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魏悦广

魏悦广

魏悦广,男,汉族,1960年1月生,陕西渭南市人,1982年参加工作。博士生导师。

1992年,他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4年,他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魏悦广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跨尺度力学、弹塑性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研究。

社会职务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固体力学学报》副主编,《力学学报》常务编委,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编委;国际杂志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等的编委,重庆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部委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人物经历

2022.04.27,魏悦广任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部副主任

2017.11,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6.11-至今,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2015.07,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07.05-2007.07,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加利福尼亚州 at Santa Barbara, USA, 客座教授

2002.08-2002.11,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Riverside, USA, 客座教授

2000.08-2001.03,Division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USA, 客座教授

1998.08-2016.11,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5.01-1998.08,Division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USA, 访问学者、博士后

1992.07-1994.1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

1989.9-1992.7,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学位

1984.9-1986.7,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北京研究生部工程力学硕士学位

1978.2-1982.1,西安科技大学力学师资班力学学士

担任职务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教育成果奖励

学术贡献

(1)在材料及结构的跨尺度

力学研究方面(Top-Down):在国际上首次且到目前为止唯一地提出了适合应变梯度理论的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可压缩应变梯度理论,在国际上首次预测出金属材料的微尺度断裂强度可达其宏观屈服强度的十倍以上的重要结论,对应变梯度理论(作为一种跨尺度理论)在国际上的建立和发展起了核心推动作用;

(2)在纳米结构材料的跨尺度力学表征方面(Bottom-Up):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微结构演化观测,首次获得偏位错形成、演化及其与晶界及孪晶界的作用机制、孪晶界的演化机制以及最终的纳米材料的强韧力学机制等,对揭示纳米结构材料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的微观机理提供了基础;

(3)在固体的弹塑性断裂研究方面:在国际上首次求解给出了裂纹尖端20阶的弹塑性应力应变渐近场并证明了只有3个独立参数,依此为基础建立了弹塑性断裂准则;首次为“内聚力模型可作为材料的断裂准则”提供了数学物理基础;

(4)在复合材料压缩破坏研究方面:从弹塑性稳定性理论出发预测出了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折曲带模式,其被《国际损伤力学杂志》长期设计为封面;

(5)从摄动理论出发求解给出了防护工程中承受不同地压作用的巷道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并以此建立了巷道的失稳判据。

获国家科技奖

200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名称“固体的微尺度塑性及微尺度断裂研究”;

201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名称“纳米结构金属力学行为尺度效应的微观机理研究”;

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第四完成人),名称“裂纹顶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和断裂准则”;

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参加人),名称“固体材料的宏细观本构理论与断裂”;

获其他奖励及荣誉

1993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1994年:获第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1994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199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04年:获国家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基金(与Scott Mao 合作);

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七部委颁布的“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期刊全国优秀论文奖;

2007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强度及灾变的跨尺度力学研究》优秀创新群体项目负责人;

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研究生导师”奖;

2011年起:国家科技部《纳米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1年起:中国科学院海外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

魏悦广研究员已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共被SCI杂志引用2000余次,单篇被引用的最高次数为200余次。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并数次担任分会主席。承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国外杰出人才”项目(已结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已结题)、海外杰出青年合作基金项目(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微米/纳米尺度测量”(已结题)、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方向性项目(已结题)、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中国科学院海外创新团队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纳米973项目等。

主要论文

(1)Wei YG,Hutchinson JW. Steady-state crack growth and work of fracture for solids characterized by strain gradient plasticity;Journal of Mech. Phys. Solids, Vol.45, 1253-1273, 1997.

(2)Wei YG,Hutchinson JW. Interface strength,work of adhesion and plasticity in the peel test.Int. Journal of Fracture, Vol.93, 315-333, 1998.

(3)Wei YG, Xu G, A multiscale model for the ductile fracture of crystalline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 Vol.21, 2123-2149, 2005.

(4)Wei YG. A new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train gradient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to fracture analyses.Eur. J. Mech. A/Solids, Vol.25, 897-913, 2006.

(5)Cao AJ,Wei YG, Mao SX.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face-centered-cubic metal nanowires with twin boundari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 Vol.90, 151909, 2007.

(6)Wei YG;Zhao HF, Peeling experiments of ductile thin films along ceramic substrates --Critical assessment of analytical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u0026 Structures Vol.45, 3779~3792, 2008.

(7)Wu B, Liang LH, Ma HS,Wei YG, A trans-scale model for size effects and intergranular fracture in nanocrystalline and ultra-fine polycrystalline metals,Computational Materials ScienceVol.57, 2–7, 2012.

(8)Liang LH, Li XN, Liu, HY, Wang YB,Wei YG, 功率law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and failure of ceramic coating systems under three-小数点 bending,Surface \u0026 Coatings TechnologyVol.285, 113–119, 2016.

(9)Wang GR, Dai ZH, Wang YL, Tan PH, Liu LQ, Xu ZP,Wei YG,Huang R, Zhang Z, Measuring interlayer shear stress in bilayer graphene.Physical Review Letters; 飞鱼座119: 036101, 2017.

(10)Ma HS, Hu GK,Wei YG,Liang LH, Inclusion problem in second gradient elastic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Vol.132, 60–78, 2018

参考资料:

院士候选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人物评价

魏悦广在固体力学和先进材料科学领域深入探究,为跨尺度力学理论研究贡献了力量。(北京大学工学院评)

魏悦广在固体材料的跨尺度力学、弹塑性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领域有着很高的学术造诣。(重庆大学评)

参考资料

魏悦广.中国力学学会.2024-10-02

魏悦广----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学部.2020-09-29

魏悦广.北京大学工学院.2024-10-01

北京大学学部班子换届聘任会举行.北京大学新闻网.2024-10-02

关于公布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4-10-01

关于公布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名单的公告.中国政府网.2024-10-01

魏悦广 - 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大学工学院.2021-12-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新华网-今日头条.2023-01-18

【胡杨林大讲堂】先进材料跨尺度力学行为的研究和思考.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2024-08-14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魏悦广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2024-08-14

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悦广应邀做客我校“问天科学讲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2024-08-14

北京大学工学院-魏悦广院士主讲工学院“工道论坛”:“人生如弈,落子无悔”.北京大学工学院-学生天地.2021-09-21

魏悦广院士等三位专家做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111”引智基地学术讲坛 - 交流合作.重大新闻网.2021-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