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亦称回顾性研究,是比较患某病者与未患某病的对照者暴露于某可能危险因素的百分比差异,分析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
优点
1.特别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2.省力、省时、省钱,容易组织实施。
3.不仅用于病因的探讨,而且广泛用于许多方面。
4.可以同时研究多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联系,特别适合于探索性病因研究。
5.对研究对象多无损害。
缺点
1.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
2.选择研究对象时,难以避免选择性偏倚。
3.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暴露于疾病的先后常难以判断。
4.获取既往信息时,难以避免回忆性偏倚。
5.不能测定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疾病的率。
用途
1.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疾病的病因未明时,可以广泛的筛选机体内外环境中可疑的危险因素
2.验证病因假设:
通过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初步产生了病因假设后,可以通过精良的病例对照研究来验证假说
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研究类型
1.病例对照不匹配
2.病例对照匹配
(1)频数匹配:要求配比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两组一致
(2)个体匹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的匹配
3. 病例对照研究的衍生类型:
(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队列研究
(3)病例交叉研究
(4)单纯病例研究
(5)病例-时间对照研究
常见偏倚
1.选择偏倚:常发生于研究的设计阶段,主要包括入院率偏倚、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检出症候偏倚、时间效应偏倚。
2.信息偏倚:又称观察偏倚或测量偏倚,是在收集整理信息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主要包括回忆偏倚,调查偏倚。
3.混杂偏倚:是指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相关(关联)程度受到其他因素的歪曲或干扰。
基本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
这是一种回顾性的,由结果探索病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的方法。
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使用和理解病例对照研究是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近年来病例对照研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是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病因学研究的一个得心应手的工具。
研究步骤
1.提出病因假设;
2.制定研究计划;
3.收集资料;
4.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5.总结并提交研究报告。
具体实施
1.提出假设;
2.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
3.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⑴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⑵以社区为基础的暴露对照研究;
⑶病例的选择:
①规定疾病;
②规定病例其他特征;
③保证病例达到有关标准。
⑷对照选择:
①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②病例的邻居或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研究疾病病人。
③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研究疾病病人或健康人。
④社区人口中的非研究疾病病人或健康者。
⑤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