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明竹

大明竹

大明竹(拉丁学名:苦竹属 gramineus (Bean) Nakai)是禾本科下的一个属,玉簪属

形态特征

植物体木质化,常呈乔木或灌木状,地下茎复轴型,因顶芽出土成竿者较多于延伸成鞭的,故地面竿通常成丛生长。

竿直立,高3-5米,粗0.5-2厘米,新竿绿黄色,老竿暗绿色,全无毛,节下方具粉环;节间通常圆筒形,在有分枝一侧的下部微凹;竿环较隆起;环常附有宿存的箨鞘基部残留物;竿每节具多枝,丛生,枝条上举,与主竿成较小的夹角,分枝习性较低。箨鞘薄革质,绿色至黄绿色,先端色淡,无斑纹,背部初生浅棕色小刺毛,以后脱落变为无毛;无箨耳和鞘口毛;箨舌截形或微凹;箨片线形或宽线形,浅绿色,直立或开展,先端尖,无毛。

末级小枝具5-10叶;叶鞘厚纸质,长5.5-9厘米,上部疏生小刺毛或无毛,下部无毛,边缘具白色细纤毛;无叶耳,但新枝的叶鞘口有几条长约7毫米的细直白色繸毛,老后脱落;叶舌高2-3毫米,顶端圆形;叶片狭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质厚,近革质,长10-30厘米,宽5-20毫米,先端长渐尖或长尾𫛭尖,基部楔形或近宽楔形,两面均无毛,次脉5或6对,小横脉明显,叶缘一侧有不明显的稀疏短锯齿,另一侧具细锯齿,叶柄长约2毫米。

小穗广披针形,长约2.5-4.5厘米,具5-8朵小花;小穗轴节间长4-5毫米,一边扁平,边缘具微毛;颖坚纸质,卵状披针形,第一颖长16-20毫米,7脉,第二颖长14-16毫米,11脉;外与颖同质,卵形,长8-12毫米,宽3.5-5毫米,具11脉,先端具短尖头,边缘全缘;内稃长7-10毫米,顶端2裂,脊间具2脉,脊外至边缘各具2脉,脊上密生细毛;鳞被3,卵状椭圆形,上部边缘具纤毛,具4-6脉;雄蕊3,花丝长,花药黄色,长约6.5毫米;子房呈瓶状,长约2毫米,无毛;花柱极短,柱头3,羽毛状。颖果纺形,长7-8毫米,黑褐色。笋期5月下旬。

生长环境

大明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良好。

分布

原产日本。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省福建省、台湾、广东省四川省等省都有栽培而近于归化。扬州个园、扬州市、常州等地均有园林应用栽培,且生长良好。

栽培技术

人工繁殖

大明竹既能由母竹基部的芽繁殖,又能以横走地下竹鞭上的芽繁殖,介于散生竹种和丛生竹种之间,但散生性特征较为明显。

母竹选择与取苗选择竹龄1-2年生、秆绿色、竹秆地径0.5-1.5厘米、枝下高0.8-1.2米、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健壮灰竹株作为母竹。按照此标准选取的母竹鞭龄为2-3年,正值母体营养积累丰富、新陈代谢旺盛的阶段,因此竹苗移植后成活率高,行鞭发笋多,新竹成竹率也高。取苗时,沿母竹竹枝生长的方向找到来鞭和去鞭,留来鞭15-20厘米,去鞭25-35厘米,用利刃切断其秆柄,以免损伤鞭芽,然后3-5秆成丛连带土掘起,挖成椭圆体土球,完整保存根系。留枝6-8盘,用草绳或无纺布包扎好。运输途中要注意保湿,用雨布遮盖,以免失水。

土地整理

竹苗栽植地的整理要求宜采用全垦整地。整地深度一般为30-40厘米,要求深翻细耙,破碎土块,土块颗粒大小5厘米左右。同时清理土壤中的石块、树蔸、草根等杂物,有利于竹子地下鞭根系统的生长。

竹苗栽植

大明竹栽植季节最好选择在1-2月间竹子休眠期间进行,此时竹子的挖掘、搬运、移植都比较方便,成活率高。栽植密度取决于土壤条件,土壤较肥沃的株行距为3米×4米为宜,土壤贫瘠的株行距为2米×3米为宜。穴的大小一般为50厘米×40厘米×40厘米,以土球能舒展放入为标准。栽植时,先用表土垫穴底,厚度10-15厘米,拌匀穴内基肥。去掉土球包装,小心将竹苗放入穴中。放母竹时使竹鞭沿山坡水平方向自然伸展,分层覆土踩实,使其竹鞭与土壤密接,填土、踩实时要防止伤及鞭根和鞭芽。表面培一层松土,高过根颈2-3厘米左右,最后用稻草覆盖竹蔸。

中耕除草

除草时本着有草及时拔除,尽量减少养分消耗的原则,不得留下草蔸,避免再次生长。新造竹林一般从5月份起,每隔两个月除草1次,全年3次较为恰当。第一次在5月下旬,此时禾本科杂草较幼嫩,竹笋也基本出土完毕,在竹苗四周松土除草,平整土地。同时对新栽竹株细土培蔸,使之地面平整,无积水。第二次在7月下旬,此时既是灌木杂草生长旺盛时期,也是新竹市定形生长的黄金时段,在除草时应加强对新竹的保护。第三次在9月下旬,此时正处在气温较高、空气干燥季节,结合抗旱保苗,将所除杂草覆盖在竹蔸周围,有利于竹蔸保水保湿,减少水分蒸发。老竹林随着郁闭度的提高,灌木杂草越来越少,除草的任务也逐步减少,只需每隔2-3年对竹林地进行1次垦复即可。由于大明竹鞭根入土较浅,中耕除草和垦复入土不宜太深,以免伤及地下鞭根。

病虫防治

常见病害是褐斑病,高温高湿期为发病高峰期。在日常管理中应加强水肥管理,特别是要注意营养平衡,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如有褐斑病发生,可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7天喷施1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常见虫害是蚜虫。在其成虫、若虫发生初期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此外,初冬喷洒3-5波美度石灰硫黄合剂,可以有效杀灭越冬卵。

主要价值

环境造景

竹子在某些生态效益方面有比一般植物有更明显的优势。从光补偿点的大小大明竹利用弱光能力较强,比较适合造景在光强较低的环境下。

降低噪音

竹子有浓密的枝叶,比粗糙的墙壁吸声能力更强,能够减少声音的反射。当噪声通过竹林时,竹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像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吸收一部分声能。又由于竹子对声波有散射作用,通过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其总噪声级也会相对较低,有助于减少对邻近建筑物的干扰。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大明竹 Pleioblastus gramineus植物百科.植物智.2024-07-30

大明竹 Pleioblastus gramineus.自然标本馆.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