔维亚、塞拉利昂、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斯里兰卡、瑞典、塔吉克斯坦、多哥、突尼斯、乌克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美属维尔京群岛、津巴布韦。
不确定:安圭拉、巴哈马、多米尼加共和国、多明尼加共和国、赤道几内亚、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岛、尼加拉瓜、巴拿马共和国、波多黎各、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撒哈拉沙漠西部。
繁殖方式
灰瓣蹼鹬的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北极海岸冻原沼泽地上。通常在到达繁殖地时,繁殖地带还未完全融化,需要在繁殖地附近的海面上停留2-3周,直到繁殖地解冻后,才进到苔原内陆湖泊、水塘和沼泽地上。雌鸟在与雄鸟配种产完卵后,立刻抛弃雄鸟,试图再与另一雄鸟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全由雄鸟承担。通常营巢于水边湿草地上或青苔地上。巢为地上的凹坑,内垫以枯草和苔藓。巢四周围常有植物隐蔽,一般不易发现。每窝产卵通常4枚,偶尔3枚或6枚。卵的颜色为淡黄褐色,常常缀有绿色,被有黑褐色或栗褐色斑。卵的形状为梨形,卵的大小为28-35毫米×20-25毫米。雌鸟产完卵后即离开雄鸟,孵卵和育雏由雄鸟承担,孵化期14-16天。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全球数量估计为1,350,000-2,980,000只(湿地国际2015),而俄罗斯数量估计为10,000-1,000,000只繁殖对和\u003e 1,000只迁移(巴西,2009年)。欧洲数量估计为570-1,700只雄性,相当于1,100-3,400名成熟个体(国际鸟类生活,2015)。因此,数量估计在1,300,000-2,999,999只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