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舜民

张舜民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是北宋文学家和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斋。他出生于邠州(今陕西彬县)并是诗人陈师道的姊夫。1065年,他在赵曙治平二年中通过进士考试,成为襄乐令。在元丰时期,他被环庆帅高遵裕辟为机密文字的掌管。他曾担任监察御史,因为他刚直敢言而闻名。在宋徽宗时期,他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市。后来,他又改任同州知州。由于元佑党争事件的影响,他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后来被安置在商州区。他还曾担任过集贤殿修撰。在南宋绍兴年间,他被追赠为宝文阁直学士。

作品

江神子(癸亥陈和叔会于赏心亭)

七朝文物旧江山。水如天,莫凭栏。千古斜阳,无处问长安。更隔秦淮河闻旧曲,秋已半,夜将阑。

争教潘鬓不生斑。敛芳颜,抹么弦。须记琵琶,子细说因缘。待得鸾胶肠已断,重别日,是何年。

朝中措(清遐台饯别)

三湘迁客思悠哉,尊定常开。云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对离杯。

他年来此,贤侯未去,忍话先回。好在江南山色,凭时重上高台。

卖花声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纨扇

纨扇本招风,曾将热时用。

秋来挂壁上,却被风吹动。

代表作

卖花声(题岳阳楼)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译文

秋风里枯木凋零,君山上落叶飞舞,洞庭湖水波悠悠。歌女收敛笑容,斟满杯中酒。可我不是当年王维渭城送别的西去之客,请不要唱这曲令人悲伤的《阳关三叠》。

酒醉后手扶栏杆举目远望,天空高远,白云悠然。被贬的南行之人还有几人能够回来。无语回望,暮秋的夕阳映红了天边,那里应是我魂牵梦萦的京城。

⑴卖花声: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同浪淘沙。

⑵敛芳颜:收敛容颜,肃敬的样子。

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市西南。古曲《阳关三叠》,又名《阳关曲》,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引申谱曲,增添词句,抒写离情别绪。因曲分三段,原诗三反,故称“三叠”。

⑷危:高。

长安:唐以后诗词中代指京城,此指汴京。

赏析

此词道出了贬失意的心情,是题咏岳阳楼的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沉郁悲壮,扣人心弦。

上片起首二句,勾画出一幅洞庭湖叶落、水空迷蒙的秋月景象,烘托了作者其时的悲凉心境。首句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第三句词笔转向楼内。此时词人正楼内饮宴,因为他的身份是谪降官,又将离此南行,所以席上的气氛显得沉闷。“十分斟酒敛芳颜”,说明歌妓给他斟上了满满的一杯酒,表示了深深的情意,但她脸上没有笑容。“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满,也说明满杯敬意。“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深得其妙。

四、五两句,凄怆之情,溢于言外;百端愁绪,纷至沓来。《阳关曲》本是唐朝王维所作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入乐府时名《渭城曲》,又名《阳关曲》,送别时歌唱。其辞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所写情景,与此刻岳阳楼上的饯别有某些相似之处。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他因写了一些所谓反战的“谤诗”,被从与西夏作战的前线撤了下来;此时他不但不能西出阳关,反而南迁郴州市。这两句熔自我解嘲与讥讽当局于一炉,正话反说,语直意婉,抒发的就是胸中久抑的悲慨。

过片承“酒”而来,将视界再度收回楼前,写词人带着醉意凭栏独立。仰望天空,只见天淡云闲;回首长安,又觉情牵意萦。浓烈的抒情中插入这笔写景,使感情更为顿宕,深得回旋回之妙。“醉袖”二字,用得极工。不言醉脸、醉眼、醉手,而言醉袖,以衣饰代人,是一个非常形象的修辞方法。看到衣着的局部,比看到人物的面部表情,更易引起人们的想象,更易产生美感。从结构来讲,“醉袖”也与前面的“十分斟酒”紧相呼应,针线亦甚绵密。“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使全词做到了有张有弛,疾徐有致。由于感情上如此一松,下面一句突然扬起,便能激动人心。“何人此路得生还”,完全是口语,但却比人工锻炼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它概括了古往今来多少迁客的命运,也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具有悠久的历史感和深刻的现实性,负载着无尽的悲哀与痛楚。

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又揭示内心深处的矛盾。这里的结句用的是宋人独创的脱胎换骨法。费衮说此诗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所谓换骨,就是”以妙意取其骨而换之“(惠洪天厨禁脔》)。掌故的巧妙化用中,词人对故乡的眷恋,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和盘托出,意蕴深厚。

这首词在内容层次上有很大的跳跃,但结构安排自然得体,了无痕迹。全词起伏跌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感情,深沉真切,动人心魄。这是一首格调很高、有较强感染力的好词。

创作背景

张舜民做过监察御史,曾因党争遭贬迁。这首词是公元1083年(赵顼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官郴州市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据张舜民《画墁集》卷八《郴行录》:“辛卯,登岳阳楼。”词即作于此时。

事迹

张舜民是陕西路州人,约在宋神宗年间中进士。为人正直,敢直言,善于书画。后随高遵裕西征灵夏,无功而还,他作诗嘲讽有"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军作薪"及"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等句,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贬为监郴州酒税。其后位渐通显,而议论雄迈,气不少衰。晁公武称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晚年作乐府百余篇。自序中说:"年老耳顺,方敢言诗,百世之后,必有知音者。"其代表作《打麦》吸取民间乐府手法,描述四月麦熟田家辛勤收割的劳动场面,并揭露官赋剥削造成的不平等现象,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

艺术造诣

张舜民生平嗜画,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每所经从,必搜访题识。东南士大夫家所藏名品,悉载录中。亦能自作山水,有自题扇诗云“忽忽南迁不记年,二妃祠外橘洲前。眼昏笔战谁能画,无奈霜纨似月圆。”又题邓正字家刘明复《秋景》,末句云:“我有故山常自写,免教魂梦落天涯。(见《画继》)

张舜民的词作与苏轼风格相近,所以有的作品被人误为苏词。宋人周紫芝《书张舜民集后》说:"世所歌东坡南迁词,'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二语,乃舜民过岳阳楼作"。张舜民生平爱画,且题评精确。虽南迁羁旅中,所经各地也必搜访题识,东南各处士大夫家所藏名作,全被载录。亦能自作山水。其文集今存《画墁集》8卷,补遗1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及《丛书集成》本。词存四首。以《卖花声》为最杰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