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贻钧
黄贻钧(1915年5月4日—1995年10月11日),江苏苏州人,中国指挥家、作曲家。出生于音乐世家,自幼接受系统严格的音乐教育,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职业交响乐指挥。
人物经历
黄贻钧18岁在苏州善耕中心小学任音乐教师。1934年秋,他只身到上海市,进入上海EMI集团百代国乐队任演奏员。1935年在上海国立音专从黄自学习作曲,兼学小号,副科学大提琴和中提琴。1937年同时在上海工部局乐团任小号演奏员,1938年10月,他进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上海交响乐团的前身)任演奏员,是最早加入此团的四位中国音乐家之一。1941年毕业后,曾在上海艺术剧团、国风剧团任作曲和指挥。1942年随弗兰克尔学习作曲和指挥,1946年起在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交响乐团任小号、圆号演奏员。1948年任国立音专小号和管弦乐副教授。1950年任上海交响乐团指挥。1956年至1984年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兼首席指挥,带领乐团录制了许多电影配乐,并多次出访海外指挥其他国家的交响乐团。
参与电影
黄贻钧为多部电影创作原创音乐或担任指挥,包括《我这一辈子》(1950)《武训传》(1950)《为了和平》(1956)《鸡毛信》(1954)《伟大的起点》(1954)《一场风波》(1954)《海魂》(1957)《牧童投军》(1957)《雾海夜航》(1957)《幸福》(1957)《哈森与加米拉》(1955)《湖上的斗争》(1955)《南岛风云》(1955)《青春的园地》(1955)《水乡的春天》(1955)《天罗地网》(1955)《太阳照亮了红石沟》(1953)《金银滩》(1953)《南征北战》(1952)《彩凤双飞》(1951)《姊姊妹妹站起来》(1951)《节日歌舞》(1959)《马路天使》(1937)《貂蝉》(1938)《武则天》(1939)《铁扇公主》(1941)《渡江侦察记》(1954)《哀乐中年》(1949)等。
个人轶事
黄贻钧是当年第一批进入远东第一个交响乐团——原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前身)的四位中国演奏员之一,其它团员都是外国人。后来其它三人都因各种原因而离开了,只有黄贻钧“从一而终”,除了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接管乐团时愤然离开,但在抗战胜利后,他立即就又归队了。新中国成立后,黄贻钧是陈毅陈老总委派的接管上海交响乐团的军管会的负责人之一,后来成为上交的首位担任团长的中国人,从那时候起,他的命运就与上海交响乐团更加紧紧地捆绑在一起。1950年,他接替辞职回国的洋人指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中的第一位职业指挥家。有人提到,那时,交响乐团在上海音乐厅里面在演出(估计是交响乐伴奏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一类),而黄贻钧呢?却是被发配到在剧院门口的寒风里看管自行车!那一场浩劫,几乎摧垮了黄贻钧的身体,但新的时代来临后,他的身影又出现在指挥台上。在黄贻钧的努力下,八十年代初,在社会上掀起了第一次交响乐普及的高潮。很多中年人都是在那时候开始接触到的古典音乐,他们多次提到对黄贻钧在文革后执棒的第一次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品系列音乐会的深刻印象。对在1955年,他就前往芬兰指挥过赫尔辛基交响乐团,后来又前往莫斯科指挥过苏联交响乐团,是最早指挥外国著名乐团的中国指挥。更值得一提的是,在1981年,他还曾应邀专程前往当时的林东部地区,指挥了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乐会演出并受好评。建国初期,黄贻钧曾雄心壮志,要把上海交响乐团从世界上的三流乐团带成二流乐团,可惜他生活在一个错误的时代,壮志未酬啊!黄贻钧在音乐方面的艺术造诣,并不只限于指挥一项。另外,他在作曲这方面也有可观的贡献,主要是建国前后的众多电影音乐,包括《乌鸦与麻雀》《小城之春》《武训传》《鸡毛信》等。众多中国民乐作品经他重新改编配器,移植到交响乐队来演奏,如《良宵》等。建国后的一些重要交响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有他的一份心血,如《红旗颂》的曲名就是由他起的。每当喜庆之际,大家总能听到耳熟能详的中原地区名曲《花好月圆》,又有谁会知道,这一曲实际上是黄贻钧的原创之作呢?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