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覆钵式塔

覆钵式塔

覆钵式佛塔,俗称“藏传佛塔”,是中原地区佛塔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尤其在蒙藏地区较为常见。因其主要兴建于藏传佛教(即藏传佛教)的寺庙内外,故而得名喇嘛塔。从历史渊源来看,佛教意义上的覆钵式塔的具体形制,确立于印度阿育王(Ashoka)统治时期(约公元前273或268年至前232年),并随后传入中国。

覆钵式塔,由塔座、钵形塔身(覆钵,俗称塔肚子)以及塔刹三部分构成,其形态与构造深刻体现了密教对宇宙生命的崇拜精神。早期设计中,塔座下方设有亚字形方台,台上则矗立着须弥座,象征着佛教中神佛居住的须弥山。覆钵,即佛钵,作为塔的主体部分,梵语称为antà,原意为卵或子宫,代表着印度神话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寓意着无限的生命之力和至圣的精神空间。塔刹则象征着宇宙之轴,是塔最为崇高的部分,其结构形似一座小型的覆钵式塔,内部通过刹杆直贯串联。藏传佛塔常采用十三重设计,因而被称为“十三天”,多者可达二十一重。作为塔的仰望标志,它起着敬佛礼佛的重要作用。传入中原地区后,为了更好地体现佛塔的象征意义,人们对早期印度佛塔顶部简单的平头和伞盖装饰进行了改造,于佛塔塔刹的顶端安置了日、月二轮和宝珠,象征着“日月同辉、天下大明、祥光普照”等特殊含义。

覆钵式塔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首先,作为埋葬舍利之地,它象征着佛陀本身,既是佛的象征物,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其次,该塔最初由阿育王建立,用以彰显其权力和统治,传入中国后,同样被统治者用作彰显权力和地位的标志,成为权力与信仰完美融合的产物。最后,覆钵式塔独特的造型与中国本土艺术相融合,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各地的地标性建筑。

历史沿革

起源与早期发展

覆钵式塔起源于古代印度,其造型与印度的窣堵坡相近,最初是作为埋葬佛舍利的纪念性建筑而出现的。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覆钵式塔的建筑形式逐渐传入中原地区。据历史记载,北魏时期的云冈石窟中就已经出现了覆钵式塔的造型,这一发现标志着覆钵式塔开始在中国出现并流传,逐渐融入了中国的建筑文化和宗教传统之中。

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

早期,覆钵式塔建筑形式主要流传于西藏自治区地区,与当地的藏传佛教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藏族特色的建筑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覆钵式塔的传播范围逐渐扩大,从西藏延伸至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并最终在汉族地区出现。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覆钵式塔的建筑形式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既保留了其原有的宗教特色,又融入了各地的民俗风情。到了元代,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覆钵式塔在中国迎来了一个发展高潮。大量覆钵式塔在汉民族地区建造,成为当时佛教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进一步丰富了中原地区的建筑文化遗产

建筑特色与风格

覆钵式塔的基本结构相同,有八种不同的风格。塔的每层结构都表达着一种宗教意义。覆钵式塔基本都是由四部分组成,从下向上分别是:

基座: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其中圆形很少见,代县圆果寺里的覆钵式塔即是圆形几座。最多见的是方形,采用须弥座式建造,即通常是方形或亚字形折线式束腰。在基座半腰部位雕有俯莲或仰莲,有的还有狮子。多角形的基座是方形的折角,每转角交折五个尖角。基座上多有台阶,称为“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

藏式藏传佛塔的基座很宽大,有的开辟为房间,用于存放物品或居住喇嘛。

塔身:称为为塔肚子、覆钵、覆钵丘,形如倒扣的钵,因此得名。有的塔在塔身上开有佛龛,称为眼光门。塔身多是圆肚,也有做出棱角,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乌审召塔就是八角形的,这种样式多见于尼泊尔

塔脖子:又称为相轮,因叠成圆锥形的相轮最多有十三层,所以也叫“十三天”。塔脖子有的短粗,有的细长,一般都砌出奇数(七、九、十一、十三)条线条,也有的做成象征性的阳春面

塔刹:由伞盖和寺院组成。伞盖位于十三天的上部,通常包括华盖平邑雪萝树,也有采用天地盖的造型。宝刹的形制有三个系统:日月刹、金属高刹、宝珠刹。

塔脖子和塔刹象征着佛的头部,巨大的塔身蕴含着深厚的佛教内涵。

覆钵式塔列表

扬州瘦西湖白塔

北京妙应寺白塔

北京北海永安寺白塔

北京大觉寺迦陵舍利塔

沈阳护国法轮寺塔

北京妙峰山石塔

北京白塔庵塔

五台山显通寺白塔(五台山大白塔

五台山圆照寺藏传佛塔

呼和浩特市席力图召喇嘛

辽宁延寿寺塔(西塔

河南林州惠明寺

桑耶寺

张掖市弥陀千佛塔(俗称土塔

现代保护与传承

覆钵式塔,这一文化遗产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精心的修缮,确保了它们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同时,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覆钵式塔的研究和宣传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高公众对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这一独特的建筑形式。此外,覆钵式塔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建筑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对其建筑特色、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研究和传承,我们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让这一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