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涵化理论

涵化理论

美国批判学派代表人物乔治·格伯纳通过文化取向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涵化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分析等)和“暴力指标”概念,“涵化”效果意指潜移默化的效果。1967年,格伯纳及其同事在美国全国暴力成因及预防委员会的资助下,对美国人的暴力经验开展全国性调查,也对当时电视黄金时段节目中描述暴力的内容进行了量和质的分析,指出电视传媒在人类进程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与传播学实证主义经验学派关注传播的短期效果相反,涵化理论揭示了传播可产生长期效果,通过潜移默化的内生,对人的意识具有建构作用,从而揭示了传媒对个体人的改变与影响。

涵化理论认为,传媒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于改变受众,而是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社会价值取向和政治经济秩序。在以主流电视媒介和网络覆盖的全媒介时代,媒体之间的“叠化”将加剧并加速传媒的涵化效应。

起源与背景

该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美国学者格伯纳为代表。当时,电视媒介所发挥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负作用越来越大,美国暴力和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美国政府成立了“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格伯纳主持的“培养分析”就是在该委员会的支持和赞助下开始的。

教养理论的开发是为了解释看电视对人们的理念、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其最初的着眼点有两个,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的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格伯纳认为,对大量看电视的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涵盖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就是格伯纳等所称的教养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结论是: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大大增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不安全感)的判断。

“培养分析”后来受到检验、质疑和发展,80年代初形成了“主流化”的思想,视野不断扩大,更多地关注媒介所建构的符号现实与社会文化各层面的观念现实,而不是暴力与恐惧之间的直接线性关系。

质疑后的调整

80年代后,涵化理论受到学术派的质疑,格伯纳对研究进行调整,不再注重观众看电视多少与他们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而是将重点放在电视内容对其他方面态度的影响,并称之为“主流效果”研究

效果研究解释

每个人的审美、信念、价值观都不尽相同,多元化的倾向,因为观赏电视而变得与电视上呈现的主流意见相认同。看电视少的人意见较难统一,因此,电视在社会文化传播中能够发挥整合作用,电视的涵化功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多方向过程,类似重力吸引作用。

“共鸣效果”:电视中所播放的内容、发表的观点与个人所持观点相一致或相近,则涵化效果就有显著扩大的趋势。

理论基本观点

第一,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以上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第二,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电视。通过对象征性事物的选择、加工、纪录和传达,电视等大众传媒取代了多样的社会因素,使人们共享相当同质的社会真实。

第三,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媒的“教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第四,主流化与共鸣。当大量看电视导致不同社会群体的意见趋同化时,就会发生主流化的后果。当教养效果在人口的某一特定群体中非常突出时,就会发生共鸣。

第五,电视媒介在形成当代现实观和社会意识的“主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①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拥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包括儿童、低学历者以及贫困阶层)。电视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发挥着历史上其他媒介所未曾有过的巨大威力。人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场景同现实生活中遇到 的场景有重合时,会大大提高

第六,“教养”是一个“双向吸引”过程。“主流化”作用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影响,而且其效果也是因为传播的内容而异。

格伯纳特点

北美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以耶鲁大学学派的实验心理学和哥伦比亚学派的应用社会学为主流,格伯纳的研究开辟了第三条道理,即所谓的“文化取向”研究,被称为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如果说前二者建立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对于电视则言是一种外部研究的话,那么格伯纳的安南堡研究小组文化指标研究既注重外部研究又深入到电视运作机理的内部。

安南堡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内容包括:

(1)黄金时段节目中描述暴力的内容分析;

(2)有关美国人暴力经验的全国性调查。

1、电视是人类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涵化功能。

电视涵化理论的最基本的假设是电视是一种具有强大效果的传播媒体。受众对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电视这一媒介与其他媒介有着不同的特点:

(1)电视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视听兼备。

(2)电视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现场感。{编码、译码的直观性。电视图像的现场性。受众的参与感。}

(3)电视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

2、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

人们选择电视的通常目的是“娱乐”。而在格伯纳看来。娱乐内容最可能发挥涵化效果。

格伯纳认为:电视是现代社会的文化指标,文化透过大众传播与其自身沟通,而这样的沟通则维系或修正出文化内一致的价值观。

3、涵化理论的假设与“主流效果”研究的修正

格伯纳认为涵化理论认为,接触电视较多的从比接触电视较少的人更容易认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而电视所描绘的世界又基本上存在一种普遍的规律,即都在灌输社会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

这一理论可以分析为几个层次。

A、看电视较多者会比看电视较少者更觉得世界丑陋、令人不舒服的。

B、电视所描绘的世界与真实世界然不同。

C、看电视较多者对世界的认知与电视所描绘的情形十分接近。

理论的贡献

传统的效果研究关心短期的效果,这是刺激—反应理论或皮下注射论、魔弹论的范式,而涵化分析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

涵化理论所关注的是电视对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给社会各阶级的人一套同质化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生命的解释。它的效果不在于使受众产生变化,而是要使受众不发生变化。

理论上讲,涵化理论的一些结论某程程序上印证了英国文化研究派、法兰克福学派等的电视媒介影响受众意识形态的观点,是对符号理论、意义理论和模式化理论的合理继承与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