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福地遗址
北福地遗址,位于易县高村乡神石庄村毗邻中易水北岸台地上,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地处于太行山、衡山、燕山三山交界处与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属于太行山东麓地区,史前时代属黄河下游地区。
北福地遗址据地层关系划分为新石器时代第一期遗存(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新石器时代第二期遗存(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700年)、新石器时代第三期遗存(公元前4700年—公元前2000年),该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祭祀场等完整的房屋遗迹10余座,出土遗物包括天然石块、石料、各种类型的石制品、陶器残片、陶刻面具、胡桃属等500余件;该遗址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06年5月25日,北福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北福地遗址已形成史前村落。
198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联合组成拒马河流域考古队,调查发现了北福地遗址,并进行了试掘。
199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北福地遗址进行了发掘。
2003年至200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北福地遗址进行了连续2个年度的正式发掘。
遗址特点
北福地遗址,据地层关系划分为新石器时代第一、二、三期3个时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北福地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一期遗存(公元前6000—公元前5000年),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0.5-1米左右,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特征以直腹盆与支脚为典型陶器均为夹砂夹云母陶,不见泥质陶,文化面貌与容城上坡一期、磁山遗址早期遗存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与燕山南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也有一些相近因素,相对年代应大体相当,属较早期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北福地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二期遗存(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700年),主要特征以釜、钵与支脚为典型陶器,除夹砂夹云母陶外,还有不少的泥质灰陶和红陶器,文化面貌与镇江营一期晚段,南杨庄一期等基本属同一类遗存,相对年代亦大体相当,略早于后岗一期文化,属前仰韶时代遗存。
北福地遗址新石器时代第三期遗存(公元前4700年—公元前2000年),未见完整的文化层堆积,主要文化特征以双耳壶、敛口钵等为典型陶器,文化面貌与雪山一期和镇江营三期遗存相似。
文物遗存
北福地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祭祀场等完整的房屋遗迹10余座,分布较为密集,平面布局排列有序,具有一定规律,其形制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形状分长方形、近方形和近圆形三种,室内地面中央存红烧土灶面,周围分布有柱洞;一期文化遗存中祭祀场所,平面近长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8.4米,其构造是直接挖建于生土之上,深20厘米。
出土遗物包括天然石块、石料、各种类型的石制品、陶器残片、陶刻面具作品、胡桃等500余件,其中有10余件刻陶假面具,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与真人面部基本相同,小的10厘米左右,面具图案有人面和兽面,兽面有猴、猪、猫科面,采用的雕刻技法有阳刻、阴刻、镂空三种技法相结合,陶刻面具具有写实性、象征性和装饰性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每种面具四周都有小穿孔,应为系戴时穿绳之用;其中1件大型石(石头犁头),长46厘米,通体被磨光;出土少量玉器,主要有玉殃、玉匕两种器型。
研究价值
北福地遗址,地处在新石器时代中原、北方、山东省三大文化区之间的夹缝交界地带,属于史前村落遗址,是早期新石器文化生存发展和环境人地关系研究的个案标本,是河北省最重要的史前遗址之一,是研究三系统之间关系的重要地域,解决了甲、乙两类遗存的关系问题,对研究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出土的刻陶假面具为研究原始宗教或巫术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保护措施
1997年、2003年、2004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北福地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该遗址考古发掘荣获2004年度中原地区十大考古新发现。
2006年5月25日,北福地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边缘为基线,四周各外扩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线为基线,四周各外扩100米。
历史文化
北福地遗址可分为甲乙两类遗存;甲类以素面红陶为主,炊器以釜、支架相配合,陶器组合是釜、支架、小口壶、碗。这种遗存与正定南杨庄类型可能有渊源关系,属于南杨庄仰韶类型的早期阶段;乙类遗存均为夹云母陶质,以陶盂、支脚相配套,另有碗、盘、磨棒等;北福地遗址年代与磁山文化、兴隆洼文化的年代大体相当,在地域上填补了此2支文化之间的空白。
旅游信息
交通线路
保定市——朝阳北大街——纬三路——S333——易保线——S232——北福地遗址。
参考资料
河北太行山发现史前村落遗址.新浪新闻.2018-09-30
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简介.新浪.2018-09-30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8-09-30
白洋淀文化:一万年的积淀 一千年的起点.人民网.20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