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别名:东莞市中医院),始建于1965年12月1日,是一家集医、教、研、康复和养生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现代化中医医院。总部地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松山湖大道东城段3号。现任院长为邓伟均。

东莞市中医院总院占地总面积1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1500张,其中总院955张、分院545张。医院员工人数2061人。2023年,东莞市中医院门急诊量达180.5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6.71万人次。东莞市中医院设有临床住院病区35个,国家重点专科有脾胃病科、骨伤科。1979年,东莞县中医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1981年,以东莞县中医院为主体的东莞县中医学会成立。1985年,随县改市制,医院更名为东莞市中医院。1988年,东莞市中医院新建六层的住院楼落成使用,病床增至260张。1989年,东莞市中医院升格为副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下设六个科级职能部门。1997年,东莞市中医院被省高教厅、卫生厅批准为“广东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04年,东莞市中医院增设骨四科和儿科病区及门诊,使用病床增至408张。2020年,东莞市中医院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2022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东莞市中医院1995年被评定广东省示范中医医院,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中医医院”、“东莞市2011年度文明标兵单位”和“广东省中医系统先进护理集体”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

1965年12月1日,经政府批准成立东莞县中医院,属集体所有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暂借他址设门诊部(一门诊)和病床30张,职工28人。1966年,东莞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并入并调进多位中医名家。同年,在东正路设立东门门诊部(二门诊)。1978年,由政府拨款兴建的东莞县中医院大楼竣工启用,为住院部和门诊部(称三门诊),病床增至80张。1979年,经上级批准,东莞县中医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医疗卫生事业单位。

1981年,以东莞县中医院为主体的东莞县中医学会成立,并挂靠医院开展工作。1984年,东莞县中医院新建的运河门诊(一门诊)大楼建成启用,为综合性门诊,并设综合病区25张病床。1985年,东莞县中医院成立“老年病防治研究所”,增添人员设备,开展老年病调查研究工作。同年,随县改市制,医院更名为东莞市中医院。1988年,东莞市中医院新建六层的住院楼落成使用,病床增至260张。中心门诊(三门诊)增开设口腔、按摩和中医妇科。同年,医院原股级升格为科级单位。

1989年,东莞市中医院“体外震波肾结石治疗中心”开业。同年升格为副处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下设六个科级职能部门。1993年,东莞市中医院进口全身CT扫描仪投入使用,1995年成立“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同年,东莞市中医院被评定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省“广东省示范中医院”。1997年,东莞市中医院被省高教厅、卫生厅批准为“广东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2000年,东莞市中医院引进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项目——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系统。成立“中医高血压(东莞)医疗中心”。2001年,由市政府拨款及医院自筹部分资金兴建的十二层建筑面积达19000多平方米住院大楼建成使用,病床增至351张。 同年,东莞市中医院“专科、专病、专家”门诊正式应诊。

2002年,美国进口大型设备——核磁共振(MR)正式在东莞市中医院投入使用。2003年,东莞市中医院中心门诊(三门诊)改扩建工程完成启用,极大改善工作环境和就医条件。2004年,医院增设骨四科和儿科病区及门诊,使用病床增至408张。2007年,东莞市中医院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并成为该大学教学医院,2012年、2019年、2023年分别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医院的评审,2020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2022年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医院规模 

医院环境

医院现有总院、莞城分院和上桥院区共三个院区,设有4个门诊部(总院中心门诊、国医馆门诊、莞城分院门诊、莞翠中医门诊)及1个制剂中心和东莞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东莞市中医药研究所、东莞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东莞市骨伤科研究所、东莞市国医馆等附属机构,正在建设东莞市骨伤科研究中心。总院占地总面积12.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其中总院955张、分院545张。医院2023年门急诊量达180.5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6.71万人次。在2022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第49名并连续五年获得A等级。

人才队伍

医院现有员工2061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正高级职称170人,副高级职称277人;博士后16人,博士37人,硕士28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1人,全国中医临床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1人,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1人,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1人,全国西学中优秀人才1人,广东省名中医6人,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2人;东莞市科技领军人才1人,东莞市科技领军后备人才1人,东莞市特色人才10人,东莞市名医16人,东莞市医学领军人才1人,东莞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7人,东莞市医学学科带头人12人,东莞市医学学科骨干80人;担任国家级、省级学术团体副主任委员30余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4人;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教授的72人,副教授17人,讲师1人。

配套设施

医院拥有3.0T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I)2台、1.5T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MRI)1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2台、128排彩色能谱CT 1台、64排128层螺旋CT 1台、62排CT 1台、方舱CT 1台、体外肺膜氧合系统(ECMO)2台、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数字化大平板胃肠机、单、双板DR摄影系统、全腿全脊柱拼接系统(双版DR)以及检验实验室自动化流水线、多功能全碳纤维手术台等先进医疗设备,建有先进的百级、千级层流手术室17间。

中医传承

医院重视老中医传承,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5个(唐祖宣沈宝藩禤国维韦贵康杨春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个(何炎燊、何世东、叶伟洪、刘石坚),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东莞市中医学术流派工作室3个、东莞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2个,开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项目6个,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6个,广东省名中医“薪火工程”师承项目2个,东莞市名中医师承项目22个。

中药创新

东莞是岭南中医中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医院根据本院中医名家临症验方积极开展中药新制剂的研发和剂型改造,配制生产富有专科特色的院内制剂35个,研制推出膏方8个,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其中“降火清咽合剂”“心脉康片”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入围品种。

专科设置

医院重视学科建设,设有临床住院病区35个,其中内科病区13个、骨伤科病区8个。中医药内涵建设成绩突出,已形成国家、省、市重点专科梯队,现有国家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骨伤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单位4个(脾胃病科、小儿科、老年病科、推拿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个(脾胃病科、骨伤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14个(骨伤科、脑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急诊科、治未病科、护理学、临床药学、儿科、老年病科、推拿科、外科、妇产科),广东省中医儿科重点建设单位1个(儿科),广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脾胃病科),东莞市重点(特色)专科26个(骨伤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心血管科、内分泌科、针灸科、肛肠科、急诊科、肾内科、妇科学、耳鼻喉科、中医护理、康复护理、治未病科、中医儿科、推拿科、中医老年科、外科、中医临床药学、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中医肿瘤学、老年护理、重症医学科、中药学产科学)。

行政管理

医院荣誉

注:以上仅收录部分荣誉

相关事件

2024年12月4日,网友多女士(化姓)在发布的帖子中表示,此前她在东莞市中医院进行心脏彩超检查,过程中需要将上衣全部撩起,裸露上半身。然而就在检查期间,一名男子不顾门外护士“里面在做检查,请勿进入”的提示,突然闯入检查室。该男子自称是工程师,走进来坐下了。多女士立即把衣服往下拉,但彩超医生让其把衣服拉上去继续做检查,且一边检查一边与该工程师聊天。事后,多女士立即电话投诉至医院客服中心。客服回访称,进入病房的工程师是维修彩超设备的,是去工作而非窥探。对此多女士质疑,并向有关部门投诉。12月6日,东莞市中医院工作人员回应,此事已在调查处理。

参考资料

东莞市中医院介绍.东莞市中医院官网.2022-07-26

东莞市中医院发展历程.东莞市中医院.2024-12-06

纵深布局,共谋新篇!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东莞市中医院)召开2024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微信公众号.2024-12-06

东莞一女子称自己做彩超时,男性工程师闯入与医生聊天,院方回应.百家号.202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