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红会医院
西安市红会医院成立于1911年,是西安市最早的公立医院,1954年曾更名为西安市第六人民医院。西安红会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建有南院区、阎良院区以及北院区三个院区。2019年,闫自强调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23年4月21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建成开诊。
西安市市红会医院设现有床位3000张,其中骨科床位2000张,5个院中院,4个诊疗中心,54个临床科室,28个骨科亚专业,26个非骨科专业,19个医技及辅助科室。骨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康复科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高级职称专家394人,博士12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0余人。年门诊量86万余人次,年手术量近6万例。
九十年代,西安市红会医院被正式被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红会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康复学科是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连续四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百强。
历史沿革
建院初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康毅如邀集西安医务界人士组成红十字战地医疗救护队,西安市红十字会及医院宣告正式成立,也是西安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公立医院。
1951年1月,中国红十字总会决定,由西安市人民政府领导、组织协商讨论,选出由7人组成的常务理事,成立新的理事会,推选张峰伯为会长,张归仁、贾友三、杨叔吉为副会长,正式改组了中国红十字会西京分会医院为中国红十字西安市分会医院,并且将红十字会与医院分离。1954年,移交西安市卫生局,后改名为西安市第六人民医院。1956年并入西安市卫生学校。
改革开放
1988年,红会医院成立中西医结合分院,开设家庭病房,缓解了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现状,促进了城乡基层卫生工作的发展。1988年6月,与解放军指挥学院联合开办“骨质增生专科”门诊。双方合作期为半年。1993年4月7日,红会医院与俄罗斯眼科疾病研究所(中方代理人哈尔滨市眼科医院)正式签定协议,就“角膜放切术治疗近视眼”,进行了单项技术合作,半年共做手术275例。1993年6月10日,红会医院截瘫康复医疗中心和三原东亚公司康复医院联合组建“三原骨科医院”成立。8月20日,红会医院和深圳骨伤中心联合开办“深圳骨科中心”,采取租赁房屋、由红会医院集资经营的方式,签定5年合同。1995年6月3日,红会医院截瘫康复医疗中心与上海芦潮镇卫生院签定联合办医合同书,合同期10年。1996年4月6日,红会医院与外单位合作举办的“中外合资西安圆战医院”举行合同签字仪式。
1998年,医院制定了全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压缩行政编制,对行政人员实行“三定”(定岗、定员、定编),精减了人员,提高了办事效率;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对中层干部不再任命,改为聘任制;实行全员聘任制,院长对行政和业务科室正副主任、护士长及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聘任,科主任、护士长聘任科室工作人员和中等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聘期考核,引入竞争机制。至2000年,医院已有床位500张,设立行政及党团机构14个,临床科室24个,医技及其他业务科室8个,分院3个。
新世纪建设
2002年9月,在西安市卫生局领导大力支持下,“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正式启动。项目连续多年被列为西安市重点建设项目,并被列为西安市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2010年6月1日,项目裙楼混凝土浇筑工程顺利完成,同时配合市统建办进行了项目幕墙方案细化设计、报审工作,完成了项目电梯工程、中央空调工程、弱电工程招标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1月9日,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大楼主体顺利封顶。于2013年9月15日,西安市红会医院中国西部创伤急救中心大楼正式竣工投入使用。
2020年8月24日,西安市发布的《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中,正式确定了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北院区)的建设规划。2023年4月21日,经两年施工建设的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开诊试运营。
规模条件
西安红会医院拥有北院区、南院区、阎良院区3个院区;脊柱病医院、关节病医院、骨创伤医院、康复医院、儿童病医院5个院中院;足外科诊疗中心、运动医学诊疗中心、手外科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骨科诊疗中心、骨与软组织修复重建诊疗中心、消化疾病诊疗中心 、代谢疾病诊疗中心、麻醉急危重症诊疗中心8个诊疗中心。拥有54个临床科室,28个骨科亚专业,26个非骨科专业,19个医技及辅助科室。现有床位3000张,其中骨科床位2000张,年门诊量86万余人次,年手术量66000余例,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80%左右,出院患者近7万人次,其中外埠患者占比50%左右。医院拥有先进的骨科仪器设备,如EOS X射线影像采集系统,骨科机器人等。
科室设置
重点专科
西安红会医院骨科、中医康复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陕西省脊柱脊髓疾病、陕西省运动医学与康复和陕西省儿童骨骼畸形与损伤疾病三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科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些学科建设均成为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康复等各项工作的有力依托。医院积极围绕骨科的配套支撑专业如普外、脑外、胸外、大内科、骨质疏松等相关辐射学科,作为新的发展方向。
临床科室
医学成就
西安红会医院相继开展了全球首例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全球首例闭合复位天玑机器人术中结合O臂辅助置钉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全球首例个性化3D打印距骨表面假体置换术、全球首例TMK全膝关节置换3D打印胫骨骨小梁袖套生物固定、西北首例PEEK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成功救治极重度后凸畸形的强直性脊柱炎“折叠人”患者,使其重获新生;引入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并实施、构建了高龄患者关节置换体系、骨质疏松症性脊柱骨折精准化诊疗新体系、四肢骨不连创新性修复技术、创新与推广了移动型一体式U型臂X光机等。
“OLIF技术+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
2019年6月28日,西安市红会医院完成了西北首例OLIF(斜外侧椎间融合术)+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为一位因腰椎失稳、腰椎反曲而常年腰疼的患者解除了病痛。这项手术将OLIF技术和骨科机器人相结合,从植入椎间融合器到植入椎弓根螺钉,全程实现微创。
横突中点-关节突移形部单侧穿刺的方法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这一部分患者年龄大,耐受性差,如果保守治疗而卧床,将导致骨量丢失,这使本身存在骨质疏松的患者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国际上首创横突中点-关节突移形部单侧穿刺的方法,同时对穿刺方向、骨水泥的注入量、骨水泥分布进行系列研究,避免了另一侧的手术,术后只贴一个创可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实现了“精准穿刺-量化注入-理想分布”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肯定。
下颈椎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PLICS)评分
围绕下颈椎椎损伤的诊治,脊柱病医院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下颈椎后方三柱结构这一概念,基于国内、外最大样本量的病例观察首创了下颈椎后方骨-韧带复合体损伤分级和严重程度(PLICS)评分,对后方三柱骨-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形态及严重程度进行加权评分,形成了“精准评估—解剖复位—功能重建”的技术体系。
个性化3D打印距骨表面假体置换术
梁晓军主任团队凭借丰富的全踝关节置换及踝关节相关手术经验,采用全新的方法,运用最新的3D打印技术,用三维CT采集距骨数据,打印出个体化合适的距骨表面假体,确保了术后关节匹配度最佳,精确度更高。将坏死的距骨表面用打印的金属假体置换,增加了稳定性。以最小的创伤,最大程度的保护了活动度,从而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选择距骨表面假体置换最明显的优势是,是单纯局部损伤,不牺牲未受累的胫骨远端关节面,不需要破坏未受累的关节面,完整保留了胫骨远端关节面,创伤小,出血少。
教育科研
西安红会医院作为西安交通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博士、硕士培养点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博士硕士导师96名,在院研究生200余名,规培医师40余名,每年培养硕士、博士及入站博士后60余名。
作为国家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核心单位、ICMTRS(国际华人骨研学会)骨骼遗传与发展畸形研究中心、陕西省脊柱脊髓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运动医学与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儿童骨骼畸形与损伤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脊柱仿生治疗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骨骼发育畸形与损伤修复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骨科研究所,医院近年来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立项59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42项,2018年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SCI 论文989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8项,其中郝定均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项目“严重脊柱创伤修复关键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累计获得授权国家及国际专利326项;出版专著、译著76部,综合科研实力在西北区域处于领先地位。
荣誉成就
红会医院骨科在六十年代,被誉为西安骨科四大名家的郭汉章、梁允、蔡总州、鱼继祖编制的《实用正骨学》是新中国第一部中医骨伤科教材;从改革开放初期,一跃身全国三大骨科中心;九十年代,正式被评定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红会医院骨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康复学科是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连续四年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国百强。2020年1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被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陕西省2018-2020年省级文明单位标兵”。
院内专家
闫自强
党委副书记、院长
红会医院阎良院区党委副书记、院长
全面负责医院行政管理工作。
主管院长办公室、审计科、人力资源部、美中国际创伤杂志编辑部、大数据管理工作。
张堃
张,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副院长,骨创伤医院院长,手外科诊疗中心主任,突出贡献专家,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骨外科学专委会创伤骨科工作组组长、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副组长、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AO创伤中国委员会西北区域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与关节分会委员会创伤骨科学术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骨科分会常务委员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执行主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委会常务编委、《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评议专家、《国际骨科学杂志》《国际外科学杂志》、等杂志编委。
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先后在美国、德国,瑞士国家访问学习。专业方向:创伤后的的全身炎性反应、四肢复杂骨折手术治疗;骨盆臼骨折手术治疗;手术并发症处理;骨不连、骨缺损、骨感染的治疗;运动损伤;关节韧带损伤重建;髋、膝关节置换;老年骨折、骨质疏松症骨折;创伤后遗症等。
研究方向:骨不连断端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创伤骨科疼痛控制的临床研究、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运恢复规律、开放骨折临床治疗原则的研究、创伤骨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主持参与陕西省重大项目,省级、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获国家专利2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30余篇。获陕西省、西安市科技进步多项,荣获2018年中国医师奖。参编和参译《创伤骨科教程》《坎贝尔骨科学》《洛克伍德成人骨折学》《肩肘外科手术学》《简明临床骨科学》等多部学术专著。
宋晓彬
宋晓彬,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
陕西省医师协会理事,西安医学会科研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西安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委员,陕西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骨科学学位分会副主席,陕西省妇女健康促进会第三届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中国际创伤杂志》副主编,西安市有害生物防治协会理事,陕西省医院等级评审省级专家,西安市医院等级评审专家,西安市劳动保障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参编专著《中枢神经系统CT和MR鉴别诊断》、《简明临床骨科学》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获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陕西省援外医疗突出贡献奖、全省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西安医学院教学医院优秀教师。从事医学影像(CT、MRI)诊断专业的教学、临床、管理工作二十余年,熟悉医学影像并有丰富教学、临床经验。
刘立平
刘立平,1968年1月出生,陕西西安人,汉族,中共党员。主任医师,硕士。任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康复医院院长,学科带头人。
1985年9月至1990年7月 在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临床医学专业学习,1990年8月至2004年8月任西安市第四医院内科医生,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任西安市第四医院医教部主任兼内二科主任。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任西安市第四医院医务部副主任兼ICU主任。2008年12月至2013年4月任西安市第四医院质控科科长兼医务科副科长,2013年4月至2019年5月任西安市第五医院业务副院长。期间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西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西安市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理事会常务理事,陕西临床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神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名中医学术继承人。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主持省市科研课题6项。
许鹏
许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市红会医院副院长,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病医院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及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关节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髋关节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关节残障康复学组常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坏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关节专委会常委,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骨坏死修复工作委员会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强直髋研究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人工关节表界面材料研究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常委,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腰椎骨质增生专业委员会常委。2000年、2005年先后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外科学硕士、博士学位。2003年在德国Erlangen-Nurmberg大学分子医学中心进行合作研究一年。2007年至2010年在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软骨修复组织工程材料研究工作。2010年被推荐为中央组织部“西部之光”项目访问学者,在中日友好医院骨坏死与关节保留重建中心进行交流学习。
主要从事股骨头坏死及髋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临床治疗、膝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擅长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大骨节病的手术、非手术治疗。对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技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操作经验,每年关节置换手术量1000余例。曾先后赴台湾花莲慈济医学中心、德国汉堡Endo-clinic医院关节中心、西安大略大学附属医院关节中心等进行人工关节研修学习。
近年来主要承担及负责中美及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80余篇,SCI收录20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副主编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教材1部,参编参译著作5部。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先后获西安市青年科技人才奖,陕西省青年突击手,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陕西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新世纪“三五人才”,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提名奖。
郭浩
郭浩,男,汉族。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在职博士。
现任西安市红会医院阎良院区执行院长(挂职红会医院副院长),阎良院区中医康复科学科带头人。陕西省长安郭氏骨伤流派项目负责人,西安市郭汉章学术流派项目负责人,荣获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二届“最美医生”称号。现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联合会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理事,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常务委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骨与关节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西安市中西医结合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科研管理分会秘书等。
师承全国骨伤名中医刘德玉教授,全国肿瘤名中医王三虎教授,陕西省骨伤名中医传承人党馥珍主任,西安市名中医唐远山主任。主持陕西省科技厅社发项目2项,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西安市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荣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擅长: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骨科及内科常见病;治疗骨代谢性疾病:如股骨头坏死、骨不连、骨关节炎、滑膜炎、骨质疏松症、糖尿病足等;治疗骨折术后并发症及眩晕、头痛、呃逆、失眠等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
廖永华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骨科名誉主任。陕西省中医、中西医结合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分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西安市骨科分会常务理事、国际外固定与骨重建联盟重建会委员。
诊治范围: 四肢骨折的中医骨科、中西医结合骨科及创伤骨科以及各类关节置换术等。
乔锋
职务与职称: 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骨科行政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分会外固定学组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基础学会委员、国际外固定与骨重建联盟委员。
诊治范围: 四肢骨折、膝髋关节置换术。利用外固定架技术治疗四肢骨折、畸形、骨不连、骨感染等。
王晓东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脊柱外科微创病区行政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协会陕西分会委员。
诊治范围: 成人及儿童脊柱畸形、脊柱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狭窄、脊柱结核、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椎管狭窄症、脊柱骨折、椎间盘源性腰痛微创手术治疗。后路镜下髓核摘除(MED)、纤维环成型、椎体新鲜骨折、Kumell病后凸椎体成型术以及通道下治疗腰椎间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等疾病。
刘团江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行政主任、脊柱外科颈椎病区行政主任。陕西省脊柱外科学会委员并兼任脊柱畸形组副组长。
诊治范围: 特发和先天性脊柱侧弯、退变性脊柱侧弯、胸腰椎后凸畸形、脊髓型颈椎病、胸椎还韧带骨化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椎体及椎管内肿瘤、脊柱结核、以及脊柱各个节段的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诊断治疗。
张育民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关节外科髋关节病区行政主任。陕西省关节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骨关节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诊治范围: 膝、髋、肩、踝等各大关节部位骨折及疾病(包括股骨头坏死、退行性骨关节病、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大骨节病等)的诊断治疗。膝、髋、肩、踝等各大关节初次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及各类翻修术。
马建兵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关节外科膝关节病区行政主任、院党委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关节主席、亚洲人工关节协会(ASIA)中国部主席、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
诊治范围: 骨关节疾病、关节部位骨折创伤的诊断治疗。人工膝髋关节置换。
许鹏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关节外科骨坏死与关节重建病区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外科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伤科分会骨坏死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关节专委会常委、陕西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常委。
诊治范围: 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大骨节病的手术、非手术治疗。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技术。
朱养均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骨创伤上肢病区行政主任。陕西省骨科学分会委员、西安市骨科学分会委员、陕西省脊柱分会委员。
诊治范围: 关节、创伤的诊断治疗。
李忠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创伤骨科下肢病区行政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运动损伤防治分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
诊治范围: 四肢、骨盆、髋臼骨折的诊断治疗。人工肩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置换及翻修术。
庄岩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创伤骨科环骨盆病区主任。中国医促会肢体重建委员会委员、中国医促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创伤医学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委员。
诊治范围: 四肢、骨盆、髋臼骨折等复杂骨折内固定,四肢血管神经损伤修复,显微外科技术,人工关节置换。
魏登科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手外科一病区行政主任。西部手外科委员、西安市整形外科委员。
诊治范围: 断指再植、各种皮瓣移植。手部肿瘤及先天畸形的诊断治疗。
许玉本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手外科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骨关节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西部手外科常委、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亚太重建显微外科学会中国部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诊治范围: 手、腕关节、上肢各种疾病和急慢性创伤而引起的骨折皮肤缺损、肌腱损伤、神经及血管损伤的诊断治疗。断指再植、腕关节疾病、各种皮瓣移植及小儿先天畸形的诊断治疗。
梁晓军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足踝外科诊疗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足踝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常务委员、陕西医学会骨科委员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SICOT中国部足踝外科学会常务委员、西安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组长。
诊治范围: 足踝部严重的创伤骨折、复杂的踝足部畸形的诊断治疗。
颉强
职务与职称: 副主任医师、小儿骨科中心行政主任。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儿童骨科学会副主委、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小儿骨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小儿创伤矫形学组委员、国家卫计委科教司骨科继续教育委员会小儿骨科委员会副主委。
诊治范围: 儿童骨科及脊柱畸形矫治、足踝畸形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规范化治疗、先天性及特发性脊柱侧后凸畸形个体化手术、儿童骨损伤与继发畸形防治、儿童严重创伤救治与功能重建。
杨团民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骨病肿瘤学行政主任。陕西省抗癌协会骨肿瘤组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西安市骨科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西安市骨科学会委员。
诊治范围: 各种骨关节疾病、骨坏死、骨结核的诊断治疗。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治疗、四肢骨与软组织肉瘤的保肢治疗及综合治疗。
康汇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医学中心肩肘病区主任。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运动损伤重建与康复学组委员。
诊治范围: 运用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肩肘关节损伤及疾病,如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袖损伤、肩关节盂骨折、肩关节复发性脱位、肩关节SLAP损伤、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粘连性肩周炎(冻结肩-肩周炎)、肩锁关节疾患、肘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等。
郑江
职务与职称: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运动医学诊疗中心主任。陕西省康复医学会运动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关节修复学组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诊治范围: 膝、肩、肘、踝、髋关节损伤与疾病的关节镜下治疗。
医院文化
院徽释义
总体构图由三部分构成:一个由蓝色线条构成的圆形,内有一棵枝叶茂盛的绿色大树紧紧地缠绕在一个红十字上。由红绿蓝三种色调组成。
蓝色线条构成的圆形图案上有我院名称的中、英文字体。蓝色代表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符合医院救死扶伤的主题。我院名称采用“西安红会医院”简称,一者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再者容易与其它“红十字会医院”区别开来,以正社会视听。采用舒体字是继承了我院以往各类宣传中所使用的字体。
紧紧缠绕着红十字的绿色大树及“1911”字样,表明了我院是诞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战火之中,由中国红十字会战地医疗救护队发展而来。而红十字作为我院永恒的主题,成为图案的中心,这与我院的历史实际相符合。
大树弯曲的主干和红十字构成了一个“矫形”orthopeadics国际上骨科医学(矫形外科)的标志。突出表现了我院作为全国三大骨科中心之一的骨科学科优势。而繁茂的枝叶则蕴含我院以骨科为支撑,内外妇儿全面均衡发展的理念。
组合释义:
红十字为医疗行业代表图案,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同时体现标识应用的行业特点。
绿色小树为骨科象征图案,图形释义一棵弯曲的小树由木架牵引纠正着,为骨科抽象图案。
外圈加中文简写和英文简写加强标志的识别性和国际交流性。
医院院训
厚德、笃行、创新、和谐。
医院精神
救死扶伤、团结奋进。
服务理念
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服务病人、一切方便病人。
参考资料
医院简介.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6
Introduction.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开诊试运营.新华网陕西频道.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阎良院区简介.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6-01
领导信息.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7
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陕西工人报.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开诊试运营暨2023年西安骨科高峰论坛开幕式在经开区举行.西安市人民政府.2024-02-07
西安市红会医院:发展壮大(1950年~1965年).手机凤凰网.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改革开放(1981年~2000年).手机凤凰网.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新世纪的钟声(2001年~2008年).手机凤凰网.2023-09-07
前三季度我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计划93.6%.西安市人民政府.2023-09-07
刷新数项之最,西安城北两家医院预计4月投入运营!.今日头条.2023-09-07
解读来了!《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网易.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全面启用开诊.西安新闻网.2023-09-07
骨科“航母”乘势而上——西安市红会医院全力打造国家骨科区域(西北)医疗中心.今日头条.2023-09-06
机构设置.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完成“OLIF技术+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华商网.2023-09-07
你好北院区|脊柱病院椎间盘与畸形病区:让腰部疾病对症就诊.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参加第11届颈椎研究学会亚太分会年会并做大会主持及发言.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7
西安市红会医院完成全球个性化3D打印距骨表面假体置换术.华商网.2023-09-07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命名表彰陕西省2018—202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的决定.西部网触屏版.2024-02-07
医院文化.西安市红会医院.2023-09-07