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星幻

星幻

《星幻》(Starmania)是一部由昌克·普拉蒙东(Luc Plamondon)和米歇尔·贝尔吉(Michel Berger)始创于1976年的摇滚音乐剧,1979年首演于法国巴黎,除此之外,还有1980、1986、 1988、1990、2022年以及官方授权的1991年德语版,共7个版本。

该剧讲述了在当时的70 年代,人们幻想在2000年,整个欧洲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度,名为大西国。首都却出现了一个名为“黑星”的恐怖组织,而首都一档火爆的电视访谈节目《星之幻想》意外收到了黑星组织的采访邀请。而当节目的美女主持人克丽丝达前去,却被黑星的首领约翰尼·洛克福特所吸引,而从小孤独的约翰尼也被克丽丝达的热情勇敢所打动,二人共坠爱河。总统候选人泽尔若·让维热为了提高公众支持率向影坛巨星斯黛拉·斯巴莱求婚,二人约定在金色大厦顶端的纳兹兰舞厅举行婚礼。而另一边,克丽丝达和约翰尼商议要在婚礼上投放炸弹。而曾经的黑星二把手萨迪亚实际是泽尔若打入其中的间谍,他将此次袭击告知了泽尔若,于是他们便在舞厅设好埋伏,引黑星自投罗网。最终,克丽丝达惨死,约翰尼被捕。

《星幻》不仅在艺术领域成绩杰出,甚至在外交政治等方面都留下了印记。其中1988年法语版本于1990年到苏联驻演,成为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在苏联表演过的外国音乐剧。1988年版《星幻》深受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喜爱,一度作为外交手段,成为了接待重要外宾的保留节目。

创作背景

法国第一部摇滚歌剧《法国大革命》获得成功后,法国歌手、作曲家米歇尔·贝尔吉找到了加拿大魁北克音乐人昌克·普拉蒙东进行合作,共同创作一部音乐戏剧。1978年,他们创作的摇滚歌剧《星幻》发行了概念专辑,并于一年后在巴黎议会宫正式首演。《星幻》是特定时代和社会下的产物,从剧情和人物追溯其灵感来源,可发现它与1927年上映的德国电影《大都会1927》、1974年发生的帕蒂·赫斯特(Patricia“Patty”Hearst)绑架案、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旅,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行业背景

摇滚歌剧,翻译自法文L'OperaRock,是法国特有的音乐戏剧类型,有自己独有的创作特点,与英美音乐剧在不同的体系下发展。摇滚歌剧诞生时,百老汇音乐剧发展成形,而法国还没有音乐剧的概念,《星幻》创作者也反对将其作品称为音乐剧(musical comedy)。人们多将《星幻》等法国摇滚歌剧称为摇滚音乐剧,这其实是延用了英美对摇滚音乐剧的称呼。摇滚歌剧可看作法国本土特有的摇滚音乐剧,然而其创作特点和商业模式都与英美的摇滚音乐剧有所不同。从商业模式上看,法国摇滚歌剧是从摇滚乐“概念专辑”发家的,概念专辑传播销售的成败,极大程度影响着摇滚歌剧演出的成败。因此,在创作上,音乐单曲具有崇高的地位,歌曲好听与否决定着创作的生死。许多摇滚歌剧中并没有严格的戏剧结构,情节可根据演唱需要酌情更改,作词也侧重氛围和情绪的渲染而缺少叙事性。音乐与戏剧的对应关系相对来说,没有英美音乐剧那么严格,而是由浪漫写意的剧情为音乐提供一个发挥个性的舞台背景,直白的抒发主角们对爱、自由、反叛等信抑主题的表达。

《星幻》正是摇滚歌剧典型的商业模式,其创作和销售都是专辑先行。《星幻》在1978年发行概念专辑《星之幻想:电视福音与约翰尼·洛克福特的激情》大获成功后,才在1979年获得演出场地上的支持。概念专辑的爆红,为《星幻》首演的成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比于一般的音乐剧,摇滚歌剧中音乐的地位非常高。剧情发展和人物塑造围绕摇滚歌曲的演绎进行,甚至可以为了更好地演绎歌曲而酌情更改。开场曲蒙诺波利曾因为歌手演唱意愿而更换演唱的角色。歌曲《污染中的孩子》首演时由男主约翰尼·洛克福特演唱,在后续版本中,由于齐格的人气较高,被广大观众喜爱,为了增加齐格的戏份,《污染中的孩子》改由齐格演唱。可见演员的“明星效应”也是摇滚歌剧创作的重要参考。

社会背景

二战以后的法国,社会环境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婴儿潮背景下大量增加的青年群体不再认同父辈的经历和观念,渴望自己冒险、追求理想、体验人生。这是青年运动思潮背后的社会心理之一。同时,政治官僚化、消费主义以及僵化的教育制度,都助长了青年的反叛风气。有学者认为,“法国青年运动并非源于贫困和经济危机,而是资本主义经济领域之外的其他社会性问题造成的。”这些社会背景与青年文化心理,为《星幻》的创作和传播都提供了助力。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70年代欧洲青年所设想的2000年,西方世界合并为一个国家大西国(Occident)。在大西国的首都蒙诺波利(Monopolis),一切正井井有条地运作着,克丽丝达(Cristal)在街头忧伤地感叹着偌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和陌生(演唱歌曲《蒙诺波利》)。等到入夜,原本平静的城市变得危机四伏。约翰尼·洛克福特(Johnny Rockfort)率领着一个名为“黑星”的组织袭击路边的行人,打砸车辆,破坏公共设施(演唱歌曲《当我们降临城市》)。他们的犯罪行径上了第二天的新闻报道,被一同报道的还有地产大亨泽尔若·让维热(Zero Janvier)参加总统竞选的消息。咖啡馆女服务生玛丽·珍(MarieJeanne)看完新闻,回忆起了“黑星”在她工作的地下咖啡馆诞生的过程。她目睹了变装皇后萨迪亚(Sadia)邀请约翰尼一起创立“黑星”,用恐怖行动反抗泽尔若势力的全过程。然而,玛丽并不关心这一切,她每天都在安分守己地打工挣钱,麻木地生活,幻想着有一天自己能离开地下世界(演唱歌歌曲《机械服务生的怨歌》)。当她看电视打发时间时,收看了一档名为“星之幻想”的访谈秀节目(演唱歌曲《星幻!星幻!》)。泽尔若正是当期的嘉宾。泽尔若接受了电视台女主持人克丽丝达的采访,在节目上大谈特谈自己的梦想,倾述着自己看似拥有一切,实则内心失落空缺,自己原本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能从事创造性的工作,寻找人存在的意义(演唱歌曲《商人蓝调》)。

玛丽对星之幻想节目兴致缺缺,但她暗恋的男孩齐格(Ziggy)却梦想着参加这个节目。百无聊赖中,玛丽想念着齐格,但她知道身为同性恋的齐格永远不会爱上她(演唱歌曲《一个特立独行的男孩》)。齐格是一个享受着都市文化和娱乐生活的青年(演唱歌曲《污染中的孩子》。这天他来找玛丽分享他写给星之幻想节目的自荐信,信中齐格讲述了自己的身世。他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中长大,被要求成为芭蕾舞演员。然而他爱上了摇滚,爱上了大卫·鲍伊 (David Bowie)。根据大卫的摇滚专辑为自己起了新的名字。他决心脱离父母的管教,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摇滚鼓手(演唱歌曲《齐格之歌》)。碰巧来到地下咖啡馆的萨迪亚和约翰尼听见了这段对话,萨迪亚对齐格感到不屑,她和齐格打赌,星之幻想节目不会找齐格,却会邀请约翰尼。为了证明,她当场打电话给女主持克丽丝达约定了一次采访。

于是三天后,克丽丝达来到地下咖啡馆采访约翰尼。约翰尼向克丽丝达讲述了自己不幸的家庭和浪迹街头的经历,直言自己是一个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的人(演唱歌曲《北郊》)。天真的克丽丝达从小在幸福中长大,一直渴望见到真实的社会,约翰尼的叙述唤起了她心中的保护欲,两人在互诉衷肠的过程中相爱了(演唱歌曲《一见倾心》)。克丽丝达加入了黑星组织,决定和约翰尼共同对抗日渐衰败的社会和大都市中的孤独(演唱歌曲《蒙诺波利》)。

与此同时,泽尔若发表了自己的竞选宣言,说要整治城市里恐怖行动,维护社会治安,建立一个原子化的新世界。为了拉票,他找上了过气女明星斯黛拉·斯巴莱(Stella Spotlight),向她求爱。斯黛拉正在别墅中缅怀刚刚结束的偶像生涯(演唱歌曲《性感偶像的告别》),泽尔若的提议让她难以抗拒。她重新走到台前,为泽尔若拉票。

另一头的黑星组织里,萨迪亚不满于克丽丝达话语权的提升,离开了黑星。克丽丝达则录制了她与约翰尼相爱并加入黑星组织的宣言:“救救我,我需要爱”(演唱歌曲《需要爱》)。这则宣言的录像通过信号干扰的方式在电视上播出,打断了泽尔若的采访,克丽丝达成为了人民心目中的英雄。泽尔若与斯黛拉决定为了各自的利益联姻(演唱歌曲《各自的前程》)。而克丽丝达说服了约翰尼发起更大的恐怖行动,一起去泽尔若所在的金色大厦投放炸弹(演唱歌曲《当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齐格来到地下咖啡馆和玛丽告别(演唱歌曲《渐行渐远》《彼此》),他接受了萨迪亚的邀请,要去泽尔若名下的纳兹兰舞厅打碟。言谈中他告诉玛丽,萨迪亚一直是泽尔若的手下。泽尔若与斯黛拉订婚后,在金色大厦顶层的纳兹兰舞厅举办招待会。现场有齐格打碟暖场 (演唱歌曲《唱片骑师之歌》),还有萨迪亚主持现场(演唱歌曲《今夜我们在纳兹兰跳舞》)。萨迪亚将自己所监听到的,约翰尼和克丽丝达的计划报告给了泽尔若。计划败露,克丽丝达被击毙,约翰尼悲痛欲绝演唱歌曲《一个悲伤地球人的求救》)。而泽尔若在成功打击了这次恐怖行动后树立了铁腕强人的形象,民意大涨,成功当选总统。玛丽目睹了这一切后,感叹着世界像石头一样冰冷无情,走出了地下世界,到别处寻找出路。至此,全剧终。

注:以上是1988年版本主要剧情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音乐风格

《星幻》几乎所有的歌曲都是以流行音乐为主,多为摇滚、迪斯科等。这部音乐剧一开始打的旗号便是“摇滚歌剧”。剧目一开场,便简要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首都《Monopolis》,是以电视节目《星幻》的主持人Cristal 的视角进行阐述。便是从此刻起,奠定了整部作品悠扬又不失力量的音乐风格,在强烈的摇滚中,不时掺杂着真情流露的诉求与宣泄。紧接着便是以说唱形式进行演绎的《Monopolis 出事了》,是以电台主持的视角向观众介绍此时的局势,全曲伴着急促而又密集的鼓点,生动地展现出了当时在黑星笼罩下,首都人民的压抑与急迫。这要求演员强大的咬字能力以及灵活的台词,同时气息不间断,能够在快速的节奏中说完台词,同时又要精准咬合鼓点节奏。

该剧从始至终没有出现说白,全部使用歌唱的形式展现,因此演员在音乐中抒发情绪、阐述剧情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由于使用手持麦,对于演员的演技也是一种极高的考验。此后的Cristal 和Johnny 的对唱《需要爱》则更需要演员强大的气息控制力以及共鸣腔体的稳定,才能在剧烈的舞蹈动作以及体态的改变下,依旧保持歌唱的稳定与动力,同时在情绪高潮提供爆发力。以及最后Janvier、Stella 和Johnny 的三人合唱《Stella Spotlight 的梦想》,同样需要演员在持续的高音时保证气息的供应,将内心蕴含的强烈情绪宣泄喷发而出,同时还要拥有极强的音准,才能在三个不同的旋律同时进行演唱时,不会被干扰影响。此曲是为全剧的高潮,也作为全剧的最后一首乐曲进行收尾,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Stella Spotlight 的梦想》是剧目末尾,原本的电视主持人Cristal 在被埋伏,遭枪击身亡后,Johnny 悲伤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全曲音域跨度达近三个八度,尤其是“我从未有过立足之地”更是从大字组G 直接跨到小字一组g。这种从低到高音高的变化,也表现出了主人公在悲伤低沉的情绪中的释放。随后的“我想象鸟一样自由翱翔”,音高更是达到了小字二组d,营造出一种自由洒脱、不染凡尘直达天堂的渴望。再现的四个疑问句“为何生存,为何死亡。为何嘶吼,为何悲伤”与开头的“为何而生,为何而死。为何欢笑,为何哭泣”形成首尾呼应,强烈地展现出对于生命、人性等绝望的思考,同时也加深了主人公的情感,表达出主人公对于当下状况的深刻悲哀,以及对于过去二人的相识、相知、相爱的强烈缅怀。全曲的最后一句“像孩子一样安然入睡吧”则表达出主人公对于已逝挚爱最后的告别。

音乐剧制作

人物原型

约翰尼·洛克福特

1979年最初版本的男主角约翰尼·洛克福特被设定为一位“恐怖正义斗士”,他的人物形象与德国左翼恐怖主义组织红军旅的初代领导人安德烈·巴德惠尔(Andreas Baader)颇有相似之处。剧中的“黑星组织”也和红军旅有一些相似之处。红军旅组织活动于1970年至1998年,其诞生背景是60年代起德国青年对国家社会主义压迫和资本主义制度的迷茫,对美国人权运动和越南战争的反感,以及对毛泽东、切·格瓦拉等革命者的崇拜。青年们组成各种共产主义小组,阅读《资本论》和《社会的葡萄》等揭露社会不公的作品,并走上街头发起社会运动。其中激进者组建起亲共产主义的反对党,而红军旅就是反对党中的一个激进组织,他们发起了大量恐怖活动,导致了德国社会危机“德意志之秋”。

克丽丝达

女主角克丽丝达的人物原型可追溯到帕蒂·赫斯特(Patty Hearsst),一起绑架案中富家千金。她是赫斯特报业年仅19岁的女继承人。被活跃于70年代初的加州左翼激进组织“共生解放军”(简称SLA)绑架。绑匪以帕蒂作为人质,索要20万美元救济美国西海岸的穷人。但是当赫斯特家族拨出20万美元之后,帕蒂并未归来,而是在消失了两个月后,向电台发布了一盘录音,宣称“他们给了我两个选择,要么在安全的地方被释放,要么加入共生解放军,为我自己的自由和全体被压迫人民的自由而战。我选择留下来作战”,并声称“我爱上了组织成员威廉·沃夫(William Wolfe),他是我见过的最美好的人”,接着与自己的家族和未婚夫划清界限。随着录音带一同寄往电台的,是一张帕蒂手持机关枪站在组织旗帜下的照片。帕蒂的形象一度为70年代的左翼青年所推崇。在之后的一年半,帕蒂参与了共生解放军组织的一系列恐怖活动。

各版本剧情改动

角色删减

马拉大师

马拉大师(Marabout legourou)在1988年版本中被删去了。马拉大师(Marabout legourou)和泽尔若竞选总统的另一位候选人。他和泽尔若持有不同政见,二人在电视辩论中针锋相对。泽尔若提出征服自然,彻底用科技掌控生活。马拉大师主张返璞归真,停止建造摩天大厦。然而背地里,马拉大师在家中举办裸体派对,美其名曰“团体治疗”活动。在2022年复排版本中,马拉大师角色重新登场了。

外星人

外星人在1988年版本中被删去了。他们听见了地球人约翰尼的求救,回以漠不关心的嘲讽,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的挣扎是无意义的。这个角色的存在,让初版《星幻》结局给人的绝望情绪更加深重,对社会的批判也更加尖锐。

La speakerine(女播音员)

仅在1979版中出现,由Violette Vial饰演。

人物结局

约翰尼的结局

1979年首演版本中约翰尼在克丽丝达死后逃走,尝试暗杀泽尔若,被泽尔若手下的特工击毙。死后他的灵魂逃离地球,在宇宙中向外星生命歌唱着地球的孤独。1988年改版后,约翰尼在克丽丝达死后被捕入狱,在监狱中悲叹着他失意的人生和死亡的爱情。

克丽丝达的结局

1979年首演版本中,克丽丝达被抛下金色大厦而坠亡。1988年版本中,克丽丝达在炸毁金色大厦的行动败露后被泽尔若的手下击毙。20世纪90年代版本中,克丽丝达被泽尔若手下的特工围追地者截,慌不择路闯入了自己刚刚布置好的炸药包围圈里,被自己的炸弹活活炸死。

人物设定

约翰尼的动机

1979年初版的约翰尼,其人物原型为德国恐怖组织红军旅的初代领导人。这一版本中的约翰尼是一个有理想、有思想的无产阶级青年,他用极端的方式对抗极权,报复社会,表达对无产者受压迫的不满。1988年改版后,约翰尼更像是一个出身郊区的街头混混,充满市井气息,他没有太多思想,容易被人煽动。发起恐怖行动的理由也非常简单:让穷人过上好日子。 20世纪90年代版本的约翰尼,其形象中“恐怖分子”的特征被进一步削弱,成了彻底的混混。随着时代变迁,在一次次改动中,约翰尼角色形象的尖锐性逐渐渐弱,其发起恐怖行动的动机中反抗社会的成分越来越少,吸引关注、哗众取宠的成分越来越多。这个角色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被塑造的初衷已逐渐变质。

齐格的梦想

齐格在演唱歌曲《齐格之歌》时,有一段即兴表演,表演中他会一遍遍唱出自己的梦想,并用特定的表演方式展示他梦想的职业。这段表演的内容是为每个版本的演员量身打造的,因此很多版本中齐格的梦想都有所不同。1979年版本中,齐格的梦想是“成为摇滚舞者”,这一设定符合歌词中所叙述的,齐格从小学习芭蕾的经历。1988年版本中,齐格的梦想变成了“成为摇滚鼓手”,以方便首发卡司雷诺·汉森(RenaudHHantson)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拿手的架子鼓。90年代的版本中,齐格的梦想又变成了“成为摇滚歌手”。因为90年代饰演齐格的首发卡司弗兰克·舍伯恩(Frank Sherbourne)十分擅长假声高音,在这一设定下他能在即兴表演中展示自己的歌喉。

版本概况

价值影响

《星幻》自首演以来,深受法国人民喜爱。其摇滚歌曲概念专辑引起热卖,其剧情对现实的映射和讽刺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此后20年《星幻》多次演出,经久不衰。《星幻》奠定了后续多部法语音乐剧以音乐为核心的制作特点。后续的法剧给予了歌曲创作极大的自由度,剧情和舞台设计也十分写意,并不遵从严谨的规范。这样的创作特点是《星幻》在法国音乐剧发展历程中留下的印记。《星幻》不仅在艺术领域成就斐然,甚至在外交政治等方面都留下了印记。欧洲范围内,《星幻》的德英语版本先后上演。其中1988年法语版本于1990年到苏联驻演,成为第二部也是最后一部在苏联表演过的外国音乐剧。1988年版《星幻》深受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的喜爱,一度作为外交手段,成为了接待重要外宾的保留节目。

作品评价

《星幻》以其卓越的音乐风格、富有想象力及曲折的剧情发展以及现实主义的核心内涵,一度成为法国的“国剧”,在法国掀起了一阵音乐剧的热潮,成功地在法国音乐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沈阳音乐学院杨丹晨评)

相关事件

2024年7月27日,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塞纳河上拉开帷幕。导演托马斯·乔利(Thomas Jolly)担任开幕式艺术总监,他执导了2022年版的《星幻》,在国家代表团乘船亮相时,背景音乐里就响起了《星幻》中的歌曲。

参考资料

星幻 STARMANIA.豆瓣.2024-07-28

《星幻》(上)| 法语剧之开山鼻祖 不拘一格的摇滚歌剧.三联生活周刊.2024-07-28

Starmania (1978 Concept Cast).豆瓣音乐.2024-07-28

Starmania (1988 Paris Marigny Revival Cast).豆瓣音乐.2024-07-29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文艺盛宴.今日头条.2024-07-28

塞纳河上的开幕式刷屏,这位导演一直不走寻常路.百家号.2024-07-28

塞纳河上的精彩表演,导演托马斯·乔利:相爱会让人变得更美好.百家号.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