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荚豆
木荚豆(学名:Xylia xylocarpa Taub.),是豆科木荚豆属植物,属于含羞草族。
形态特征
落叶大乔木,树干圆满、通直,高达40米,胸径90-120厘米,木材红褐色。2回羽状复叶,长10-30厘米,小叶5-8,互生,长椭圆形,宽2-4.5厘米,长5-8厘米,革质有光泽。
全缘,头状花序,聚生枝顶或上部枝条;花细小,白色;花萼杯状,5齿裂;花瓣5枚,雄蕊5枚;花丝常扭曲,子房上位,1室数胚珠。荚果栗色,果皮木质,长约15厘米,宽6厘米,表面被黄褐色绒毛。种子黑褐色,被木质内果皮包围,扁平,椭圆形或宽卵形。花期夏秋,果期秋冬。
栖息环境
生长于干旱密林及稀树草原。在自然分布区常与柚木、冰片等各类树种为伴。在缅甸的西部、南部和中部以缅中的生长最好,数量也最多。多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下,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的山坡与谷地。在平原上分布不多,在降水量少于1500毫米,高于海拔1000毫米以上也很少有分布。在印度北纬15°的胡布利有天然林,海拔500米,降水量2500毫米的热带潮湿落叶林的林分中,常与柚木、宽叶黄松、白榄仁、厚皮树等混生。
分布范围
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的印度、缅甸、孟加拉、柬埔寨、泰国等地,在缅甸分布广泛,印度西半岛的湿润区和戈达瓦里河流域的上游也有分布。中国于1967年引入,在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试验站试种成功,广东省、云南省、海南省(屯昌县、三亚和尖峰)均有栽培。
生活习性
幼苗时耐荫蔽,但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充足的光照,因此会长到林冠最上层。性喜温热湿润气候,在热带地区早期生长较快,年降水量1600-3000毫米的地区最为适宜,不甚耐寒。据美国引种试验表明,冬季低于1℃的地方种植就会受冻害,低于8℃停止生长。对土壤的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常生长于腐殖质疏松肥沃的林间,pH为4.5-6.5的酸性土为宜,对水分较为敏感,湿润地生长快些,干热会引起落叶与开花,影响正常的生长速度,根系有菌根。
生长繁殖
采种
荚果于秋冬季节成熟,将果实采收后置于通风处,成熟的荚果一般不会自动裂开,需用木棒敲打荚果取出种子。可将纯净种子盛于塑料编织袋中,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进行贮藏。
播种
干燥的种子需用温水浸种48小时再播于苗床,基质宜用沙土与表土混合,易干燥或积水的基质都不适宜。采用撒播法,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床面覆盖遮阴网,早晚各淋水1次,保持床面湿润,约6天开始发芽。有50%发芽时,必须及时揭开遮阴网,发芽率可达84%。当芽苗长出真叶时移入营养杯培育,并用遮阴网遮阴;也可采用芽苗分床移植,当芽苗长出真叶即可进行,株行距20厘米×20厘米。
栽培
种植
应选择向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山坡地种植,适宜与柚木等树冠较为稀疏的树木混交造林。先砍杂、炼山,然后进行穴状整地,植穴规格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每穴施放沤熟的农家肥作基肥约2-3千克。选择雨季阴雨天上山造林,造林株行距3米×3米或4米×3米。
抚育
造林定植2个月后宜砍杂除草、松土、扩穴、施肥各1次。由于木荚豆萌芽力强,萌蘖较多,应及时摘除多余萌发条,留2个健壮的芽条。小苗时只需部分光照,曝晒反而会影响生长。在周边种植大花田菁之类的亚灌木形成一定的遮阴来促进小苗生长。第1-2年在生长季节扩穴、松土、施肥各1次,可有效促进生长,使根系深扎土壤深层,增强抗旱、抗风能力。当树高达到2-3米时就会进入速生期,就可以让其自由生长。在雨量充足、肥沃的地区,木材年生产量能达到10-15立方米/公顷。
危害与防治
小苗期易感染倒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或75%百菌灵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液喷洒。
用途
木荚豆为缅甸的重要木材,甚至在整个东南亚都用于营造用材林。木材比重大(自然干燥的木材比重1170-1330千克/立方米),材质坚硬耐用,边材淡黄色,心材红色, 能用于建造房屋、桥梁等,木材的加工性能极佳,也是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树皮单宁含量达14%,可以提制单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