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国学与西学

国学与西学

《国学与西学:国际学刊》为汉英双语半年刊,是一份旨在融通中西文化的国际学术刊物,特点是客观严谨、兼容并蓄,既要打破狭隘的国学观,从而为建造真正宏达的国学提供平台,又要将西学也纳入当代具有大视野的国学之中,从而使西学的精髓在中国的土壤中扎根,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创刊背景

中国需要了解西方,西方也需要了解中国。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全民国学热,反映出了国民对精神世界的迫切需求。与此同时,中华文明如何与西方文明进行对话,也就显得更为突出和迫切。

本刊,便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国人对真正了解西方文明的欲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西方学者真正地了解中华文化,更是为了在两种大的文明体系之间展开对话,互相助益。

刊物特点

1. 中英双语。本刊接收中英双语稿件,中文论文需要配以英文摘要,英文稿件也需要配以中文摘要。

2. 免费发行。为了服务读者,搭建中西文化交流的平台,每年的六月与十二月,本刊在芬兰以纸质版出版,同时以网络电子版和微信版免费发行。

3. 大国学。中化集团文明几千年以来,兼容并蓄,不断吸收借鉴了各种外来文化,使之成为了中化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所谓国学,不惟有儒家、道家,还包括已经中国化了的佛家,亦包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各地区的地域性文化,还包括民间信仰、基督教信仰、伊斯兰教信仰等各类宗教思想。在如此大国学的视野之下,才能避免狭隘的民粹主义、排他主义,才能够真正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西方,最终让一切优秀的思想服务于自身、服务于中国人民、也服务于全人类。

4. 大西学。西方思想,固然是以两希文明为源流,然而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也演变出了各类派别,所谓西方,也并不是像许多国人所理解的那样,似乎是统一完整的。且不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之基督教三大宗派,就新教来说就有路德派、加尔文派、福音派等各类派别,这些宗派或派别也并非就是和谐统一的,有些时候也会发生矛盾、冲突。而本刊,则是站在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精神的立场上,即站在学术神学的立场上,严谨客观地推进不同“他者”之间的和平对话,并且与西方的教会神学区分开来。

5. 平等对话。或许是因为二十世纪的许多激烈冲突都是源于不理解,对话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了学术界的主题。通过对话,与内心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异域的“他者”和超越的“他者”沟通,在认识他者的同时,也认识了你自己。故而,本刊除了提倡理性对话之外,不将任何一种思想流派强加于读者,各类思想均可通过本刊显示自身。

栏目介绍

人学、神学与国学

人学,最根本的学问都是关于人的学问,人是社会和文化之本;神学,代表着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精髓,至今依然在西方学术体系中享有桂冠;国学,是中华文明在当今时代的具体展现,包括儒释道、少数民族文明、各地域性文明。

实践神学与中西教会和社会

说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经验知识有其独立性,甚至具有优越性;通过对比中西文明的实践状况,探索中西文明融通之道。

中西经典与圣经

中国有经学传统,体现为注经、解经、训、句读、引经等;西方亦有经学传统,体现为释经学、辩护学等。

教会历史与中西国家

通过了解彼此的历史,认识西方,认识自己。在西方社会,体现为政教关系,及教会历史;在中国,当前体现为各种热点话题、思潮。

比较宗教文化研究

对各类宗教、派别进行比较,包括儒家、道家、佛家(藏传佛教、禅宗等)、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伊斯兰教(新疆伊斯兰教、回族伊斯兰教等)以及民间信仰等。

书评与通讯

书评,则是对最新出版的一些与国学和西学有关的著作进行评论,以使广大读者先睹为快;通讯,则是指国内外与该主题相关的学术会议通知、综述或要闻。

收录情况

本刊已被芬兰国家图书馆美国宗教与神学提要 (R\u0026TA) 、托马森路透 the 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 (ESCI) ,ATLA Religion Databas® (ATLA RDB®,http://www.atla.com), 和 the Bibliography of Asian Studies 数据库收录。

封面与Logo

刊名题字,出自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刘大钧之笔。

封面Logo,由黄安明设计,取自汉砖图案,一首两翼四足一尾的飞龙,象征中国精神体系的实然形象。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